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從小公司到大公司應該如何過文化陣痛關

從小公司到大公司應該如何過文化陣痛關

很多公司在規模小的發展階段往往一切都很好,雖然問題不少,但是通常人際關係好,人均利潤率高,大家雖然可能工資不高,但是有追求,有奮鬥目標,做什麼事情都擰成一股繩。

但是,隨著公司的一天天壯大,人員越來越多,部門也是越來越多,公司裡面的人事漸漸的開始複雜起來,老闆也覺得公司現在有錢了,自己也該休閒一下了,員工覺得奉獻這麼多年了,也該吃點拿點了。結果,以往互幫共助的場面看不見了,互相推諉責任的時候多了,同事成了敵人,老闆成了壞蛋。拿的錢可能是一天天多了,但是士氣是一天天沒了,公司也是人浮於事,業務上利潤率還在不斷下降,這樣的情況怎樣不讓老闆心憂呢?

其實不光是老闆心憂,員工也是覺得在公司度日如年,公司初創階段的痛並快樂的,變成為痛依舊,快樂再難尋覓。

事實上,很多公司這個時候業務上稍有挫折,馬上就表現了出來,於是引起人員流失、技術外洩等等,倒在文化陣痛期的公司不在少數。

我們分析原因,不外乎一下幾點。

一.人在改變。以前創業期,大家都有一種奉獻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不是來自無私,而是來自對回報的理性期望,如果在創業期不做奉獻,不吃苦頭,就不能盼到公司上市,自己發財的一日,因此這個時候無論是老闆和員工都表現出無私奉獻的一面。而當公司發展壯大之後,員工作為在公司的一員,基本位置已定,該拿多少已經沒有想象空間的時候,必然是一種消極怠工情緒的產生,反正做多做少一個樣,作為老員工公司也不能炒了我,我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負責好就行了。而老闆呢,想想多年的奮鬥終於有了今天的成就,也該打打高爾夫、喝喝功夫茶、陪陪老婆小孩了,於是花在業務上的時間和精力也慢慢的少了。

二.人與人關係在變。以前小公司大家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老闆和員工吃飯工作都在一起,現在不行,公司大了,新進的員工老闆不一定認識,就算是老員工,老闆也開始慢慢生疏起來。畢竟公司大了,業務內容多了,而一個人接觸的員工範圍畢竟有限,根據帕金森定律7個人左右是最適宜的。同時員工和員工之間也不如以前了,從無話不談到凡事提防,這話那話對方會不會有什麼聯想,會不會告訴別人,結果在辦公室中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玻璃屋,人人把自己放在玻璃屋中,隔絕掉人情的交往。

三.人與環境的關係在變。以前創業期,你和老闆是在一條小船上,因此,你要經常把你的角色當成老闆,這航道是不是寬闊呀,有沒有暗礁呀,風向怎樣呀?而現在,你雖然還和老闆在一條船上,但是這條船已經是大船了,現在你只需要負責一個方向,你操心的環境是你的崗位要求,更多的事情,既不屬於你關心,同時關心了沒用。所以說船小你關心的是船的問題,船大了你關心的是自己攢錢買救生衣以防萬一的事情。而對於公司管理而言,公司逐漸完善規範,也是導致人與公司環境關係的些微變化。

因此,從小公司到大公司不是簡簡單單公司從小到大的歷程,而是要面對一個文化的陣痛期,如果處理不好,即有可能倒在這個階段,即便很多公司沒有倒在這個階段,也在這樣的階段中飽受摧殘。

那麼,我們在這樣的階段,應該做點什麼,避免因為文化導致公司及業務的挫折呢?

一.創新文化

文化一定是根據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改變的。

創業期的文化一定會變,我們不能去留戀過去,而應該倡導因時而變,因事而變,因勢而變的企業文化。這個時候應該有老闆直接推動,人人親自參與,完善企業的文化,並把這種文化基因最佳化後固化植入每一個人心中。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只有不停的去創造,才能夠解決一切發展中的問題。當初華為的“狼”文化,其實現在也不怎麼提了,那就是因為創業期的企業和成熟期的企業面臨的文化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引進新文化,還是在原有文化上進行升級,都是必須提前採取的策略。

二.調整結構

IBM有本書叫《誰說大象不會跳舞》,其實所有大公司都會面臨層級結構增加,人員冗多的情況,我比較欣賞的就是VIRGIN公司的調整辦法,把大公司分拆成一個個的小公司,迄今它已經成立了300多家這樣的小公司,當然這樣的`措施不一定完全適用每一家公司,也許可以考慮有更多的內部專案小組,透過專案管理,來保持創業期的優良文化基因,保證公司的創新力。

三.保持從底層向上的聲音

通常一個公司的業務推動者來自底層,來自同消費者接觸的這個層面,保持高層一直能無障礙聽到這樣的聲音,才能保證公司文化的虛、空、大,才能透過實踐不斷髮展完善新文化的建設。保證這條的核心問題是你作為高層聽到的是否是真實的聲音,是否經過了修飾,如何判定並最終做出裁決,判斷力和明辨力在這裡很重要,同時有時還需要求證。

總之,一個小孩誕生的時刻是偉大的時刻,也是痛苦和危險的時刻,切斷臍帶,從此自己一個人面對世界,才能完成人的蛻變。一個公司從小到大,也有這樣文化的陣痛期,如何度過,需要大家的智慧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