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金融

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研究論文

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導致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學生自身就業能力無疑是一個重要致因.調查發現,大學生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若干差異,而高校對此承擔著主要責任。本文透過分析高校在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能力 社會需求 培養對策

一、現實狀況概述

(一)問題的提出

逐年增加的數以百萬計的高校畢業生與經濟增速放緩的局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一些企業也縮減了用人指標,導致金融危機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不言而喻。據廣東官方公佈的資料,截至2009年3月10日,全省應屆本科畢業生簽約率為7.61%,專科畢業生簽約率為8.430/,畢業研究生簽約率為14.87%,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個百分點左右。對大學生就業而言,影響的關鍵因素包括:短期供給超量、區域選擇偏好、就業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決就業能力不足問題將是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根本所在。所以,在當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研究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具有很強的現實和實踐意義。

(二)研究方法

1,定義界定。長期以來,中外學者從未停止過對就業能力的研究,美國教育與就業委員會的定義是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進一步講,就業能力是在勞動力市場內討充分的寫之業機會,實現潛能的自信經過調查,筆者認為在大學生就業能力構成要素上,對大學生順利就業影響最重要的是以下三個方面:(1)基礎實踐能力一一包括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獲取知識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2)知識拓展能力—即知識的開拓與擴充套件能力,表現為知識的廣博度。(3)創新能力—指敢於衝破傳統思想和陳腐觀念的束縛,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論、新概念,發現和解決新問題、開拓新局面的能力。

2.資料收集。本研究採取配額抽樣和問卷調查方法,對重慶市八所高校在校大學生和用人單位進行了調查,調查以匿名填寫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本次問卷分兩個部分,大學生部分的問卷發出1700份,回收1618份;用人單位部分的問卷發出350份,回收319份。問卷資料的收集整理主要採用SPSS統計軟體和相關的統計學知識,從技術層次上保證了樣本資料的信度。

(三)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分析

1.難以達到用人單位對基礎實踐能力的要求。近年來,用人單位在招聘大學生時,往往要求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而大學生對自身實踐能力的評價普遍較低。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用人單位要求大學生具備各種實踐能力,其中87.9%的用人單位要求大學生具備溝通協調能力。實踐經驗是實踐能力的基礎,實踐能力隨實踐經驗的積累而不斷提高。大學生對自身的基礎實踐能力評價不高,自我滿意度較低。25%-40%的大學生對各項實踐能力都感到很欠缺,欠缺度最高的是組織管理能力,佔38.0%,其他依次是:人際交往能力為35.5,表達能力為34.4,溝通協調能力為28.1,動手能力為27.6,獲取知識能力為18.3。透過對滿意度與欠缺度的對比分析發現,大學生某些實踐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欠缺度高於滿意度。

2.專業拓展能力相對欠缺。知識拓展能力是指在未知領域裡知識量的積累,對大學生而言,是要突破專業知識的侷限,知識量呈發散狀向其他未知領域擴充套件,表現為知識的廣博度和知識結構。調查顯示,50%的用人單位最看重大學生的知識廣博度,其次看重的是專業知識,佔43.5%(見下圖)。這說明用人單位對知識廣博度的要求比專業知識更高,也表明用人單位偏好“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調查顯示,64.5%的大學生希望今後工作與所學專業對口,表明一半以上的大學生看重在校期間的專業知識學習,並願意把主要精力花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而忽視知識面的擴充套件,這樣就導致知識廣博度不夠,知識結構單一,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3.創新能力較為缺乏。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

不斷深人和競爭的不斷加劇,用人單位越來越認識到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性。調查發現,65.1%的用人單位要求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然而有40.7%的大學生感到自己的創新能力很欠缺,只有17.3%的大學生感到滿意。調查進一步顯示,只有24.7%的大學生選擇“經常在學習和工作中有創新的設想和建議”,偶爾有創新設想和建議的佔50%。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每年受理的近巧萬件專利申請中,大學生申請的僅佔0.05%,而在美國,每年受理的近40萬件專利申請中,大學生申請專利的佔23%左右。二者的巨大反差說明我國大學生創新能力相當欠缺,加強這方面的培養和提高迫在眉睫。

二、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我國高等教育23%的毛人學率(2007年)只有高收人國家平均水平(670/)的1/3,但每年卻有100多萬大學生就不了業。透過分析社會需求可知,我國主要依靠粗加工的產業結構及發展,與許多高校的培養目標不對路,大學生的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因而吸納大學生極為有限,作為承擔主要責任的高校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缺乏應有的重視

高校是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主要場所。然而,目前高校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認識不夠,缺乏應有的重視,表現在以下方面:

1.沒有把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上升到高校辦學的戰略高度。高校常常更多地強調學科或科研發展規劃,將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列人學校發展的長遠規劃不夠明確,如何將就業能力列為教學的主要任務也缺乏清醒的認識,部分高校對就業能力概念的理解還十分模糊,將其誤解為應聘能力,就業能力的培養僅僅停留在大學生畢業前的就業指導、心理諮詢、公佈就業資訊等層面。

2.重書本知識傳授輕學生能力培養。長期以來,大學沒有迅速適應就業市場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從傳遞知識的角度上看,在整個大學教育中,知識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個比重,理論功底及其相應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構建極為薄弱,這就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3.重辦學規模擴大輕教學質量提高。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校辦學條件的緊張狀況顯得較為突出,從整體上看,由於師資、教學設施的相對緊缺,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約。另外,學校辦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往往將一個學校的科研排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忽略了所培養的學生的質量問題,教師晉升也主要依靠科研成果這一“硬指標”。在這樣的重壓之下,教師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也常常忽視學生就業的“軟實力”的提高。

(二)缺乏完善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機制

1.沒有建立有效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組織體系。組織體系,是針對廣泛意義上體系的具體化,指一系列事物構成的一個系統,主要指教學、實踐、校企聯合等環節的有效組合。在實際中突出的問題表現在:一是教學環節上以灌輸為主,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二是各部門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缺乏有效的銜接機制;三是缺乏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提高其專業實踐能力的有效措施;四是學校如何建立與用人單位聯合培養學生的方式尚在探索中。 2.未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設定科學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相對穩定和守舊性,導致其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需求變化。現在很多高校沒有針對社會的變化最佳化拓展知識面和實習環節的課程設定,導致學生知識面狹窄、與社會所需脫節,尤其是在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3.尚未形成濃厚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文化氛圍。良好的文化氛圍是創新賴以生存的土壤。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必須有一個利於創新的文化氛圍。目前,高校創新文化氛圍令人堪憂:一是心態浮躁,急功近利;二是弄虛作假,不講誠信。另外,我國大學生正面臨科學獻身精神的沒落,學習更加功利化、物質化。英國一項民意測驗顯示,當問及“你最崇拜的人是誰,多數學生回答是霍金。英國的年輕人崇拜霍金是看到了霍金的偉大精神,而中國大學生寢室裡的壁畫則是些一夜成名的歌星或“超女”。獻身科學精神的沒落和創新文化的貧膺,使得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成為一句空話。

三、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

大學生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若干差異,造成勞動力市場上對大學生供過於求與供不應求並存的雙向矛盾,直接影響大學生順利就業。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下,高校要以就業市場的人才需求為導向,樹立以學生能力為本位的新人才質量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變傳統的重知識、輕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服務社會所需的各類人才。

(一)樹立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理念

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的終極目標是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一是適應性發展,使學生具有適應當前以及未來社會、生活、職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能力;二是潛能性發展,使學生的潛能得到不斷的`、最大限度的發展,從而不斷完善自我;三是連續性發展,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應是不間斷的、連續性的;四是協調性發展,學生的發展應實現與周圍環境以及自身內部發展相協調。

2.樹立以社會需求為中心培養學生的教育理念。實現教育理念由人才供給導向向社會需求導向的轉化,使高校人才供給與社會需求之間形成“默契”。具體來說,高校必須在教育理念上實現兩個轉變:一是教育目標從強調知識傳授到重視能力培養的轉變。確立重視學生能力培養的教育目標,把學生就業能力作為衡量辦學水平與質量的核心指標,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二是進一步將教育重心從教師向學生轉變。從教學計劃的制訂到教師的實際教學環節都應注重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的對接,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二)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機制

實踐能力是大學生就業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大學生實現順利就業的前提。高校應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並以此作為其突破口。

1.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組織體系。這一體系包括校內和校外兩部分,在校內,高校各部門要改變目前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職能分割的局面,應建立由教務處牽頭,實驗裝置處、學工部、財務、後勤、教學單位等多部門參與和配合的組織機構,齊抓共管。如:教務處抓教學質量的同時注重在教學計劃中加大對學生實踐環節的課程內容,實驗裝置處在抓硬體配套與學生實踐環節的同時與其他部門協調統一,學工部在抓第二課堂的各項活動中要與教務處及其他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一個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整合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在校外,與各專業相關的單位與部門接洽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以形成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

2.確立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內容體系。針對目前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實踐活動內容單一的情況,一方面增加一些應用性、技術性強的實踐環節,旨在增強大學生實踐能力特別是動手能力,加大師資、裝置、場所等的投入;另一方面組織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擴充實踐內容,增強實效性。發揮實踐學期頂崗實習的作用,使大學生零距離適應社會成為可能。例如,為了切實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雞西大學實行了“新三學期制”(每學年都有三個月的時間供學生到社會上實習實踐)讓學生帶著課題深人到社會進行實踐鍛鍊“新三學期制”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零距離”接觸社會、適應社會和融入社會的就業競爭能力。

3.建立大學生實踐能力考核機制。高校要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學生利用假期結合所學專業知識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自覺鍛鍊就業能力,同時應把學生實踐能力作為素質考核的指標加以細化,加大實踐能力評價在衡量大學生綜合素質中的權重。高校可摸索建立學校主導、用人單位支援、大學生參與的實踐能力考核機制,按季度、學年進行考核,畢業時進行最終評定,實踐能力不合格者不予畢業。

(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設定科學的課程體系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社會需要的知識結構是一個“圖釘型”知識結構:頂部代表較寬的知識面,釘部代表某一方面過硬的專業知識,釘尖代表對某些問題有特別的長處和造詣。針對目前大學生知識廣博度不夠、知識結構不合理的狀況,高校應該根據變化的市場需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科學設定課程體系,重點考慮制訂科學的教學規劃和選課體系。在教學規劃上,學生入校的前兩年可只按學科大類培養而不分專業,後兩年(一年)再根據就業市場的狀況和個人興趣選擇專業方向,以拓寬學生知識面,最佳化知識結構。在選課體系改變目前專業課過重的局面,適當增加選修課比重,學生可以跨系、跨學科選修課程,高校之間可以嘗試學生跨校選課。高校可以借鑑美國高中課程改革經驗,完善必修課課標,探索開發選修課綱要,注重學科·綜合化滲透,突出基礎知識並滿足多樣化需求,不斷最佳化課程結構,注重綜合素質評價,激勵拓寬視野,堅持全面發展。

(四)建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的大學文化氛圍

高校作為創新的重要園地和創新人才的搖籃,當務之急是建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的大學文化氛圍,培育有利於創新的人文精神和學術文化。

1.培養學生獻身科學的精神。創新離不開人的主觀努力,也需要嚴謹求真、勤奮踏實的學術態度和不拔的毅力。中外許多赫赫有名的科學家,其創新成果大多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完成的。面對大學生功利化的學術態度趨向,加強獻身精神的培養是高校目前緊迫的任務。要積極引導學生專心致志,刻苦努力,以巨大的熱情和甘一於寂寞的精神投身於科學研究,反對急功近利。

2.進行卓有成效的學術誠信教育。弄虛作假,不講誠信,是創新的大敵。近幾年來,國內許多著名高校傳出學術醜聞,這在本質上與創新精神背道而弛,嚴重貶損了學術的崇高形象,嚴重阻礙了學術創新。高校一方面要增加誠信教育內容,在師生中深人開展學術道德教育活動,將其納人教職工政治學習計劃和學生“兩課”教學計劃;另一方面,要建立誠信評價體系,包括守信激勵機制和失信懲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