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忌諱集錦
節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的忌諱有哪些呢,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忌諱1
一、不適合去掃墓的人
1、孕婦不合適。且不說舟車勞頓,山路崎嶇、祭祀場所各種菸灰影響,在很多地方掃墓有放爆竹的習慣,這些都會影響到孕婦自身健康或孩子的健康。從民俗角度去看,尚未出世的孩子是不合適去見這些死去的人的,因為很容易引起孩子夭折。若孕婦必須去,那就得用紅布將肚子包上一包。但還是強烈建議不要去。
2、剛動手術的人不合適。體弱是主要因素。民間傳說,剛動手術的人要是去了墳場,那是很容易被拉走的。手術傷元氣,元氣弱的時候,邪氣也就特別容易入侵,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和美著想,剛動手術的人還是不要去掃墓的好。.
3、三歲以下的小孩不合適。有一種說法是7歲以下的.孩子不合適,但其實從命理角度上去看,3歲的更不合適,因為不管從中國的宗教還是國外前世今生理論,都提及3歲以下的孩子最容易看到另一個世界。從科學角度上來講,3歲以內的孩子容易因為掃墓現場的各種條件限制不好攜帶,外出到一個相對汙染比較厲害的地方也容易讓孩子生病,也就是不建議帶去了,哺乳期的媽媽就更別帶自己嬰幼兒去了。
4、印堂發暗或眼窩發青發黑的人不合適。印堂發暗和眼窩發青發黑的人處於一個很晦氣的時期,掃墓是祭拜祖先,大部分墳墓規則不會是一個很獨立的地方,而是要經過不少其他家的墳墓。晦氣臨門更不合適去穿越陰氣扎堆的地方。
5、重病患者不合適。這個掃墓可不是一個鍛鍊的行為,大部分墳墓都離住的地方比較遠,大部分墳墓還都要走一段路。重病患者需要的是調養生息,不能過度操勞,免疫力低下,身體陰虛,心神漂浮,易遭各種邪氣,所以,不推薦。
二、掃墓的時候不能做的事
1、不能黃昏掃墓,最好是清晨和上午。
2、不能給墳墓照相。不利家運,也容易做鬼夢。
3、不能在墳墓周圍的大樹下照相。民間有這樣容易帶鬼回家的說法。
4、不能在墳墓上大小便,不管該墳墓是否破敗。這種行為往往會引來疾病,甚至更不好的事。
5、不能將墳頭的花花草草樹枝樹苗帶回家。
6、祭祀剩下的香燭不能帶回家。
7、祭祀食品除了肉類,一般到了最後要麼就放墳墓前,要麼就給孩子吃了,總之不帶回家。
8、掃墓的時候當肅穆嚴肅,不打鬧嬉戲,更不可有侮辱的言辭行為。
9、不對他人的墳墓進行不友善的點評。
10、掃墓祭拜順序別顛倒了。順序應該是修整墳頭壓紙點香燭放供品敬酒或敬茶燒紙錢拜禮放鞭炮撤供品。
11、不可在墓區過度親熱,房事。
12、不要對自己或他人的掃墓過程進行拍照錄像,此為大不敬。
13、掃墓回家後不能穿著沾滿泥巴的鞋回家。進家門前當先清洗鞋底。
三、清明節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1、不能選清明節談婚論嫁,更不可選清明節結婚。
2、若生日是清明節,注意要規避黃色的鮮花,當地風俗若有推遲會提前辦的,應該遵循。
3、不要在清明節當天去拜訪他人。
4、清明節自己沒空去祭拜先人的話,不可胡亂承諾,否則當年運勢不會你想要的。
5、清明節前中後三天有些地方有寒食的說法和習俗,有這個風俗的地方當遵守為佳。
6、外嫁女兒一般不能回孃家掃墓。但有部分地區不忌諱這個,根據地方風俗來不會錯。
清明節的忌諱2
1、折柳辟邪:上文說了,在掃墓時,要在墳上插幾枝新柳,這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清明節插柳還因為,作為三大鬼節(另外兩個是七月半和十月朔)之一,是百鬼出沒的時候。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驅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菩薩以楊柳枝沾淨水普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所以在掃墓時,如果條件允許,在墓地周圍,插幾株柳樹,或栽種幾株松柏,都是蔭庇子孫、辟邪扶正的善舉。
2、清明節去掃墓、祭拜,最忌穿特別鮮豔的衣服,應以素色裝為宜。也不要戴紅色的裝飾品等。如果今年是你的本命年,則可以在裡邊穿紅。
3、無論是在自家或是路過別人的墳墓,都要保持安靜、嚴肅,切不可喧譁、打鬧或做些不尊重的事。切忌口出汙言穢語。路過他人墳墓更應特別尊重,注意腳下,切勿隨便踩踏他人墓地或墓地裡的花草,或對他人墳墓品頭論足,否則會被視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更會將麻煩帶回家。
4、祭掃的時間可根據自己和家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祭掃,因為此時陽氣已漸漸退去,陰氣漸長,墓地又是陰地重的所在,如果是時運差的人,很容易招惹陰靈纏身。
5、有的人擔心,清明祭掃,會不會將不好的氣場帶回家。其實只要是懷著一顆虔誠、尊敬、慎重追遠的心去祭拜先人,不做傷害別人感情的事,一般情況下,問題不大。一些運勢不太好的朋友,可隨身佩帶開運物、護身符等,可起到辟邪的作用,在祭掃的同時,為你擋掉不好的東西。
清明節的忌諱3
一、掃墓忌諱什麼
1、黑氣運低
掃墓當日早晨,洗臉清面時,照鏡子若發現額頭有烏黑起色,表示運勢低迷,儘量避免掃墓,若一定要去,可攜帶開光護身物品(如:護身符等),以作化解。
2、食齋禁葷
掃墓當日早晨起身至到達掃墓地點,儘量食用素食,衣著整齊素嚴,以示對先人禮貌和尊重。
3、注意安全
焚燒紙錢,置放供品,應注意防火,確保安全,物品儘量自己攜帶,避免購買祭祀地點附近的小販兜售器物。若由於攜帶不便,不得不購買,應提前準備零鈔,將少額現金放到掏取方便的外衣口袋,大額現金置裡側,避免被小偷扒竊。
4、擇日祭掃
儘量避免雙休日或其他掃墓高峰時段,蓋因如今市民私家車增多,高峰祭掃,會因交通擁堵為出行帶來麻煩,可選擇乘坐各類公共交通工具,或將掃墓時間拉長(早出晚歸)或錯開重點時段,以緩解人多車多給道路交通帶來的壓力。
5、隨時清點
無論是到達祭祀地點,還是離開,都要養成清點隨身攜帶物品的好習慣,以免貴重物品無意丟失,集體祭祀應隨時清點人數,特別是攜帶小孩的家長更應照顧好孩子,以免小孩因玩耍走失。
6、忌偏僻地
不要去太偏僻,人煙罕至的地方祭祀,最好依照常走的路線進行形成規劃,切勿在偏僻地方長時間逗留,確保自身安全。
7、勿擾他靈
墓地為陰靈安居之所,切忌嬉笑怒罵,汙言穢語,亂跑亂鬥,隨處小解,路遇其他墳冢,切忌用腳去蹬踏碰踹墓碑,不亂動其他墓碑祭祀物品,無疑碰到,應誠心誦唸“對不起,打擾了”,墓地範圍要內維恭維謹,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態度,以免打擾得罪其他陰靈。
8、祭祀時間
掃墓時間儘量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天未亮或傍晚時分,不利掃墓人,應儘量避免掃墓,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之間通常為掃墓最佳時段。
9、清整墓地
面對先人墓地,需好好清理雜草,增添鬆土,整理周遭環境,使得墓地外觀飽滿而整潔,同時心中默默祈禱,寄託希望於九泉之下,祈求先祖保有後代富貴昌盛。
10、忌孕婦掃墓
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掃墓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掃墓活動。
二、掃墓期間的禁忌
1、不帶隱形眼鏡,燒紙錢時護好眼
醫生說,菸灰、粉塵入眼,會引起眼部過敏、角膜炎等症狀。萬一出現症狀,要及時用清水洗眼。另外,掃墓時不要戴隱形眼鏡。
2、不要過度悲傷,控制情緒,防心病
醫生提醒,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血壓偏高的人,掃墓時要注意穩定情緒,需帶上急救藥品,身旁最好有親人陪伴。
3、警惕花粉過敏
眼下正是花粉傳播的時期,花粉飄浮在空中,被人吸入體內後,常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鼻腔及全身發癢等過敏症狀。醫生提醒說,有花粉過敏史的人出遊前應帶抗過敏的藥物,並戴口罩、手套等“防護裝備”。
4、不吃野菜,防中毒
掃墓、踏青後,挖野菜帶回家也成為不少人的選擇。醫生提醒,市民如果誤食有毒的或被汙染的野菜,要進行人工催吐,並及時送醫院診治。
5、不空腹,適當添衣物防感冒
清明節前後,早晚溫差大。醫生建議,掃墓、踏青時出門不宜過早,不要空腹上路;不要過度勞累,更要注意增添衣物保暖。但“春捂”須有度,如果“捂”過了頭,易誘發中暑招惹“春火”。
三、清明吃什麼
1、吃雞蛋。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清明吃雞蛋的習俗,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要。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
2、蒸麵燕。“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麵”。清明節正是春燕回遷的時節,在古代,人們喜歡用蒸麵燕的方式來表達對春天的喜愛,期盼新的一年農業生產風調雨順。後來逐漸形成風俗流傳至今。在江浙一帶,許多老輩兒人家都有蒸麵燕的習慣。“農村清明節都做面燕,清明節燕子從南方回來了,落在農家的糧囤上,會給農家帶來豐收。”
3、菜煎餅。在魯南地區,流行清明吃菜煎餅。菜煎餅採用花生、玉米、芝麻、小麥、大豆等十餘種雜糧配製,用石磨磨成麵粉或糊烙制而成,捲上蔬菜,以獨家專用神秘香料配製,口感酥鬆香嫩,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