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讀後感

《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讀後感範文

《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按照時間發展的順序為我們呈現了人類發展的整體概觀。這是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就讀過的一本關於發展心理學的書。

雖然都是發展心理學,這本書與我們準備複試時讀的《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還是有區別的。《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的章節是按照人的年齡階段來劃分的,然後介紹該年齡階段的生理發展、認知發展、人格發展、社會性發展等。而《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的章節是先按照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等劃分了幾部分,在按照年齡階段介紹的。而且,從書名中也可以看出來,《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介紹的人的發展階段是從人的'出生到死亡,《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著重介紹了兒童青少年時期的發展程序。

我感嘆研究中的觀察之細緻,思維之巧妙。比如,我在逗嬰兒玩的時候喜歡把我的手指放在嬰兒手中,然後嬰兒就會抓住我的手指,我很喜歡這種感覺,但是等我上了心理學的課程後,我才知道這是一種嬰兒的反射活動,之前的我從沒有想過這個動作會和發展有什麼聯絡。再比如對於嬰兒可管用就行的研究,嬰兒都還不會說話,但是研究者們精心的設計還是會讓這些嬰兒“開口說話”。

畢生發展還告訴我們,人的發展是貫穿人的一生的,而且人的發展和衰老不只是一個生理過程,同時也是社會環境作用的結果。

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之中,所謂人的老年化是因為老一輩人與新一代人具有不同的教育情況、社會背景及文化特點,因而他們之間具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然而青年人卻把上一代人的不同行為表現看作是老年化的結果。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言語能力、判斷力及學會的各種技能等所謂的晶體智力並不減退,只有知覺、記憶、運算速度等流體智力有所減退。

由於現代社會的快速進步,社會觀念和技術手段在不斷更新,上一代人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很快就變得無用了,也沒有能夠得到補充和更新,而這卻被青年人看作是老年化的標誌。

事實上,人到老年仍有較大的學習潛力,如果能不斷地適應新的社會思想,及時掌握新技能,追隨時代潮流,則必然會延緩“衰老”程序。隨著社會的老年化,老年人的繼續教育將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必要手段。

總之,畢生發展心理學的興起在理論、研究、方法和實踐等方面都有積極意義,但它仍然有待於進一步完善。首先,到目前為止,畢生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工作仍多於實驗性研究,它的許多觀點尚有待於具體材料的支援和實驗研究的驗證。其中還有不少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個體心理發展的可塑性、變異性、受歷史階段的影響等一般原則在心理發展各個方面是否有不同的重要性和不同的表現。其次,它需要進一步跨學科、跨文化地聯合研究,特別是生理學和文化心理學的支援。最後,接受畢生發展心理學的一些基本觀點是否會導致把人的心理發展看成是無規律可循、沒有任何限制的變化過程等這些問題也有待我們今後努力探討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