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北京建築傳說的文章

關於北京建築傳說的文章

北京民眾所傳承和傳播的口頭文學,尤其是前門的傳說,無疑是“京派文學”或“京派文化”最雄厚的基礎。從傳說分類的觀點來看前門的傳說,大體上應當屬於地方風物傳說或名勝古蹟傳說。但它又不是單純的風物傳說或名勝傳說,既包括了地方傳說(如衚衕傳說、地名傳說)、風物傳說(如前門樓子的傳說),又包括了人物傳說(從帝王將相到能工巧匠、從梨園名角到商鋪老闆)、史事傳說(如建城傳說、八國聯軍進京慈禧出逃、義和團燒藥房)、風俗傳說(如老字號、廟與廟會、信仰習俗)等。

傳說一般多少都有一些事實的影子,但在口口相傳中,民眾以自己的知識、需要、願望和想象有所增益、添枝加葉,流傳的時間愈久、流傳的地區距離事實發生的中心區愈遠,傳說也就愈加遠離事實,只是還殘留著或附會上一些前代社會甚至原始社會的觀念、形象、習俗等,所以,傳說包含著事實的成分或影子又不等同於事實、包含著歷史的成分或影子又不等同於歷史。傳說是反映老百姓思想、觀念、憧憬和願望的民間文學作品,前門的傳說也一樣。

從文化分佈的角度,應把北京的社會分為以城區為主的市井社會和以遠郊區為主的鄉民社會兩個社會,前者所流行的口頭敘事文學以傳說為主,後者所流行的口頭敘事文學以故事為主。主要流傳於市井社會里的北京傳說最有特點者,莫過於下列4個傳說群:北京的建城傳說,如自元、明、清以來就流傳不衰的哪吒八臂城及劉伯溫建造北京城的傳說;清代以來關於“三山五園”的傳說,如西山、頤和園等;宮廷傳說,包括紫禁城內外的逸聞軼事,故宮的建築和工匠傳說;前門的建造和前門地區的傳說。在這4個傳說群中,前門的傳說主要分佈於北京的建城傳說、前門的建造傳說中。

北京建城的傳說中,“八臂哪吒城”是最有京派文化特色的傳說之一。到目前為止,陳學霖的《劉伯溫與哪吒城——北京建城的傳說》中所蒐集到的關於八臂哪吒城的傳說材料最為完善。而在他之前,由英國人所寫的《In Search of Old Peking》一書中,就已經載錄了哪吒八臂城的傳說,在這本書裡,前門在北京城的地位和形象就是:前門(正陽門的俗稱)是哪吒的'頭顱;前門兩旁的門是哪吒的耳朵。

而前門和前門大街的傳說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在濫觴於元代、明代繼之的北京建城傳說中,已經包括了前門(麗正門)傳說的身影,其所反映的是在北方“草野之地”“地有龍池,不能幹涸”的沼澤水網地帶建築一座都城的民間歷史,帶有早期建城傳說的所有特點,而前門被賦予了八臂哪吒城的頭顱的地位和經濟與文化上的吐納之道的象徵功能;其二是清代以降,前門地區及前門大街一帶市井社會和以天橋為代表的市井文化的形成,其傳說更多地反映了市場經濟在北京的興起與繁榮發達,以及市民階層登上北京歷史舞臺的過程。而縱橫交錯的衚衕,不僅構成了北京城的獨特格局,而且每一條衚衕的背後,諸如大柵欄、鮮魚口、珠市口、門框衚衕、糧食店等,都隱藏著一個或多個傳說,無不從民眾的立場和眼界述說著一段有趣的歷史。

近代以來,在北京向著現代化都市邁進的過程中,無論在商業經濟的發展繁榮的代表性上,還是在新的市民階層和市井文化的形成上,前門地區都是一個重要的地區。而坐落在前門地區的前門樓子這座古代建築,作為北京城市古建築和古文化的標誌,其所蘊涵的文化資訊和所昭示的文化內涵,在傳統的京派文化中的角色、地位、作用和影響,自然是無法繞過去不論的。此外,前門和前門地區以商鋪、戲樓、書場、老字號等為代表的市井文化,也是構成古老的南城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凡此等等,都在前門一帶或南城一帶普通市民階層中間流傳的傳說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和印證。而21世紀初所進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為申報非遺名錄所做的專題調查中,又向人們提供了許多當下民間還在流傳的傳說,顯示了這些傳說在現代化程序加速的環境下,不僅仍然在民眾中流傳,而且還在發展,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欣喜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