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情感教學心理學的中職語文教學論文

情感教學心理學的中職語文教學論文

摘要: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是一個靈魂觸動另一個靈魂。在教學中重視透過師生情感的共融來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是情感教學心理學學科發展的出發點與歸宿。結合中職語文課程感情色彩濃厚的特點,在語文課的講授中,以學生的情感需求為導向,挖掘語文教材與學生情感需求之間的契合點,靈活編排教材;設法調節學生不適當的、不愉快的情緒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實現教與學的良好效果,使學生在身心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受益,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情感;教學;心理學;中職;語文;教學

0引言

長期以來,教育普遍關注人的智力開發,重視人的認知能力,而忽略了人的情感因素的培養。這種片面的認識體現在教學中,則導致一些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弱,身心發展失衡,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教育領域開展了“愉快教育”的實驗,隨後又出現了“知情教學”的教育觀點,這些都使得基於情感心理學的情感教學新理念得以推廣與應用。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普遍偏低,學習動機不強,甚至有的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再加學生入學年齡偏小,心理不夠成熟,適應能力較弱,自我管理能力不強等因素,使這些十五六歲的中職生在入校第一年的適應期被很多問題所困擾,嚴重影響了他們上課的狀態和學習的效果。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依託情感教學心理學的理論,從學生的情感、心理角度出發,合理選擇、提煉、發掘、組織教材內容,有助於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潛能和動力,實現教與學的良性迴圈。

1情感教學心理學的理論

1.1教學活動的認知系統

情感教學心理學認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學生和教材是三個最基本的要素,教學是師生圍繞著教材而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若把教學過程視為認知資訊在教師和學生中傳遞、轉化的過程,那麼,這一認知系統的圖示就是:教材→(輸入)教師→(輸出)學生;而在這一認知系統中,教師是把教材內容傳輸給學生的紐帶,那麼教師以什麼理念,從什麼角度來組織編排教材呢?情感教學心理學認為,教的認知系統是可控系統,而且是由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控制的系統。教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教師輸入的資訊進行接受、加工、轉化,而決定學生能否很好接受、加工、轉化教師輸入的資訊,則由學生的加工能力和學生認知加工的動力所決定。所以,“學生不僅是教的物件,也是學的主體。”那麼,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的主體呢?從什麼角度調動學生內在的認知潛能和動力呢?

1.2教學活動中的情感功能

黑格爾曾經說過:“我們簡直可以斷然宣告,假如沒有熱情,世界上一切偉大的事業都不會成功。因此,有兩個因素就成為我們考察的物件:第一是觀念,第二是人類的熱情,這兩者交織成為世界史的經緯線。”其實,人類教與學的活動,也可以看成是由教師與學生用理性與情緒兩條經緯線交織而成的,所以說,知情交融,寓教於樂,應該是教學活動最理想的存在形式。隨著情感心理學的研究在近30年取得突破性進展,人們普遍認同情感功能具有雙重性:良好、健康、向上的情感狀態對人們的實踐活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抑鬱、悲觀、負面的情感狀態對人們的實踐活動則起著消極的破壞作用。將這一研究理論與教學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情感教學的理論,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還要充分激發、引導和釋放學生情感因素中的正能量,調節和化解學生情感因素的負面影響,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終極目的。基於以上情感教學心理學的理論得出:教師在組織、編排教材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情感因素入手來選擇、提煉、發掘教材內容,設法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認知潛能和動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的主體。

2基於情感教學心理學的中職語文教材內容的編排處理

中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與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為此,中職語文課既要注重培養學生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語文能力,還要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助力其職業生涯的發展。基於情感教學心理學的理論,為了實現中職語文課的教學目標,筆者在中職語文課教材內容的處理與講授中,關注中職生在新的環境中遇到的不適當、不愉快的情感狀態,因勢利導,化解和疏通學生心中積鬱的不愉快情緒,引導學生將負面能量釋放且轉化為積極的、愉悅的情緒狀態,從而在教與學的認知過程中,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接受、加工、轉化語文教材的內容,從而實現中職語文課的教學目標。

2.1消除陌生,適應環境

剛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是帶著對新環境、新生活的憧憬,在父母的陪伴下走進新校園的。但當親人離開校園,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一切,使新生最初的新鮮與興奮慢慢轉化為無助、孤獨和對親人的思念,這一情緒狀態使學生不能愉悅、專心地投入到新的校園生活中。為了調節學生的這一情緒狀態,在第一次的'緒論課之後,我安排了一節“自我介紹”的口語交際活動課,目的是為同學們提供一個相互認識,相互瞭解的平臺,儘快消除同學間的陌生感,早日建立新的友情。當每位同學在講臺上略顯害羞地介紹完自己,臺下的同學響起熱烈的掌聲,熱情溫暖的氛圍拉近了大家的距離,使同學們對新的班集體有了歸屬感。

2.2感受親情,學會感恩

順應學生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想家的情感心理,我選擇表現母愛、父愛的文章,例如老舍的《我的母親》、史鐵生的《合歡樹》、奧爾罕帕慕克的《父親的手提箱》等文章,與學生一起體會作者筆下的父母用自己的良好品行對子女言傳身教的事例,父母對子女無怨無悔全心付出的奉獻情懷,以及作者對父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歉疚與痛悔之情。當這些情真意切的文章深深打動學生的時候,我適時引導學生回憶與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體會父母對自己無私的愛,思考自己該如何感恩父母,回報父母,然後讓他們用文字寫下對父母最想說的話,建議他們以信的形式寄給父母。如此對教材內容進行安排,學生對父母思念的情感得以釋放,同時也理解了父母對自己的付出與期望,懂得了感恩父母,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動力。

2.3確立目標,踏實奮鬥

在學生漸漸熟悉了新的環境,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慢慢淡化的時候,新的煩惱又接踵而至:對中職生身份定位感到迷茫,對中職生的發展前途感到擔憂。此時,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未來進行定位與規劃,培養他們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標、有實現自我價值的意識。為此,我選擇鍾麗斯的《向中國人脫帽致敬》、蘭曉龍的《士兵突擊》(節選)、華羅庚的《在困境中更要發憤求進》等文章,讓學生在閱讀作品中明白,只有國家富強了,國民才能更有尊嚴,每個學生都要為自己國家的富強努力;在小說人物許三多身上,讓學生體會為了理想,為了信念,不放棄拼搏,不拋棄戰友的可貴精神;在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自述中,讓學生學習他發憤讀書、執著追求的堅強意志與探索精神。然後,讓學生比照自己,寫下自己的人生規劃及實施步驟,並落實到在校的每一天,從而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的事,為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2.4放眼世界,思考人生

古人云:“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中職生也是社會的一份子,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世界的意識,可以讓他們有更大的胸懷,更廣闊的眼界。我選擇奧爾多利奧波德的《像山那樣思考》、畢淑敏的《精神的三間小屋》、馮友蘭的《人生的境界》等文章,讓學生在中外作家的筆下去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什麼,人與人的關係是什麼,人的身體與精神的關係是什麼。讓學生慢慢領悟一個社會人應該怎樣維護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的和諧關係。

2.5在經典文字中,感受愛與生命

中職生正值青春期,對愛情的認知懵懵懂懂。為了幫學生正確認識愛情,在教學中,我選擇了高教出版社的中職語文教材中愛情單元的篇目,並重新編排了順序。首先,我從曾宏燕的《情人節的玫瑰綻開在教室裡》開始講起,從文中講到的“紅玫瑰”的傳說,“情人節”的來歷等故事入手,讓學生思考愛情是什麼?學生普遍認同愛情是偉大的、神聖的、美好的、純潔的。於是,我又聯絡現實生活,讓大家領悟真正的愛情是不可褻瀆的,是不可以遊戲的,也是不能輕易說出口的,愛情是嚴肅的。然後,我又選擇了《我願意是急流》《致橡樹》兩首詩,讓學生體會愛情的另一面:愛情雖然神聖,但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愛情只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與生命、愛情與生活等方面的關係。我還把蘇霍姆林斯基對愛情的認識推薦給大家:“人的愛情應當不僅是美好、誠實、堅貞的,同時也應該是理智和慎重、機警和嚴肅的,只有那樣的愛情才能帶來歡樂和幸福。”最後,我讓學生以手抄報或詩刊的形式,以“愛情”為題,或抄寫自己喜歡的表現愛情的詩文,或寫下自己對愛情的憧憬、認識、思考等,然後將同學們的作品在全班進行展覽、交流。

2.6感受經典,提升修養

中職語文課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是培養學生基本文化修養,這一點一定要在語文課上加以突出。我在每學期的課堂上都會專門選擇一些文質兼美的古詩文,讓學生感受古典文學別樣的意境美、語言美、形象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審美力,從詩文中領悟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的關於做人做事的思想精髓,從而提升學生的是非判斷能力和道德文化修養。

3結語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教書育人是心與心的交流,中職語文課程本身就充滿濃厚的情感色彩,所以在語文課的講授中,應結合情感教學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以學生的情感需求為導向,挖掘語文教材與學生情感需求之間的契合點,靈活編排教材,設法調節學生不適當的、不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從而達到教與學的良好狀態,使學生在身心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完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11.

[3]袁桂林.現代教育思想專題[M].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6.

[4]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