1. 首頁
  2. 中秋節

週記中秋節

關於週記中秋節四篇

週記中秋節 篇1

今天是八月十五,是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我真高興!

早上,奶奶去超市裡買來了排骨、肉和蔬菜,然後就在廚房裡“丁丁咚咚”地忙起來了。到了中午,奶奶就給我們做了一大桌豐盛的大餐,有清燉排骨、木耳炒肉片、涼拌豆芽……還有大盤雞呢,都是我愛吃的,我坐在板凳上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真是好吃極了。

中秋節還有一樣我最歡吃的東西,大家知道是什麼嗎?那就是月餅,我最喜歡吃的是五仁的,那裡面有花生豆、瓜子、黑芝麻、冰糖,還有用橘子皮做成的紅綠絲,真是又香又甜。夜裡媽媽拿出月餅、石榴和蘋果給我們吃,媽媽說,月餅代表團圓、石榴代表甜蜜、蘋果代表平安,我們一家人就坐在院子裡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一邊觀賞那又大又圓的月亮,真是開心極了!

我喜歡過中秋節,我祝願大家天天都像過中秋節一樣快樂!

週記中秋節 篇2

中秋節,媽媽帶我到婆婆家去玩。

婆婆家種了一大片地的菜地,有蒜苗、香蔥、萵苣、菜薹、香菜。我們來到菜地,婆婆說:“今天是個好節日,我們得弄一些新鮮蔬菜到菜場上去賣,”我自告奮勇的說:“讓我來幫你們抱菜。”

大人們開始忙碌起來了,我也跟在他們後面,拿著袋子,把採摘的蔬菜往袋子裡裝,然後抱到家門口,沒跑幾趟我的胳膊和腿都酸了。婆婆說:“怎麼了,是不是累了,”“我不累,”我說。我一直堅持著,終於把菜全部搬完了,這時候兩條腿就已經精疲力盡,就一屁股蹲在了地上。

看著姥爺把蔬菜一袋袋的裝在車子上,然後出發了,我心裡美滋滋的.,心想一定要賣個好價錢。

我喜歡下田幹活,下田幹活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和知識。

週記中秋節 篇3

秋高氣爽,氣爽秋高,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全家都喜歡過中秋節,我爸,我媽,我哥,我姐,我弟,我妹也全喜歡過中秋節,因為中秋節這天,我們全家能在一起閤家歡樂的吃月餅。

今年中秋節,恰逢農曆八月十五,黃昏的傍晚,玉兔東昇,皎潔的月亮正照耀著一輪圓月,天空中有幾朵潔白的雲彩飄蕩在雲朵中間,微風颯颯,徐徐地吹著小風,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幾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掛在葡萄架上,幾隻螢火蟲飛來飛去,又飛去飛來,是那麼的有情調,這情調又是那麼的迷人。

我和弟弟,弟弟也和我,我倆站在院子中央,抬著頭,仰脖看那天上的月亮,我說:“看吶,這邊的月亮升起來了!”弟弟說:“看吶,那邊的月亮也升起來了!”這時,在院子裡的全家人,也包括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幾乎全都異口同聲地一起喊道:“看吶,東邊的月亮真的升起來了!”

好大好圓的月亮啊,它即象一輪明月,又象一輪圓月,正在升起來!

我們在院子裡高興的簡直就是高興,沒有人能說出這不是高興,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這美麗而又美觀的中秋節,尤其是在八月十五這天,正巧又趕上中秋節,真是雙喜臨門吶!

月有悲歡離合,人有陰晴圓缺,此時此刻,正是全國各地的全國各族人民全家在一起閤家團圓的好日子,讓我們一起高高舉起月餅,共同暢飲這一杯高興的月餅吧!

夜色已經很深了,深夜也漸漸的濃了,皓月當空,映著皎潔的月光,我們全家都流連忘返,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依然興致勃勃地在院子裡看著那輪明亮的月亮!

今年的中秋節,真是讓人難忘啊,但願明年八月十五,還能趕上中秋節!

週記中秋節 篇4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秋季,就像一把利劍,刺向火熱,留下了面無邊際的寂寞。它也許淒涼,也許孤獨,但,就在這樣一個空洞的季節裡,我愛上了秋天,更愛上了中秋節。

中秋節,雖然沒有春節的熱鬧與狂放不羈,但卻從骨子裡,從永遠的文化中流露著一種對家人,對家鄉的深沉思念。杜甫筆下的“嬋娟”,李白深望的“玉盤”,這些妙筆生花的絕詞佳句,更為這中秋節抹上了一層濃濃的詩意與思念。

其實,中秋節表面上很空虛,但內在精神文化支撐起它成為一項傳統節日,吃月餅,賞月,更成了它的代表。千言萬語,家財萬貫都抵不過一頓團圓飯。秋色撩人,月亮彷彿一個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餅。手裡握著小月餅,抬頭一望“大月餅”,家人談笑風生,此情此景不失為享受。

中秋節不僅是團聚,更是雙眼凝望,思人思鄉。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那蘇軾的字鏗鏘有力,那蘇軾的詩深情意重,不管多麼令人拍案叫絕,但字裡行間流露的終究是對家人的那一份濃情。飽讀此詩,品嚼其句,蘇軾在灰暗書桌前醉酒熏天,兩眼望月,深思家人,即興大作的情景就會一覽無餘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其實,月亮不僅是一種團聚的號召,更是獨自一人對家鄉情愁思念的傾訴物件。望著明月,想著家人,大家團聚,這才是中秋節的魅力。

中國的節日繽紛多彩,喜氣洋洋的春節,朝氣十足的端午節,綠色環保的植樹節……還有這一家團圓的中秋。

我愛我們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