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範文(通用6篇)

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1

《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是一篇有著較為悠久“歷史”的經典篇目。依稀記得從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被收入到了小學的課本。之所以被保留至今,它的價值應該是不言而喻的:它獨特的寫作手法,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句以及嚴謹的結構,無一不是遊記性散文的代表,無一不值得我們細細回味,凝神揣摩。

單從課題上就應該對小艇與威尼斯的關係有所洞察:威尼斯的小艇——重讀威尼斯,你就會發現,“小艇”所處地域的不同,造就了它獨特的結構和功能,以及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特點;而重讀小艇,你就能體會到,“小艇”已經融入到威尼斯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為威尼斯的代表。因而“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所展示的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這一主題似乎完全被題目所涵蓋。

鄭豔君老師所執教的《威尼斯的小艇》正是緊扣文章主旨,絲絲入扣地引導學生領悟作者語言的靈活、寫作手法的準確。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鋪墊,注重引導學生去感悟,去發現。教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從容不迫的駕馭課堂的能力給在座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從兩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1、資料鋪墊,引入境。

教師邊展示不同地域的代表性景物,邊引出威尼斯這座水城。並不失時機地向我們介紹了這座“千橋之城”“百島之城”的由來。使學生初步領略了這座水城的精彩與獨特。為文章的展開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之後的幾個針對性的問題使學生對水城威尼斯印象逐步加深。為下文作好鋪墊。

2、緊抓重點,由扶到放。

在引導學生概括出文章的三部分內容的小標題後。對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教師層次鮮明的進行引導:找比喻句、解決重點的詞語、說表達方式的不同,體會語言表達方式的多樣性,換詞練習,畫小艇等。較為細緻準確地引導學生去感受威尼斯小艇的樣子。體現了學生習得的層次性。

建議:將文章語言文字的推敲建立在文章之中,而不是孤立的去體會。比如:“水蛇”這個比喻句。可引導學生領會小艇的形狀與動作靈活的關係。設計或引導學生質疑:水蛇是什麼樣子的?小艇和水蛇有什麼共同點?為什麼這樣比方?小艇像水蛇那樣靈活,說明什麼?(小艇的構造適合在水中航行。同時也說明船工的技術嫻熟。更可以聯想到小艇經常在水面上航行。從側面印證了小艇是這座水城的主要交通工具。)水蛇的靈活與小艇的靈活躍然紙上,較好的突出了作者準確運用比喻句這一特點。從聯絡全文的角度去理解重點詞句,對學生深挖文章的中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2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清新雋秀的散文。文章以輕快的筆調,靈活多變的語句展示了異國風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林老師這節課著重讓學生從美文中受到美的薰陶。他以瞭解小艇的特點為本課的重點,以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為難點,以生為本、以讀為主,透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課堂上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開放而有活力。具體表現如下:

1、匯入課文耳目一新

林老師利用古詩,讓學生從對自己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遷移到異國風情中,然後,讓學生找出課題關鍵詞小艇,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的重點是介紹小艇,接著又用一段文字來介紹威尼斯,對課文之後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2、教態自然、語感親切。

林老師不是以一個老師的身份站在講臺上,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現在學生中間,努力為課堂營造一種活躍、和諧、民主、歡樂的學習氛圍。我們說,“教師的眼神、語言給學生一片陽光。”我想:或許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才會真正投入到學習,學生的潛能、創造性、積極性才會被開發出來。

3、以讀為主線。

語文新課標註重了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把讀層層引向深入,讓學生體驗,從而理解小艇帶給大家的快樂舒服。

4、讓學生充分想象。

在教學“新月”時,先讓學生想像:你想到了什麼?有學生說想到了月亮,有的說想到了彎彎的月亮。再讓學生想象新月還像什麼?有的說像香蕉,有的說像鐮刀,有的說像銀河……使學生既認識了小艇的外形,又創造了機會讓學生想像,訓練了思維的發散性,更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5、透過比較,感受用詞的準確性。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有2個帶像的`句子,第三自然段也有1處帶“像”的句子。林老師透過提問:課文中為什麼用“彷彿”這個詞?把“彷彿”換成“好像”可以嗎?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從而知道,用“好像”與上下文中的“像”重複了,所以用“彷彿”,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平時的語言運用中,要準確用詞,避免重複。

聽完這節課,我覺得這是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設計的一節課,是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的有機結合,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自主自由,老師充分重視學生體驗。這節課是值得我們推敲,研究的。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3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清新雋秀的散文。文章以輕快的筆調,靈活多變的語句展示了異國風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執教本節課的謝秀芝老師,教態自然親切大方,思路清晰,教學設計科學嚴謹,緊扣目標,她以瞭解小艇的特點以及船伕高超的駕駛技術為本課的重點,以生為本、以讀為主、透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亮點一:情境營造,激發興趣

語文教學中的情境營造不僅在於提供刺激物,增強氣氛,還在於語文學習需要薰陶感染。這一節課就體現了資訊科技營造情景的特色。在教學小艇伊始,謝老師就利用地圖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誘發了學生美好的想象。此外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加上音樂的調節,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到了愜意。

亮點二:以讀促思,以讀促悟

語文新課標註重了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讀。在這節課中,教師採用默讀、齊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受異國的風情。例如:“自讀第四自然段,找出船伕的行船環境,透過學生的交流,也就間接理解了船伕的駕駛技術高超。

亮點三:緊扣單元目標

《威尼斯的小艇》是語文第十冊第八單元的課文。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瞭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特點,還要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的特點的,並注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這篇課文從小艇的樣子、船伕的駕駛技術、小艇的作用三個方面來介紹,謝老師把握住了文中的三個比喻句在突出小艇樣子上的特點。使學生明白了比喻句的作用。

不過教育永遠是一項遺憾的藝術,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第一,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課堂上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指導與點撥。如果失去了應有的指導點撥,學生的學習便是散亂的、無效的。如學生在進行交流時,不能任其想到哪裡說哪裡,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對於他們的語言表達,老師應該隨時給予指導、點撥、提示、糾正。比如說在學生回答課文的主要內容時,一個學生說的是人們的生活情景,其實這樣的回答是不貼切的,教師應該引導該名學生,而不是直接板書小艇的作用。

第二就是給學生的時間不足。在學習完船伕的駕駛技術這一自然段後,教師馬上就讓學生進行背誦,這樣的難度似乎高了點,因為學生在這一自然段學的時間很短,其實謝老師可以鏤空這一自然段,降低學生背誦的難度。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4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充滿異國風情的文章,與孩子平時所見的幾乎迥然不同。王老師在教學時,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課文,用探究的眼光去發現不同之處,發現語言文字裡所蘊含的內容,從而深深地被威尼斯的小艇所吸引。我覺得王老師的課堂緊跟適度教育研究的腳步,為我們成功打造了一節自主高效的語文課。

一、聽記訓練訓練有素

我們的聽記訓練一般情況下都是詞或一兩句話,而王老師聽記的是一段話。小老師讀後讓學生概括出這段話的主要內容。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概括主要內容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王老師班的孩子卻能很準確概括主要內容,還有她們班主持聽記訓練的那位學生表現十分出色,是那樣的自信從容。由此可見王老師平時很會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對此環節訓練也是非常有素。

二、品讀感悟多角度比喻

這篇課文體現了有很多的寫作方法。在描寫威尼斯小艇的樣子這一段時作者恰當的運用了比喻,寫出了小艇長、窄、深、兩頭翹起、行動輕快靈活的特點。王老師在賞析這一段時不僅僅讓學生知道這是比喻句,用“獨木舟”比喻小艇,說明小艇‘又窄又深’;用“新月”比喻小艇“兩頭翹起”的特點;用“田溝裡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動輕快靈活”的特點。還進一步的引導學生感悟,同是小艇,作者卻把它比喻成了不同的事物,讀了以後談談自己的感受感受。從而更深一步的讓學生理解,運用這種多角度比喻的好處。

為了讓學生對這種寫作方法印象更深刻,王老師又讓學生賞析一段話:

在輕輕盪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無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

學生用從“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寫出了野花的無邊無際;“像無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寫出了野花顏色的亮麗;“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寫出了野花的五彩繽紛,各種顏色都有。從這三個角度的比喻體會出野花獨有的特點。

透過這段的賞析使學生明白無論是寫物,還是寫景,都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比喻,使得學生對於這種寫法有了全面的認識。在今後自己寫文章的時候,能夠更恰當的運用這種多角度比喻。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在這節語文課,真正體現了“學以致用”的理念。所以我覺得這節課上的十分紮紮實實。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5

黎巧霞老師執教的《威尼斯的小艇》一課,頗受啟發:

首先,緊扣教學目標。《威尼斯的小艇》是語文第十冊第八單元的課文。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瞭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特點,還要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的特點的,並注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這篇課文從小艇的樣子、船伕的駕駛技術、小艇的作用三個方面來介紹,黎老師藉助多媒體課件形象地展示了小艇的樣子,同時注重學文,教學中把握住了文中的三個比喻句在突出小艇樣子上的特點。在瞭解了船伕的技術時,曹老師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為什麼能生動地描述船伕高超的駕駛技術,從而說明“仔細觀察”在寫作中的重要性。

其次,重基礎知識的學習。雖然這節課教學的內容較多,但是曹老師並沒有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比如“艄”的學習,不僅注重其字形,還回顧複習形近字,更聯絡“樹梢”一詞,懂得“船艄”的意思。同時在教學中,多處運用填空、填表格的練習,這不僅有助於內容的進一步理解,也提高了運用知識的能力。

再次,注重年段的學習要求。朗讀是學習課文的常用且有效的手段,曹老師在指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的基礎上,針對教學的進度,在學習最後部分的內容時,採用了默讀完成表格的形式。有效的默讀活動,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果,也為這堂課較大量的學習內容的安排贏得了時間。

威尼斯的小艇評課稿 篇6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寫的一篇寫景散文,它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言介紹了威尼斯小艇是什麼樣兒的,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展示了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特有的異國風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是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完成,我有幸聽了盛老師上的這一課的兩個課時。

在教學中能緊扣教學的目標,透過教學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掌握小艇的樣子、船伕的駕駛水平高、小艇的特點同威尼斯城的關係。學習了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表達方法。同時,透過領略水城的迷人風光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這兩節課上的很成功,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亮點:

1、能創設一個情境,激趣匯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課能否把學生的激情調動起來是學習好這篇課文的關鍵。盛老師用一段激情的導語揭示出世界聞名遐爾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接著讓學生交流課前查詢的關於威尼斯這座城市的資料以及威尼斯的小艇資料,並談感受。從而喚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慾望。

2、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同時,不忽視基礎教學

當學生的閱讀激情調動起來後,盛老師馬上讓學生自由地朗讀全文,對課文有個整體印象,接著讓學生交流讀後的收穫,使之對課文的內容有個初步的感知。同時還重視字詞的學習。她把重點的詞語抄在黑板上讓學生認讀、理解。比如“艄”的學習,不僅注重其字形,還回顧複習形近字,更聯絡“樹梢”一詞,懂得“船艄”的意思。

3、品讀感悟課文內容時,以學生為主體

倡導“自主、合作、創新”,注重朗讀,注重評價,也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

在理解課文內容這一教學環節中,盛老師完全尊重學生的閱讀期待、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打破常規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需要確定學習順序,可從學習“小艇的獨特構造”入手,也可從學習“船伕的技術高超”入手,還可以從學習“小艇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開始。在學習每部分內容時,充分讓學生朗讀、感悟、理解和交流,教師只是為學生創設情境、組織交流、點撥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