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春節的文化

有關春節的文化(通用6篇)

春節是一個立體性的、連續性的大年節,一般認為它從臘月初八開始,直至正月十五才結束。其內容包含祭神、敬祖、守歲、祈年、賀春、拜年、爆竹、聯歡等活動和習俗。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春節文化,歡迎大家分享。

春節的文化 篇1

“人們對過年的理解,一般認為臘八是春節大序列中的第一個序幕,它源於古代臘祭,如魏晉時,要慶祝豐收,感謝天地,驅除鬼祟。”袁學駿說,“其次是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要糖瓜祭灶,因為灶王要上天彙報人間情況,並迎接天上眾神下來過年。人們怕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說三道四,就用糖瓜粘住他的嘴。並以專用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下界保平安)’,表達人們對灶王的囑託和希望。”之後每天都有相對特定的過年準備活動,一般稱為“忙年”。

袁學駿說,在我國北方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過年歌謠:臘月二十三,灶火爺上天;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白麵發;二十九,貼道酉(對聯);年三十,閤家團圓捏扁食(餃子)。這是北方城鄉大致的“忙年”活動。

大年三十(除夕)這天晚上辭舊迎新“守歲”現在已經是全國人民共同的習俗。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來,要祭祀神靈,燃放鞭炮,還要同族或全村有組織地進行磕頭拜年,先拜長輩,再拜同輩兄嫂。正月初二、初三,是外甥拜年,在石家莊一帶也有閨女女婿回門拜年。初四初六等日走親訪友拜年。

“自古以來五日是惡日,正月初五被稱為”破五“。這天也是恨窮日,要大放鞭炮而不串門,防止給別人家帶去窮氣。有的地方,這一天要做些輕微的勞動,希望透過這天象徵性的勞動發財發家。”破五“之後,一些人就開始準備元宵節的節目,城市一些店鋪就要開門營業。”

據介紹,正月初十是河北省藁城市、正定縣、石家莊市一帶的老鼠節,為老鼠娶媳婦包餃子、嗑瓜子,晉州市一帶正月十二為老鼠節。各地以老鼠為節的含義不同,一種是恨老鼠,包成水餃煮老鼠;一種是關照老鼠,讓它和人類一起活著,只是讓它少咬箱櫃。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年第一次月圓之日。正月十六,太行山區要烤柏靈火,民間認為烤柏靈火會祛除百病,但現在山區烤火經常引起火災。過了正月十六,一般認為新年就過完了。

春節的文化 篇2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年節雖定在農曆正月初一,但年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人們借春節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節還是閤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而元日過後會有許多娛樂活動:耍獅子,扭秧歌,舞龍燈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

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年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歷經千百年的積澱,異彩紛呈的春節民俗,已形成底蘊深厚且獨具特色的春節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觀念。

歷史

據記載,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其起源有許多說法,而最為普遍接受的是,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中國歷史上每個時代過春節的時間不一樣,知道漢武帝命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農曆正月初一為一歲之首,此後一直採用夏曆紀年,長達2080年,知道清朝末年。名稱也多種多樣,魏晉南北朝時成為“元辰”,唐宋元明稱“元旦”、“新正”,清代則一直叫“元旦”。我們現在的春節是在1949年9月27號,第一屆在政協會議上,將陰曆與陽曆分開,陰曆正月初一正式改為“春節”。

春節習俗

1守歲、吃團圓飯

守歲是在九年的最後一天,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關於守歲的來源也有很多的傳說。在這天家人要從四面八方趕來,齊聚一堂,準備各種美食,而且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全家人吃過年夜飯,一起娛樂,共同等待零點的到來,為家人祈福。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2祭灶、放鞭炮

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臘月二十三日祭灶是因為傳說在大年三十灶王爺會帶著一家人應得的禍福吉凶與其他諸神來到人間,之後諸神迴天庭,只有灶王爺留在人間。

在除夕夜,家家會放爆竹,相傳是為了嚇走“年”獸,同時也驅逐各種鬼怪,祈求新年平安。

3拜年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新年的初一,男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拜年要選擇合適的時間,要既不失禮貌也不影響主人休息或接待其他客人。親友相聚,一定要說吉利話。禮品選擇要適當,不失禮數。

4年畫,貼福字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年畫起源於門神,後來幾經演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便成為現在的年畫。年畫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春節時,幾乎家家從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傳統年畫以木刻水印為主,追求拙樸的風格與熱鬧的氣氛,因而畫的線條單純、色彩鮮明。內容有花鳥、胖孩、金雞、春牛、神話傳說與歷史故事等,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與鄉土氣息。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由來已久的風俗,貼福字在《夢梁錄》中已有記載。關於貼福字也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是民間用貼福字來躲避姜太公那無恥的老婆“窮神”。後來又有貼倒福字的風俗,取諧音“福到了”。福字也有許多樣式,最受歡迎的是剪紙福字,剪紙福字以福字為主題,融入其他剪紙元素,比如牡丹,魚,鳥,蝴蝶和蝙蝠等。在民間有的將福字做得十分精細,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躍龍門、龍鳳呈祥、五穀豐登等。春節時,人們會在門上,窗戶上貼各式各樣的福字,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春節中的傳統文化與觀念

1家庭觀念

春節,離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團聚過年。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家庭觀念情結的體現,以家庭為核心的親人團聚,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悌之道。守歲一般是為了延長父母壽命,祈求全家平安,這足以看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家人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國人渴望與家人團聚,希望家人平安,將家庭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時在中國人的文化中也十分重視孝悌之道。孝悌的基本內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中國傳統社會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對於孝悌之道更是十分重視。《論語》中還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中國春節的守歲活動中更是體現了這種孝悌之道,這也是中國家庭觀念的核心。

2傳統鬼神文化

祭灶,反映了人們對於神靈的敬畏。在古時候,人們相信有各種神靈存在,因而格外敬畏神靈,希望自己能夠平安一生,因而會有“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在民間,一般家庭會供奉各種神靈,按時上供焚香,而這一風俗至今仍廣為流傳。比如商人家中仍然會供奉財神,新婚夫婦會收到別人送的送子觀音。而灶君俗稱為灶王爺,在民間是最普通,最深入群眾的神,它具有這樣三種職能:一、民以食為天,灶王爺掌管飲食;二、司職命運;三、監察善惡,因而民間對灶王爺都是篤信虔誠的。而神靈一般是人的精神營造出來的超人物件,或者是對於美好未來的一種寄託。這也反映了古時候人們沒有能力將生活變得更好,因而寄託於神靈的無奈。

而對於鬼怪,中國從古至今有很多描寫鬼怪的書,而民間,也有很多鬼怪的傳說。古時,人們相信轉世輪迴,相信陰間的存在,因而認為時間會有鬼魂。在我看來,由於古時候科技知識並不是很發達,人們便將一些自然災難或不幸歸咎於鬼神作祟,因而十分厭惡,才會在春節放鞭炮以驅趕鬼怪。在春節文化中相信流傳最廣的鬼怪傳說便是“年獸”,由於傳說年獸會在新年那一天出來傷害人民,所以便有了放鞭炮驅逐年獸的風俗。

鬼神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這是在科學未普及的時候人們心中最淳樸的敬畏,也形成了中華文化的多姿多彩。

3重視禮節

拜年,反映了人們尊老愛幼的品德,過程中也有很多關於禮節的要求。比如拜年的時間,輩分順序,所行禮儀多是有明確的禮儀規範的。因而拜年充分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對於禮節的重視。

中華古國曾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就制禮作樂,後來經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漢以後,《儀禮》、《周禮》、《禮記》等禮樂文化的經典被先後列入學官,成為古代文人必讀之書。禮儀是“禮”的重要組成部份之一。從古至今中國人都很重視禮節,人與人交往,如何稱呼對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禮的規定。即使是吃飯,也應該在舉手投足之際顯示出自己的修養,稱之謂食禮。行為合於禮,是有修養的表現,反之則不能登大雅之堂。這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文明。

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儘管它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發生過一些變化或改進 ,但它始終對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生活產生著深刻影響。

4樸素的風俗與信仰

春節的很多習俗,不僅是貼年畫,貼福字,都反映了人們對於美好未來的希冀,反映了民風的淳樸。年畫作為民間文學,反映了勞動人民心聲和願望,因此,幾乎所有的年畫都寄寓著某種或幾種吉祥的意思,充滿了樂觀.向上.積極的因素。如畫面上是一個肥胖俊美的大娃娃,如果抱著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鯉魚,就象徵來年生個大胖小子,而且吉慶有餘;如果抱著一隻揚頸昂頭長鳴的大公雞,就象徵來年人丁興旺吉祥;如果畫面上是一棵搖錢樹和一個聚寶盆,就象徵新的一年能招財進寶。因而年畫也是中國繪畫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字則更加簡單明瞭的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春節的文化 篇3

中國傳統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著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傳說中,在一個山谷裡住著一隻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裡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裡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們聽了以後,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裡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後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後,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

春節的文化 篇4

一、 春節的來歷。

傳說,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出來食人,使人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這種兇惡的猛獸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在"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燃起熊熊大火,"年"聽到爆竹的響聲,便逃走了。以後,人們開始以"掛紅燈、放爆竹、吃年飯"來慶祝新年。

二、春節前的準備。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稱"灶神",俗稱"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宮,向玉皇大帝彙報情況。除夕時分再返回人間。人們擔心向玉皇大帝進讒言,所以再他去天宮的時候為他進行祭祀活動,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準備活動:寫春聯,準備肉食,準備麵食以及理髮、沐浴,打掃衛生。

三、民俗活動--靜態民俗。

3.春聯:

(1)春聯的來源:古代稱"桃符"。據說,東漢王充《論衡o定鬼篇》中神荼、鬱壘二神住在大桃樹上,處理鬼魂。他們把為非作歹的`惡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們認為鬼害怕神荼、鬱壘,也害怕桃樹。於是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總在門口懸掛桃符或桃木人來趨鬼避邪保佑平安。

(2)最早的春聯:公元965年,後蜀皇帝孟昶在皇宮內門的桃符上寫了:新春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春聯。

此後春聯成了春節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有人家喜歡貼"福" 字,而且倒著貼。因為"倒"諧音"到",所以倒貼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畫:

(1)門神畫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源於神荼、鬱壘的神話傳說,古人把二神像掛在門口驅鬼。一源於唐太宗命令秦瓊、尉遲恭看門驅鬼,並把二將畫在宮門上。一源於唐玄宗夢見鍾馗為自己捉鬼,醒後命令畫工把鍾馗畫在門上。

(2)灶神畫的來源:民間傳說灶神在除夕從天宮返回人間,所以人們總在這時候買新的灶神畫貼在門上,希望他能帶來吉祥與幸福。

(3)其他常見的年畫。

5.福字:

最早"福"字--傳說史於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當年姜太公封神時,封妻子為窮神,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過年貼"福"字,史於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給大臣賜福之習。一年賜福,恭王福晉把賜給的福拿倒了,犯殺頭之罪,李連英為其解圍:"老佛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今年賜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聽極高興,連說:"福到了……"傳至民間,"福"也貼倒了。 6. 窗花:

窗花是貼在窗戶上慶賀新年的剪紙作品。窗花有兩種製作方法。第一種是剪刀剪,巧手的婦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紙剪出許多花樣。第二種是刻刀刻,一般由專業的民間藝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張窗花,供應市場。

四、春節民俗--動態民俗。

1.除夕守歲:

1)什麼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由於農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臘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臘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除夕守歲:除夕重要的活動是守歲。因為秦漢以後,我國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時當作一天的開始時刻,相當於現代計

時方法的23點到1點。除夕夜的子時,正是辭舊歲,迎新年的關鍵時刻。為此,人們不得不徹夜不眠,守候著這一時刻的到來。全家人團聚一堂,一邊包餃子,一邊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

1)什麼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鐘聲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齊鳴,迎接新年到來。

2)爆竹的來歷:據南朝梁代示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當時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後先把竹子放在火裡燒。竹子爆裂發出巨大的聲響,就能嚇跑怪獸與惡鬼,保護全家平安。大約到了唐朝,人們把竹筒裡裝上火藥,點燃火藥,發生爆響。後來,人們又用紙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樣的鞭炮了。

3)鞭炮的種類:鞭炮有各種花樣。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進,又發明了煙花。煙花:又稱"禮花","焰火"。它在爆炸時能發出極為絢麗的光芒。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用煙花裝點自己的節日夜空。

3.舞獅子:

白居易《西涼傳》: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鏡銀貼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紫髯深目兩胡兒。跳舞梁前來致辭,應似涼州未陷日。安西都護進來時。舞獅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興起的時代。

4.其他民間活動:

扭秧歌,踩高蹺,敲鑼鼓。

5.祭神祭祖:

在傳統的春節活動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設有專門的神龕,供奉各位神靈,同時還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畫像。正月初一早上,人們恭敬地在神龕與祖宗牌位前獻上供品,(其中包括剛剛煮好的第一碗餃子),點上香火。十分虔誠地感謝神明與祖宗在天之靈在過去一年對自己的保護並祈求他們保佑來年的幸福。

6.拜年:

祭神祭祖之後,兒孫們開始向長輩親人拜年。傳統的拜年禮是向長輩親人三叩首,現在大多已經改為三鞠躬。一邊行禮,一邊祝願長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端坐,接受兒孫們的拜年以後,把一個紅包送給兒孫們。這就是"壓歲錢"。一般作為孩子們春節期間的零花錢。其他親戚之間則互相拜年,陸陸續續,可以持續很多天。朋友之間見面,則互道"恭喜發財"或"春節好",以示慶賀。拜年活動體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孝敬孝順;長輩對兒孫的慈愛關懷。

親戚朋友之間的拜年,也極大的促進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十分重視拜年活動。宋代詩人戴復古《歲旦族黨會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對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門喬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將消歇,風光又一新。"把當時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動寫得有聲有色。

7.人日:

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詩人薛道衡《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正月七日為什麼稱為"人曰"呢?這和中國古代神話有關。神話中說,神在初一創造了雞,初二創造了狗,初三創造了羊,初四創造了豬,初五創造了牛,初六創造了馬,初七創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類誕生的日子。

於是,古人把這一天稱?"人日"。為了紀念人類的誕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時候,人們就剪出彩色的紙人,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頭上。用來象徵人們在新的一年裡,面貌煥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紙的內容又有發展變化。唐代詩人餘延壽《人日剪綵》:"閨婦持刀坐,自憐裁剪新。葉催情綴色,花寄手成春。貼燕留妝戶,黏雞待餉人。擎來問夫婿,何處不如真?"所剪內容包括紅花綠葉,飛燕家禽。個個栩栩如生。這已經於現代民間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節民俗--飲食民俗。

1)年糕:

又稱"年年糕"。它諧音"年年高",包含著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採用黏性較強的穀物製成,北方多用小黃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過,好吃不過餃子。北方人更喜歡的春節食品是餃子。

2)餃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經發現過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餃子儲存下來。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而且春節這一天吃的餃子必須在除夕12點以前包好。餃子好吃,關鍵在於餃子餡,純肉的,純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樣無窮,口味可異。可以根據自己口味任意變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歡吃餃子。

在春節所吃的餃子中,有一個包著豆腐餡的,還有一個包著一枚硬幣。誰吃到豆腐餡的餃子,誰在新的一年裡就會發財,人們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餃子裡。

六、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漢文帝曾於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亂,所以規定這一天為"上元節"。東漢明帝為了表示對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點燈。此後,元宵就逐步演化為觀賞花燈的民俗節日。故名"燈節"。元宵的應時食品是湯圓,北方也叫元宵,象徵著團團圓圓。

唐代,元宵賞燈活動盛況空前,舉國同慶。《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盞百枝燈樹?"高八十尺,樹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目。"唐玄宗

春節的文化 篇5

“呼—呼—”天空中展開了一朵又一朵五彩繽紛的煙花,我才想起—春節來了。

開啟門,迎面的是一陣陣的寒風。家門兩邊沒有紅紅的對聯,門上也沒有倒貼著的“福”字,門口更美有掛上那一對紅彤彤的打燈籠,整個世界一點節日的氣氛也沒有。我疑惑了:為什麼我沒有感到年味兒呢?

深思中,我的記憶又回到了以前。

小時候,春節是我最快樂的日子。我可以穿上新衣服,一蹦一跳地去玩鞭炮煙花。“呼—呼—”笑看天空中的煙花,我可以在家裡吃得肚皮圓溜溜的,幫媽媽整理好房間,開心地等待客人的到來。我們也可以在父母的帶領下到親戚家串門,吃飽喝足後,待會厚厚的紅包……

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了,過節時大家一個個都在家睡大覺,對那些節日傳統也越來越不上心了,反倒是對那些“洋節”十分推崇。

就拿聖誕節來說吧,這原本是西方的節日,但在現在的中國卻比春節還要受歡迎。聖誕節時,大街小巷裡,掛滿了彩燈。窗戶上,盡是雪花片。家門口,都是一顆顆精心裝飾後的聖誕樹,大人小孩們都戴著聖誕帽。在平安夜時,水果店裡還盡是一個個被彩紙包好的平安果,好不熱鬧!

我不禁感慨萬千:我們的傳統文化呢,它已經漸漸被我們中國人忘記了吧?

現在許多外國人,都在過中國節,而我們,作為中華兒女,竟然淡漠了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而這些傳統節日中傳承的都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啊!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認為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對外來節日也要借鑑和包容,適當的把它融入到本民族文化當中,把傳統文化推向世界,融入國際社會!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要把這些流失的文化發揚光大!

春節的文化 篇6

這些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而所有活動都是為了辭舊迎新,以盛大儀式來迎接新年。

小時候,奶奶曾告訴我:有一個關於“年”這個怪獸的傳說,我對這個“年”起了好奇心,便去查詢有關“年”的資料。我得知: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每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他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為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像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髮老人點燃爆竹的聲音,“年”獸渾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皇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裡時,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明星。其中的許多精華,被代代相傳,價值歷久而彌新。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民族的血液,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遞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