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家園溝通藝術的淺談

家園溝通藝術的淺談

家園溝通藝術淺談

[內容提要]:人都是社會的人,任何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環境的作用,對於身處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幼兒園和家庭是幼兒所處的兩個最重要的環境,惟有把家園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在教師和家長之間架起一座積極的互動橋樑,才能給予幼兒一個完整的社會環境,實現幼兒全面連貫的向前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群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開宗明義的強調了幼兒園與家庭密切合作的重要性。家長工作是幼兒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幼兒教育離不開教師、家長、幼兒三個角色。幼兒是教師和家長溝通的重要內容,而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則是幼兒教師家長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目前家園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許多幼兒園教師越來越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在溝通方法上積累和總結了一些經驗,但是在目前的幼兒教育活動中,家園溝通中仍然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一)幼兒

教師存在思想誤區,對家園溝通認識程度不高,家園間缺乏溝通。一些幼兒教師錯誤的認為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日常的帶班,平時幼兒沒有什麼問題,不必要與家長溝通,即使平時幼兒出現問題,能在園內解決的就不與家長溝通或等到幼兒有突出問題時再與家長溝通。家長是幼兒生活中的主要內容,家長普遍希望瞭解自己子女在園的各方面情況,如果教師平時很少與家長溝通,容易導致家園教育斷裂;如果教師隱瞞幼兒存在的問題,容易導致家園間的不信任和誤會,使家園互動的情感基礎消失殆盡;如果教師在幼兒出現問題時不及時與家長溝通,容易導致家長的不滿,給原本可以順利解決的問題加大了難度,給家園間的溝通人為設定障礙。

(二)家園溝通方法欠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在日常實踐中,部分幼兒教師缺乏與家長溝通的方法,相互間缺乏瞭解,在日常溝通中缺乏藝術,以單純呆板的方法與家長溝通,不會因時因地的變化,遇到較簡單的問題與家長溝通時還能夠應對,遇到較難的問題時,就可能導致溝通橋樑被阻塞。

家園溝通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惟有在奠定共同情感基礎的前提下,因時因地不斷變化溝通技巧,提升溝通藝術,才能實現家園間的完全融合。

二、家園間溝通的根基

(一)對幼兒共同的愛是家園溝通的基本前提。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教育好幼兒。共同的愛使家長和教師的距離拉近,使家園的交流更加自然、融洽。在日常教育中,幼兒教師在幼兒園對幼兒施行的教育,要體現對

幼兒的關心和愛護,把家庭中父母對幼兒之愛在幼兒園中延續,同時,幼兒教師要積極引導家長在家庭中保持對幼兒的正確指導和教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使雙方對幼兒的愛成為家園間永恆的旋律。

(二)對幼兒共同的教育目的是家園溝通的保證。共同的教育目的能夠最大限度的拉近雙方之間的聯絡,實現步調一致和行為一致。然而,在教育實踐中,家長總是更希望幼兒能夠掌握更多的字詞,學會美術、音樂等更多的藝術,拔高式的追求幼兒的片面發展;而幼兒教師更主要的是培養幼兒的基本技能,按照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發展選取相應的課程,循序漸進的開發幼兒的智力。面對這樣的尖銳衝突,幼兒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適時的引導家長認識到幼兒教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掌握基本技能而不是更多的知識,倘若這樣片面的發展,只會破壞幼兒的正常發展軌跡,造成幼兒自理能力等方面知識的缺失,最終破壞幼兒的全面發展。透過家園間深入的溝通,奠定家園間對幼兒共同的教育目的,而這種共識又能動的反作用於家園間更大規模的溝通。

三、家園溝通的藝術

(一)時間藝術。

家園間要建立經常性的溝通機制。家園間的溝通並不是簡單的表現在幼兒出現問題之時,而是要體現在教師與家長之間經常性的往來之中。或利用家長接送幼兒的'時刻與家長短暫交談,及時地互通訊息,或利用家訪、電話等形式,或在課堂,或在街頭,藉助形式多樣的溝通渠道,建立相互間不斷溝通的長效機制,傳遞相互間的資訊,校正雙方在幼兒教育中存在的誤區,彌補雙方的不足。幼兒教師要不斷提取幼兒各方面發展情況的材料,進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事例,藉助不斷變化的溝通形式,向家長充分展示幼兒的各方面情況並與家長隨時交換意見,拉近家園的距離,使家長從內心感受到教師全心全意為了孩子的誠意,與教師在育兒問題上形成共同語言,達到心靈溝通。

(二)、主體藝術。確立家長的主體地位,提高家長的參與積極性。

家長是幼兒生活中的主導力量,同樣,在家園溝通中,家長也必須處於主體地位。為了確立家長的主體地位,首先要轉變家長教育觀念,透過《家園聯絡手冊》、家長園地等方式,宣傳正確的教育思想及育兒觀念,針對不同層次的家長進行不同內容、不同方式的指導;其次藉助一些需家長參與的主題活動,讓家長充分融入到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發揮家長在家園溝通中的主體地位,瞭解不同家長對幼兒的教育態度和教育方法,在《家園聯絡手冊》等溝通媒介上寫明,使家長看到自己的不足,指導家長逐步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最後透過公開日等活動方式召開家長討論會,促進家長群體內的交流,總結家長的教育行為,糾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推廣正確的教育行為。

(三)、行為藝術。

1、幼兒教師要不斷豐富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不斷豐富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溝通。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不同,有著不同特點,幼兒園教師應瞭解家庭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懂得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不斷豐富教育思想內容,為指導家長做充分準備。

2、建立家園間相互信任的關係。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必須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如果家長對教師失去信任,

教師則很難與家長進行溝通。教師要理解家長的顧慮和心情,想方設法贏得家長的信任,要尊重每個家長,熱情、耐心平等地對待每個家長,增強家長對教師的信任。

3、教師要與家長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和諧、融洽的關係是教師做好家長工作的基礎。這種關係的建立,不是靠一時一事,而是靠平時精心維護。教師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與家長的相互聯絡,瞭解家長的教子思想,體諒家長的苦衷,教師和家長相互理解,相互支援,才能順利地進行溝通,解決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展。

4、善於聆聽,並積極地給家長以反饋,注意在表情、體態、語言上支援、鼓勵家長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注視對方的眼睛,用簡短的話語回應對方,用點頭表示認同等,使家長感到教師是真誠的,從而願意與教師進一步交換意見。同時,教師在聆聽的過程中,還要及時瞭解家長的需要、困難,有針對性地與家長討論,實現家園間的充分溝通和理解。

家園溝通是幼兒園和幼兒家庭、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間連成一體的主要手段。在日常教育中,家長和教師不斷的互動形成的有效溝通能夠促進家園間的密切合作關係,積極的家園溝通能夠增加雙方的共識,持續不斷的溝通則為幼兒可持續性發展架起了一座終南捷徑,使幼兒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