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冬至節

冬至打餈粑散文

冬至打餈粑散文

家鄉每年冬至都有打餈粑的習俗。清晨一大早,躺著床上,噴香的蒸糯米飯的氣味鑽進鼻子裡,我心裡清楚,今天是冬至,家家戶戶都要打餈粑,我不顧清晨寒冷,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

頭天就把糯米浸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把浸在水裡的糯米撈出來,放在飯甑上,搬上鍋灶上蒸。等蒸熟以後,就可以放在石臼裡打了。村裡只有本家大伯屋裡一口石臼,人多就必須排隊輪流打餈粑。這天,大伯家起得格外早,把家裡的大門開啟,好讓村裡的人趕早前來打餈粑。把糯米飯倒進石臼裡,用木槌輕輕地舂,搗成糊狀,才開始掄起木槌大力捶打,其中,一人要蹲在石臼旁在臉盆裡沾點水,不停翻動石臼裡的糯米糰,使之槌打均勻。捶打是要有一定的節奏的,不然會傷到一旁翻動的人。打糯米是個力氣活,捶打的人不久就會渾身發熱,外衣脫了一件又一件,身上不斷冒著熱氣,石臼裡的糯米糰也打到粘稠狀,挑起能拉得很長,這就說明打好了。將糯米糰從石臼裡撈起來,裝在臉盆裡端回家。

回到家中,趁熱將糯米糰抓起一團,放在手心裡一擠,另一隻手一扭拽下來,順勢在裝有芝麻白糖的'盤裡滾一滾,一隻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餈粑就大功告成了。

打餈粑的日子裡,小孩們都起得早,跑到現場看打餈粑,聽到“咚咚”的捶打聲,也是一種享受。我們小孩都盼望在自家的父母能早點打上,好吃到這垂涎欲滴的餈粑。但石臼只有一個,大家都得輪著來。看到別人家先後都打好了,心裡既羨慕又埋怨。羨慕別人家可以吃到噴香的餈粑了,埋怨自己的父母為什麼不早點。我們來回跑動,充當起通風報信的差事。看見別人家差不多打好了,飛也一般跑回家中,告訴父母。父母才將熱在鍋灶上的飯甑端來,我們樂顛顛地跟著身後。

剛打好的餈粑除了噴香,還透著一股韌勁。吃餈粑時,父母一般都會囑咐我們,不要吃得太急了,不然會噎住喉嚨的。雖如此,但我們小孩架不住香氣四溢的餈粑誘惑,也顧不上拿筷子,用兩隻手捏著就往嘴裡塞。由於吃得太急,有時會噎在喉嚨裡,憋得滿臉通紅,兩眼翻白,好不容易才喘過氣來。

“咚咚咚——”打餈粑的木槌聲,在寧靜的山村裡顯得那麼悅耳,那麼熟悉,那麼親切,那麼溫馨,勝過世界上所有的聲音,讓這種美妙的聲音駐足記憶深處,成為故土濃烈而溫馨的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