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人生哲學在民間的人生哲理

人生哲學在民間的人生哲理

喜歡行走,只要無事,我總會遠離鬧市,行走到鄉間。

某個黃昏,我信步走進鄉村一所廟宇。

這是一所新建的廟宇,廟內有一尊新塑的神像。

神像下,嶄新的香案上擺放著新設的香爐,香爐裡已經插滿了香,香菸裊繞,供品也擺放了不少。我並不知道這座廟宇敬奉的是何方神仙,但我知道眼前這尊塑像是神。見到神就得拱手相拜,這似乎是由來己久的習性。

我拱手的.時候,看了一眼神,神在衝著我樂呵呵地笑。

我拜完後,看了看神還在樂呵呵地笑。

在廟宇裡,塑神像的工匠還沒有離去。他是一位民間雕塑者,農忙務農,農閒四處遊走塑像。我對工匠道:

“這神很富態,也很慈祥,總是樂呵呵地笑。”

誰知,工匠聽了哈哈大笑道:

“神?我塑造了半輩子神,神就是我手裡的泥巴。我多一點泥巴神就富態,我少一點泥巴神就清瘦,我讓神怒神就怒,我讓神笑神就笑。”

我愕然。

有人說,我們的太多煩惱是聽來的,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但不聽是最難的,因為我們長著耳朵,耳朵的功能就是傾聽,這是上帝的安排。

其實,是非的關鍵不是聽與不聽的問題,而是在聽的同時要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因為我們還長著腦袋,這也是上帝的安排。

我曾經對一個扛著鋤頭的農夫說:“你看,他們都在笑話你呢!”因為他在旁若無人地唱著比吼還難聽的歌。誰知他不但不惱,反而哈哈大笑說:

“光看別人的臉色,我還活不活?”

一句簡單的話語道出的是深刻的哲理,人活著就是讓人指著脊樑骨去說,無論是好還是壞,我們都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只有自我。

明代思想家呂坤說:“無慾之謂聖,寡慾之謂賢。多欲之謂凡,貪慾之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