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愛的藝術讀後感1000字

愛的藝術讀後感1000字

《愛的藝術》是由徳裔美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艾裡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人的長期經驗導致的刻板印象確實容易讓人先入為主。拿到這本書看到封面的第一反應是:這書閱讀起來應該挺輕鬆的。結果不盡然,花了將近一週時間才費力地把這書看完。原本以為是輕鬆愉快的欣賞類文章,結果卻是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知識。

此書共四章:

一、愛是一門藝術嗎?此書闡明愛是一門藝術,既然是藝術,就要求想掌握此門藝術地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

二、愛情的理論,從前我們的觀念裡,愛情是愛裡面的一種,跟母愛等同等並列關係。而此書裡愛情則是全部:裡面包含了博愛、母愛、性愛、自愛、神愛。

三、愛情及其在當代西方社會的衰亡。

四、愛的實踐,愛既然是藝術,則跟畫畫這些藝術一樣,富有理論知識後,實踐是必不可少的。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是的,看這書能發現育兒經驗。父愛和母愛是有本質上的差別的,母愛就其本質來說是無條件的,並非因為孩子滿足了母親的願望,而是因為這就是她生的孩子。而父愛不同,作為現在的父系社會,隨著私有制以及將來需要繼承其財產的現象的出現,通常能討得父親歡心,與父親更為相似的更能得到父親的關愛,因此父愛是有條件的。

任何一種愛都是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比如母愛,因此無條件的本質,使得孩子能夠獲得完全的包容,不用擔心被拋棄,消極的.一面是母子或母女關係過於親密,或者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過於強勢的話,容易造成依賴性過大的問題,這也是巨嬰或者媽寶男的出現的一大原因。而父愛,因為其有條件性的本質,消極的一面是必須透過努力才能獲得,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就會失去父愛,積極的一面是,正因為父愛是有條件的,我們可以透過努力去獲得這種愛。

母親可以在生活上給予孩子安全感,而父親可以在未來中指引孩子正視困難,當一個家庭夫妻關係和睦,家庭氛圍融洽時,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感,更容易成長為健康的人,所有在家庭中夫妻關係是首要的,親子關係應該排在第二位,當孩子在父母身上感受到愛,更更容易富有耐心,愛心,寬容。反之父母雙方中有一方更加強勢的話,還在會更多的像強勢的一方靠攏,比如母親特別溺愛孩子,而父親對孩子的關注不夠,或者如“喪偶式育兒”般情況,孩子會容易發展成為一個十分依賴母親的人。這種人往往容易感受到無助,需要獲得保護,難以獲得父親身上的獨立生活駕馭生活的能力。

心理學作為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的學科,個人認為很多問題都可以從心理層面尋其原因,而往往知其心理也能從行動層面採取動作,比如知道了父母的行為和關係對孩子性格各方面的影響,那麼如果要培養健康積極的孩子,那麼從夫妻關係著手解決則容易事半功倍。

總體而言,《愛的藝術》這本書是值得一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