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浙教版資訊科技七年級上冊網上諾貝爾說課稿

浙教版資訊科技七年級上冊網上諾貝爾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網上諾貝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資訊科技》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十課的內容。它以前面學過的使用瀏覽器瀏覽網頁、超連結等知識為基礎,為本節資訊搜尋進行實際應用做好準備。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及本節課的特點,本課要達到以下3方面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搜尋引擎的簡單工作原理;

2、對“關鍵詞”的認識和理解;

3、認識搜尋引擎的作用和價值。

2.技能目標:

1、學會使用關鍵詞進行資料資訊的獲取;

2、學會針對具體問題對關鍵詞進行簡單的選擇和提煉。

3. 情感目標:

1、瞭解科學技術對人類發展的促進作用和巨大貢獻,感悟科學家對祖國的摯熱情懷,體味科技為國、知識就是力量的重大意義。瞭解家鄉名人在科學界所做出的豐功偉績,增強學生對家鄉的自豪和熱愛之情;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2、糾正學生對網路的認識,正解使用網路可以對我們學習、生活提供幫助

3.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使用搜索引擎去查詢所需的資訊。資訊的獲取是資訊科技的基礎,是資訊科技應用的重要環節,而搜尋引擎是查詢資訊、獲取資訊的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我們掌握資訊科技的關鍵。

4.    教學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關鍵詞”。關鍵詞的提取時候正確,是決定搜尋是否成功的'關鍵。認知程度不同,尤其是語文水平的差異,將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明顯的影響。

二、 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時,學生基本掌握了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和技能主要是資訊的搜尋,初步具備了運用資訊搜尋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剛從小學邁入初中的學生的先備知識各有千秋,接受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也各有不同,導致學生在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例如,在佈置課堂操作任務後,一些學生可能只用五分鐘就完成,而另一些學生可能直到整堂課結束也無法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同時,學生尚未從傳統的學習模式中完全轉變過來,習慣於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的教學模式,養成了事事依賴老師的習慣。

三、 教學方法與手段

資訊科技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資訊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從而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本課以“任務驅動”教學法和自主學習法,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說教學程式:

過程設定分為:創設情境,以境激趣---自主探究----歸納總結,玩學結合體驗成功

1、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展示:愛因斯坦   居里夫人 兩位名人圖片

師:你知道他們有獲得過什麼獎項?

生:引出諾貝爾獎!

師:那你對諾貝爾獎瞭解多少?

師:現在我想了解一下諾貝爾獎,該怎麼辦呢?

生:上百度搜索

師:只能上百度搜索嗎?

生:谷歌、搜狗……

師:對,我們可以透過網上搜索引擎搜尋資料。

2、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完成任務表

3、鞏固與拓展

過關斬將

五、說設計理念:

本節課在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學,讓學生自主體會資訊科技的普遍性這一特徵,在“討論和實際操作”中體驗資訊的獲得和資訊的正確辨析,正是在辨析過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透過遊戲的方式展示題目的目的是:(1)提高學生更大的興趣;(2)流戲裡的內容涉及到生活、學科,讓學生明白網路不單單是讓我們玩樂(遊戲、看電影、聽音樂)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學科學習提供幫助。這也是我這堂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