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雕塑

對於中西雕塑的差異論述的藝術論文

對於中西雕塑的差異論述的藝術論文

“藝術的內容就是理念,藝術的形式就是訴諸感官的形象。”黑格爾的“理念”就是他所謂的“客觀觀念”和“絕對精神”,是指一種客觀的存在、本質的存在。

從感知方式的角度分析中西雕塑內在精神的差異

中國審美意識的特點是以味、觸覺作為感知方式的原型,這與西方審美以視、聽覺作為感知方式的依據形成鮮明的對比。正是因為中國的這種以味、觸覺為基礎的審美感知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審美主體在與美術作品發生審美關係時,有一種內在的交融,也決定了一種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以味、觸覺為原型的中國審美意識也決定“味”和“品”成為它的基本範疇之一,而特別強調“淡乎寡味”、“澄杯味象”、“韻味”、“意味”等。這在中國古代雕塑上都有所體現,魏晉雕塑的“秀古清像”,秦俑所體現出來的雄渾氣質,漢代雕塑傳達的柔靜神韻都是以中國傳統的感知方式為基礎的。中國傳統雕塑注重的是在內容與形式下傳達出的神韻。而西方的感知方式主要是以視、聽覺作為主要依據的,德國哲學家康德把視、聽作為“近於智慧的官能”,視、聽的物件與主體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主體要在客體之外,而中國傳統的以味、觸覺為先的感知方式要求主體必須接近物件並與物件融為一體。

從時代和民族的角度分析中西雕塑內在精神的差異

內在精神的時代性是受社會發展中不同歷史環境制約的表現,如中國傳統雕塑中魏晉的風骨清像、唐朝的肥美等;現代雕塑作品中也反映出不同時代的追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雕塑的對形式的研究到九十年代更注重觀念的`表達。每個時代對雕塑精神的追求也在發生著變化,在西方,從古希臘的對理想美的追求到巴洛克的動感激情,從洛可可時期的華麗柔美到浪漫主義及現實主義。人們對藝術的審美要求有很大的不同。美術的民族性是美術發展中社會制約的表現,藝術的內在精神也離不開民族的習慣、感情、語言、審美取向。中西雕塑的內在精神差異是由多層次的歷史、文化、宗教和社會等因素決定的,那麼他們是怎麼透過內容和形式反映出來的呢?中國的傳統雕塑由於注重“寫意”及對“氣韻”的把握,所以在形式上不是完全寫實的。

在人物的刻畫上,並不注重人物的解剖關係,不強調作品與現實物件的統一,而強調神似。從秦漢雕塑、中國石窟造像、陵墓雕塑中可以看到,中國傳統雕塑在創作手法上偏向於裝飾寫實,非常注重整體體量的空間感,形體上“寧方勿圓”,在雕塑上有非常明確的上下、左右、前後六個面,每個面上的形體儘量壓縮,使之保持在整體的立方體造型之內。特別注重左右的對稱、平衡關係,給人以大氣、雄健、中正的感覺,這一點深深體現出了儒家的美學價值特點,在飽滿充實的形體上運用線刻、浮雕來刻畫細節,一帶而過、點到為止。在人物衣紋的處理上,多運用“曹衣出水”的手法,淺薄的衣紋以線的形式附在形體之上,加強了形體的體量感。整個雕塑強調“線”的運用,從輪廓線到細節,無論是五官、頭飾、衣紋都是以線的形式表現的,這一點和中國畫的處理方法達成一致。

其次,中國傳統雕塑特別重視與環境的關係。在雕塑與環境的處理上是非常考究的,無論是陵墓雕塑、陪葬俑還是石窟造像,雕塑作品都與環境融為一體,充滿了宇宙的靈氣。例如霍去病墓的雕塑、大門前的石獅。在內容上,中國的傳統雕塑有宗教題材的佛像、道廟人物造像以及陵墓雕塑、陪葬雕塑等,也有一些地方的民間雕塑反映了民俗生活。西方的傳統雕塑無論是從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到巴洛克和羅可可都是非常重視人體的寫實基本功,以寫實的語言精準地刻畫出人體的解剖關係,研究人體肌肉的拉伸,探尋人體動勢變化而產生的內在生命力。與中國傳統雕塑重“寫意”相比,西方雕塑更重形式帶給人的“視覺”感受,如大地藝術。人體透過有節奏的形體變化給人以音樂般的旋律感,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方的藝術家也能放棄對人體的精準刻畫,把形體抽象、概括為幾何形式,解構再結構,這也是西方現代主義的主要手法之一。

在當代,中西方雕塑從形式和內容上已經趨於融合,中西方雕塑內在精神的差異日益減弱,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藝術品的內在精神也變得多元化。傳統意義上的雕塑的內在精神正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