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材介紹

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材介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致力於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教材體系,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

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1.在語文一年級上冊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銳意創新,開拓進取。

2.教材要具有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編輯思想符合先進的教育理念,教材內容要體現時代精神。

3.教材要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己任,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培植愛國主義情感。同時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4.教材的內容要力求簡約,避免煩瑣,力求靈活,避免呆滯。簡化頭緒,加強整合,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5.教材的呈現方式要靈活多樣,有助於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助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有所發現,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悅,不斷提高語文能力。

6.教材要體現開放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教材同時要留有餘地,增加彈性,為教師和學生留有發展、創造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生學習的需要。

教材較好地體現了上述指導思想。

教材基本結構:

一年級上冊力求搞好低幼銜接、穩步推進。從一年級下冊開始適當加大改革力度。依據這個編寫設想,本冊教科書從內容到形式有了更大改進。

本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分為8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有趣的自然科學。這八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含教育價值。而且,每個專題內涵都比較寬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侷限性。每組教材把語文知識、能力、方法、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體現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

每組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絡,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識字課形式多樣,包括四字詞語組成的韻語、新三字經、對子歌、兒歌、謎語、數量片語成的韻語、諺語等多種形式。

必學課文共34篇(其中兩篇連環畫形式的課文),內容豐富多彩。

“語文園地”面貌一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與專題聯絡,在雙向交流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臺——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特別是課外所得的舞臺。

八組教材之後有五篇選讀課文。最後是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會認的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

本冊教材中漢字的編排,繼續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550個常用字,會寫250個在本課或以前認識的字。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練習裡標明。此外,在語文園地裡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充分體現整合。

每一組,也可以稱作每個單元,從導語到識字課,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乃至語文園地中的閱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大都是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安排的。

如,第一單元,以多彩的春天為主題,識字1是關於春天的由成語或四字詞語組成的韻語。四篇課文,既有春天的景,又有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學習過程中,學生找春天,畫春天。語文園地中,講春天,唱春天。圍繞一個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並在此過程中,綜合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及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

又如,第二單元,在簡短的導語之後,以新三字經的形式編寫識字課,既認了字,又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接著,編排了《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裡的陽光》《月亮的心願》等四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於助人。在語文園地裡,安排讀讀背背反映溫馨家庭生活的短詩《鞋》;口語交際安排討論要是爸爸媽媽不讓自己做家務事該怎麼辦。

第三單元,保護環境,先用對子歌形象展現了一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美好圖面,之後是幾篇從不同角度講述環保主題的故事或童話,語文園地中的讀讀背背要求學生背《小鳥》口語交際的話題是“我們身邊的垃圾”。

之後的幾個單元也都是如此,圍繞一個專題把各項教材內容組合成一個整體,體現了識字、閱讀、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的整合。各單元之間,體現了各項內容、各項要求及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螺旋上升。這樣安排,符合《課程標準》避免煩瑣、加強整合的思想,便於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審查委員評價:“以專題組織單元,既貼近兒童生活,又蘊含教育價值,且較好地體現了知識、能力、方法、情感之間的聯絡。”

尤其要強調的一點是,八個口語交際的話題,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話題,而是聯絡每個單元的專題,圍繞專題安排的。這樣一來,使得閱讀課文及相應的蒐集資料、觀察、調查等實踐活動,成為口語交際的重要知識背景,口語交際是閱讀的自然延伸,加強了各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如,第三組的口語交際,“我們身邊的垃圾”,在學習《美麗的小路》一課時,提出實踐活動的要求:考察我們身邊的垃圾是怎麼來的,又到哪裡去了。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觀察研究,在進行語文園地的教學的時候,學生便會在各自準備的基礎上交流彼此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