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講話稿

同在藍天下,牽手共成長國旗下的講話稿

同在藍天下,牽手共成長國旗下的講話稿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講話稿,講話稿是寫出來供宣講或宣揚的書面材料。那麼講話稿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同在藍天下,牽手共成長國旗下的講話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同在藍天下,牽手共成長國旗下的講話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 《同在藍天下,牽手共成長》。

同學們,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全國助殘日。”每年的"全國助殘日"活動,動員了數以億計的群眾參加,為眾多殘疾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幫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其意義廣泛而深遠。今年的5月20日便是全國第xx個“助殘日”,今年助殘日的主題是“同在藍天下,牽手共成長”。

在我們的身邊,約有6000萬各種型別的殘疾人士。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留意身邊需要幫助的殘疾人?你曾給予過他們幫助嗎?殘疾人和我們一樣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他們本應得到更多的關愛,但事實上他們的權益卻常常受到人們的忽視。作為消費者,消費權益會因為他們的殘疾受損;作為工作者,他們的工作待遇常常會比別人低下;作為受教育者,他們更會因為他們的殘疾而不能和我們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那麼,這就需要全民一起行動起來,保障殘疾人權益。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哪怕只是在公交車上為他們讓一個座位,哪怕只是為助殘事業捐獻一份資金,你的愛心也將永遠銘刻在他們的心裡。

海倫。凱樂曾經說過:“我從沒有因為我自身的殘疾而感到過遺憾,因為我一直用我健全的心靈站在生命的頂峰!”

在殘疾人的生命中,往往最能顯示人類的體能和精神在承受種種缺陷的情況下,經過頑強拼搏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例如,殘疾人奧運會就是對人體潛能、精神品質的一種完美展示,也是人類生命力的勃發,更是人類社會愛心的集中體現。

當我們在陽光下快樂地奔跑時,他們只能在一邊默默地欣賞;當我們捧著書本看得津津有味時,他們只能用手感受書中的字句;當我們聆聽美妙的音樂時,他們只能用心感受動人的旋律……

老師們,同學們,就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保障殘疾人權益,共建和諧社會。

謝謝大家。

同在藍天下,牽手共成長國旗下的講話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同在藍天下,快樂齊成長

首先,我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有錢,怎樣花才能讓它最有價值呢?可能很多。

把它捐了!

這是我的回答,如果我們把它捐給有需要的人,那麼,錢的意義就從那一剎昇華。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這是發生在愛心捐款活動上的感人一幕:在醒目的捐款箱旁邊站著一位衣裳襤褸的中年婦女,手中緊緊的拽著什麼?只聽得嗵,嗵。幾聲,幾個硬*落進捐款箱,她低著頭匆匆離開,當時在場的所有愛心人士都投以敬佩的目光。

可能有人對那幾塊錢不屑一顧,但對那位婦女而言,可能就是她的全部,她捐的錢是微不足道。可她的愛心卻是無價的。

同學們當我們漫步街頭盡情地欣賞那繁華景象時;當我們滿足的吃著零食聊著天時你可曾想到,在同一片藍天下,在我們的城市中,有一些因貧困而面臨失學的同學,他們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他們需要幫助。對此,我們怎能無動於衷呢?為什麼我們不盡自己所能,伸出援手,讓他們跟我們一樣,走進美麗整潔的教室,汲取知識的養份呢?

也許你捐出的你並不在乎,可他們在乎,不管是多是少,對於他們那些掙扎在貧困線上的同學們而言,可能會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今日種下一棵樹苗,明日長成參天大樹。讓我們為那些品學兼優、渴望讀書而又家境貧困的孩子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吧,用我們的愛心和微薄的力量,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讓我們用真誠的.友誼和愛心,架起一座結實的橋樑;請不要忘記愛心需要我們共同付出和分享。伸出您的友誼之手吧,讓泰順八中的同學和我們共同幸福生活在同一藍天下。去尋找、放飛理想和希望。在明天的同樣晴朗的藍天裡,我們會有新的收穫和展望,並將愛的旋律繼續唱響。讓愛心之花開滿二十中的校園吧。

同在藍天下,牽手共成長國旗下的講話稿 篇3

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

這幾年隨著經濟飛速的發展,人民越來越意識到受教育的重要性,資訊的流動、物產的流動導致人口的流動也越來越大,許多的鄉下農民為了生計、為了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舉家進城。據調查,我校學生總人數近1000名,外來民工子女400多人,將近佔學校學生人數一半,如何對這些外來民工子女實施正確而有效的教育教學問題,成為我校的一個重大問題,於是我就以以下問題進行了調查分析。

一、外來民工子女就學的現狀分析

1.文化背景差異

這些外來民工子女主要來自文化相對閉塞的地區和經濟相對落後、偏僻的農村,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校園文化,面對與本地學生巨大的文化隔閡,心理壓力非常大。具體表現為:學習習慣較差,學習興趣低,學習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對學習成績不上心。

2.眾多的心理問題

自卑。外來民工子女大都來於鄉下,由於與當地語言環境的差異,存在著很濃的鄉音,再加上在老家都用方言交流,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會用普通話表達。造成他們在與本地學生交流時語言上產生困難和不適應。話一出,城裡的孩子不由得會鸚鵡學舌、會譏笑他們,鄉下孩子因自認為受歧視而自卑,覺得城裡人看不起他們,一些鄉下子女慢慢地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

無奈。“爸爸、媽媽進城打工,所以我一回家得先照顧弟弟妹妹,沒有時間做作業,常被老師批評。”

“爸爸、媽媽是鄉下人,許多知識都不懂,不能輔導我做作業,也沒時間幫我檢查作業。”

“爸爸、媽媽沒錢給我買課外書,我也沒時間看。看見同班的同學,買了很多學習用書,我很羨慕”

這種生存狀態很容易讓這些鄉下孩子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不對他們進行真正有效的教育,不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容易產生不良的對抗情緒,最終很可能會出現問題行為。

期盼。“希望,大家能把我們當成他們的朋友、家人,真心的接納我們!”

是啊!孤獨是多麼可怕。生活的重壓、學習的挫折、不公平的歧視,使這些鄉下子女過早的成熟,失去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歡樂時光,因為長期處於緊張與迷茫之中,久而久之他們的心理有了陰影,行為就會產生嚴重的缺陷和偏差,成為學校中的弱勢群體,面對這一特殊群體的教育,勢必給學校教育教學帶來許多新問題、新困難。

二、思考與對策

“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這是溫家寶的一句題詞,也是這些鄉下孩子的共同心聲。如何對這些孩子展開有效的教育?讓這些孩子擁有一個和諧的校園?作為學校,作為教育戰線的教師,又該如何儘自己的職能呢?為其添磚加瓦呢?

1.讚美建和諧

“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對於一些頑劣的學生,我們往往不是向家長告狀,就是嚴厲訓斥孩子,我想,這樣既容易使孩子失去信心,同時也深深地傷害了家長的自尊。

上學期我們班新轉來了一個男生,大家都稱他為“傻蛋”,他每次考試都在40分以下,有一次,他考了45分,放學後我剛好遇到他的母親,這時我主動走上前去,沒想到這位母親急忙說:“老師,這孩子肯定又是給你惹事了,我都不好意思見到你。”說著慚愧的低下了頭。看到這,我連忙對她細數這孩子的許多優點:“你這孩子,挺不錯的,有愛心,能主動幫助同學,生病了堅持上課,這次考試還提高了5分,你回去可要好好地獎勵他,這5分可是他下了苦功得來的。”話還沒說完這位母親就緊緊地握住我的手:“老師啊,這可是他入學以來第一次有老師誇他,太謝謝你了。”我轉頭看了看這位學生,只見他昂著小腦袋看著他的母親,那神情啊,滿臉的自豪,還輕輕地對我說:“老師,下次我會考得更好。”從此,他變得更加懂事了,各方面都比原來進步了,期末考成績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想:是那次的讚美,拉近了我和家長心靈的距離,也是孩子建立信心的一個起點!

2.溝通達共識

溝通讓家長對學校、教師、學生的情況才有更深入的瞭解,才能拉近學校與家庭的距離。班裡有個孩子父母為了能讓他過上與城裡孩子相當的生活,長年奔波在外忙於賺錢,無暇顧及他。這個孩子不僅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習慣也非常不好,不是遲到就是曠課,我常常與他聊天,課後留他補課,但結果都不理想,一次他的日記這樣寫到:為什麼別的孩子都是爸媽的“小皇帝”,我卻是爸媽的累贅,為什麼他們重不關心我書讀得怎麼樣……我悄然大悟,他滯留不前的原因在於他的父母,在於他渴求的那份最容易又最難得到的父母之愛。於是我找了個機會好好地與這個孩子的父母做了一個長談,並把這個孩子的日記給他們看。告訴他們,其實孩子要的並不是能穿上美麗的衣服,玩最好的玩具,而是有個溫暖的家,哪怕是簡短的幾句話。

從那以後,我發現這個孩子進步了,上課不遲到了,作業完成了,學習也進步了。我想:是我與這對父母的那次交談,使他們懂得怎樣愛孩子,也明白了怎樣和自己的孩子溝通了。

3.團結促和諧

“團結就是力量”,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班級要用愛心來經營,要有一股麻繩把這些愛心繫在一起。做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加強班集體建設,營造溫馨小家,讓孩子們在集體中感受到團結的力量。在班集體的這個“家”裡,努力營造一個屬於孩子自己的空間,設定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感受團結的力量,讓孩子們充分享受成長的快樂。在學習園地中既有優秀生整潔優異的作業展示,也有待進生戰勝自我的感人一刻;風采欄上既有城裡的風光景色,也有鄉里的田間小趣;光榮簿上既燒錄各項賽事獲獎、為班級爭光的光輝,也記錄勞動搶在先、助人為樂搶在前的默默感動。在班集體的這個天空裡,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找到自己的空間,留下成長的痕跡,努力讓孩子愛班級這個家。

總之,鄉下子女的教育需要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共同關注與關心。愛之以誠、身之以行、導之以明,持之以恆。俯下身來與孩子建立一種和諧、友好的關係,使他們和我們走到一起來。讓同在藍天下的孩子們,攜手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