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標準體育課評課

小學標準體育課評課

一、體育課分析與評價的依據

體育課的分析與評價,就是根據體育教學的目的任務,體育教學大綱、體育教學原則和體育教學法,用科學客觀的方法,檢驗體育課教學是否得法,教學效果如何,這是每位體育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分析與評價是現代科學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對體育課進行分析和評價,有利於獲得反饋資訊、總結經驗、發現問題,調整和控制教學,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改善和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業務水平。 分析與評價體育課,雖然要根據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體育教學大綱和現代教學論的原理進行,但是,學生的年齡特徵,上課的客觀條件是影響分析評價標準的因素。因這些因素是一種變數,因此,對教育、教學的分析評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是某些定量分析的指標,也不是絕對不變的,如運動負荷的生理指標就是如此。

二、體育課分析評價的內容

分析評價的目的,就是要最終判斷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而質量的內涵和標準是極其複雜的,任何簡單的辦法,或以某幾項機械的指標作為評價的內容和標準都是不夠全面、準確的。但是,要對體育課的質量做出評估,又必須定出一些可以做定量分析的指標體系。這裡僅提出一些較為普遍的分析評估內容作為參考。

(一)教學的準備 教學是個完整的系統,不是孤立的教學過程。教學準備工作的質量,是影響整個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準備工作,一般包括如下內容:

1、教案的質量要求:(1)對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確,能否突出重點、難點;(2)對學生了解是否深入;(3)教學任務訂得是否明確具體和切合實際;(4)組織教學的安排是否科學合理。

2、場地器材、教具是否準備齊全,場地、器材佈局是否合理,安全衛生是否有所考慮

3、對教學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是否有所準備,病殘學生的活動或見習是否有所安排。

(二)教學過程

教師方面:教與學雙方構成教學,教師起主導作用,它的客觀標準是:

1、組織工作:體育課和其他課程不同,一是在學生活動中教學;二是在操場上進行;三是每個學生必須反覆練習;四是需要仔細運籌,充分使用場地器材,要成隊伍或個別移動和穿插;五是必須保證學生安全等。根據這些特點,就決定了上體育課組織工作的重要性。 (1)根據教材所確定的課的型別、結構是否合理,分組是否得當,教材安排的順序是否符合教學原則。 (2)隊形調動是否合理,有利教學。 (3)學生小組長和體育積極分子是否充分發揮了作用。 (4)安全措施是否落實。 (5)臨時發生的問題,能否及時處理,並取得應有的教育、教學效果。 (6)檢查和考核成績的工作處理是否得當。

2、教學方法:(1)講解是否簡明、生動,學生聽得明白。是否運用啟發式。(2)口令是否準確,聲音是否宏亮,即嚴肅又動聽。(3)教學步驟是否清楚,由淺入深,教學手段和輔助教材運用是否得當。(4)能否及時利用反饋資訊,做到區別對待。(5)是否注意到誘導和啟發學生興趣,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

3、教育工作:(1)教師是否有意識、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進行了教育工作。(2)是否堅持了以正面教育為主,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的積極性。(3)教師是否做到既嚴格要求,又和藹可親。能否及時處理臨時發生的應當進行教育的問題。

學生方面:只有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是不會成功的。因為學生是教育物件和教學存在的前提,教師的教,最終要透過學生的`學起作用。評價教學質量的依據,主要看學生完成學習和鍛鍊任務的情況,以及受教育的情況。

1、學生掌握“三基”的程度:(1)運動技術,技能掌握的水平,完成動作的合作率。(2)學生對學習是否有興趣,能否認真地觀察、注意力集中、積極思維、勇於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學得生動活潑,練得刻苦認真。

2、身體鍛鍊的效果:(1)完成了規定的練習次數、跑的距離和時間、高度和遠度等。在階段的檢查和測量時,生長髮育正常,體態端正,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和技能的指標均有所提高。(2)生理負荷適宜。體育課上,學生的心率平均為130±20次/分,強度指數為1.6±0.4,合理密度為35±10%。

3、學生的心理反映和教育效果:(1)學生的情緒、注意、意志等心理活動,處於積極狀態。(2)學生興趣濃、積極性高、自覺性強,團結合作,遵守紀律,師生關係融洽。(3)注意發展學生個性,勇於創新,具有開拓進取的精神。

(三)課後小結及記錄

體育教師每堂課都應做出自我評價,總結經驗教訓,為下節課提供改進的依據。

三、體育課分析與評價的方法

分析評價體育課有全面分析和專題分析兩種方法,全面分析是根據總體要求對課的質量進行全面分析評價;專題分析是為了深入地研究解決某些問題,而選一兩個專題進行系統地分析評價。可以在一系列課中進行觀察分析,最後歸納整理,也可以在一次課中採用,還可與全面分析配合使用。 分析評價體育課,應考慮以下幾點要點:

1、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主要是透過教學觀察、經驗評定來評價體育課質量;定量評價主要是透過測定上課的資料,來評價課的質量。最好是將兩者結合起來,使主觀性評價客觀化,客觀性測驗的評價具有分析性。

2、一分為二,實事求是:在分析評價體育課時,應從課的具體任務出發,看是否達到或超過。肯定優點,指出缺點,找出原因,總結經驗,探索規律,提出改進意見。

3、鼓勵創新,支援改革:在分析評價體育課時,對各種不同風格的體育課,不要用固定框框去套,應該提倡百花齊放,不拘一格,獎勵創新和改革。對有改革、創新的課要加分,以促進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展。

4、制定可行的評價表格,統一認識、統一標準:把課的質量指標,用表格式的方法,列入專案,提出標準,劃分分數比重,由參與分析評課者填寫,比較簡便易行。現介紹如下評課參考:

小學體育課評課表

類 別

內 容

分值

評價標準

實得分

教師教學能力(三十五分)

教案 教法 組織輔導 教育

10分

10分

10分

5分

任務明確,步驟清楚,重點突出。場地教具佈局合理。 示範正確,手段有效,循序漸進,區別對待。 嚴密緊湊,靈活多樣,保護得法,糾錯及時。 啟發誘導,以身作則。


學生心理表現(十五分)

態度 紀律 意志 情緒 關係

3分

3分

3分

3分

3分

主動學習,自覺鍛鍊。 遵守紀律,聽從指揮。 有進取心,克服困難。 歡快,活躍。 師生融洽,團結互助。


學生生理負荷(三十分)

平均心率(/分) 全課密度(%) 強度指數

10分

10分

10分

130±20次/分 40±10% 1.6±0.4


掌握教材程度(二十分)

基本 選用 教材 複習

10分

5分

5分

基本掌握重點,難點。 熟練,運用自如。


總 計


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