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繪畫/書法

繪畫藝術教學影片資料庫建設實現論文

繪畫藝術教學影片資料庫建設實現論文

摘要:本文闡述了繪畫藝術教學影片資料庫建設的背景,以及影片素材的準備、資料的資訊標引、格式轉換、儲存轉移等方面,並對資料庫的開發中的功能定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影片資料庫;自建資料庫;功能定製

高職圖書館是學院的文獻中心,是以教師、學生為服務物件的文獻資源體系。隨著多媒體資源的增多、網路化資訊資源的豐富,圖書館如何更好地為學院的教學、科研提供更加專業化、特色化的資訊資源保障,是圖書館生存和發展必然考慮的一個問題。筆者所在圖書館在湖南省高職圖書館中都屬於中小型館,每年無論是在經費的投入還是軟硬體設施上都無法與其他的高等院校圖書館相比。在學院的各個職能部門中,圖書館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如其他部門。若圖書館仍舊停留在簡單的圖書借還工作,不積極地開展其他的服務工作,拓展其他形式的資訊資源,體現圖書館為學院教學與科研服務的主觀能動性,不主動參與和介入到學院的教育教學,圖書館未來的發展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我院圖書館透過整合現有館藏多媒體資源,遴選了繪畫藝術教學影片作為特色資料庫的建設主題。

1繪畫藝術教學影片資料庫建設背景

隨著我院圖書館的發展,館藏資源更加豐富,各種非書資料在館藏文獻中佔據了一定的比例。圖書館打破了原有單一的以紙質為載體的印刷型文獻收藏方式,向以磁介質、光電介質、化學介質為載體的新型資訊媒介轉化,以形成載體多元化、各種載體共存的局面。但形式多樣的非書資料在管理與使用方面也帶來了不便。如錄影帶、磁帶等並非電子化的介質,利用方面給讀者造成了影響,而光碟的易損壞屬性也造成了光碟的不易管理,同時造成了資源的利用不當。同時,我院為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在校生達到5400人,是培養工藝美術類人才的專業院校。它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和素養。但學生的來源使得入學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有美術生、文化生、初中生、社會培訓的學生。除美術生外,其他的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美術訓練,在專業技能上有所欠缺。在師資力量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學生的美術基礎,顯得尤為重要。影片教學可以將語言式的訓練指導,變成直觀的影象、場景,針對某一個學習單元進行錄製。比如,針對“中國畫—山水畫構圖”這一課程,陸愛明老師講解的影片中就詳細講解了山水畫構圖的方法、法則、規律、手法、形式,指導學習者如何進行山水畫的欣賞、練習和創作,提高審美能力,加強繪畫技能,增添生活情趣,豐富精神生活。從而大大提高了美術教學效果,提高了美術基礎訓練水平。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之餘,還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反覆觀看名師講課,以掌握繪畫的要領,運用、推廣得當,教學影片講座在學生的課外學習中也將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基於以上原因,我院圖書館在整合本館現有影片資源的基礎上搭建了一個繪畫藝術教學影片的資源庫,融合了學院各專業的基礎教學,為教學科研發揮了參考輔助作用。同時,希望藉此激發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使得每個人都成為學習者兼釋出者。

2影片資料庫建設的前期準備

繪畫藝術教學影片資料庫建設的定位是服務於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教學、科研,為在校師生研習繪畫藝術、磨鍊繪畫基本功提供教學輔助。因此,在影片的選取類別上進行了一定的取捨。本校的影片資源主要包括:服裝、雕塑、陶瓷、攝影攝像、製圖軟體、基礎繪畫藝術等教學影片資源。本影片資料庫優先考慮的影片主要集中在基礎繪畫藝術方面。這類影片時效性要求不高,同時又深受學生喜愛。對於初次嘗試自建資料庫的我院圖書館來說,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方面,控制影片資料庫建設的規模對於克服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困難有一定的幫助。

2.1影片素材的準備

本資料庫影片素材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學院錄製。隨著線上課程的湧現,教育界越來越重視“慕課”和“微課”的開發。我院也多次組織學校教師參與“微課”大賽,透過老師們精心的資訊化教學設計,錄製教學影片,以流媒體的形式展示知識點和教學環節。但學院錄製費時費力,需要眾多的人參與,且原創影片資料量有限。第二,隨書光碟和獨立發行光碟。圖書館在購買紙質文獻的時候也一起採購了很多的繪畫藝術類電子音像製品,主要以DVD、VCD光碟為主,內容包含繪畫藝術的各種門類:中國畫、水彩畫、素描、速寫、油畫等許多方面。各種藝術形式的繪畫又透過不同的主講者對其從用筆方法到具體景物的筆墨技法,從創作示範再到章法佈局,提供了完整的學習解決方案。這些資源需要使用特定的影片轉換軟體將其轉換為規定的格式存放。第三,網路採集。網路上各種影片網站也存在著大量的繪畫藝術教學方面的影片資源,運用影片採集軟體定期對網路影片資源進行資料採集,一方面可以對影片資源進行實時更新,同時也可以大大減少本地儲存所需要的空間,可以更便捷的將網路上的繪畫藝術教學影片為己所用。

2.2影片資料的資訊標引

由於影片資料不是單一來源,格式、檔案命名比較混亂,因此將影片資料匯入資料庫之前需對影片素材進行統一的資訊標引。如由本館收藏的DVD光碟,其影片內容都存放在一個固定的資料夾中:VIDEO-TS目錄,該目錄下包含三種類型的檔案:VOB檔案、IFO檔案和BUP檔案。其中VOB檔案用來儲存所有MPEG-2或MPEG-1格式的音影片資料。這些資料不僅包含影片本身,而且還有供選單和按鈕用的畫面以及多種字幕的子畫面流。而IFO檔案則是控制VOB檔案播放的,這個檔案中可以找到有關如何以及何時播放VOB檔案中資料的控制資訊。由於IFO檔案對保證光碟的正常播放是至關重要的,因此IFO檔案的副本要儲存在BUP檔案中。對於搭建影片資料庫其有用資源僅為VOB格式的影片,由於DVD的儲存在計算機中的標準檔案格式為MicroUDF檔案系統,該系統中檔案最大為1G,因此一個DVD光碟基本上都是由幾個小影片組成,不同的影片節目儲存在名字為VTS_xx_y.VOB的檔案中,這裡“xx”是節目編號(從01到99),“y”是從0到9的編號。這種檔案命名對於需要按關鍵詞檢索的資料庫來說毫無意義,必須對每個子影片重新命名以便達到檢索的要求。而這種重新命名也是資訊標引的一種,由資源整理人員來完成,具有很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因此,在做資訊標引時必須對檔案的重新命名和影片資訊描述做一個統一的規範。

2.3影片資料的格式轉換

建設影片資料庫需要達到的效果是影片在網路上的正常播放,由於採集的素材主要物件是光碟影片,受儲存介質的影響,它最終可以以兩種方式在資料庫中播放。而這兩種方式都需要對影片資料進行格式轉換,這兩種方式分別是:映象光碟播放方式和流媒體播放方式。光碟本身攜帶了影片資料、選單、按鈕用的畫面、多種字幕的子畫面流,如果要完整地呈現光碟的全部資訊,獲得與光碟一致的使用體驗,那就需要將光碟製作成ISO格式的映象檔案,ISO檔案存放方便,使用時不需要解壓,透過虛擬光碟就可以直接播放影片。光碟資料的轉換一般採用格式工廠這款軟體來完成。映象光碟播放方式的缺點是每個使用者在使用前都需要下載虛擬光碟機。流媒體播放方式是目前最流行的播放方式,光碟中的VOB是DVDVideoObject的縮寫,意思是DVD影片物件,屬於一種多媒體的封裝形式,內含的是影片的實際資料。若不透過虛擬光碟機來讀取資料的話,就需要對所傳輸的影片檔案製作成適合流媒體傳輸的流媒體格式檔案,若在建資料庫的過程中考慮到使用者習慣,那麼選擇將光碟資料中的VOB格式的資料轉換為FLV格式是最好的選擇,這將更便於使用者的瀏覽學習。

2.4影片資料的儲存轉移

原始的影片資料儲存在VCD光碟、DVD光碟、隨身碟、網盤等儲存裝置上,資料庫建立須將所有資料統一存放在伺服器上面,而伺服器一般是不可讀取光碟,因此須將光碟資料存放在帶有光碟機的計算機中,然後透過執行光碟機,複製到行動硬碟,再透過行動硬碟轉移到伺服器的內建儲存裝置上。

3影片資料庫平臺的功能定製

對於圖書館來說,自己搭建影片資料庫在技術上和人才上都沒有任何優勢,建立特色資料庫平臺解決的主要途徑有兩個:一是購買現成的影片管理系統,二是找開發商開發定製適合自己要求的系統。不管是哪種方式,首先要對自己的資源有比較清楚的瞭解,對自己搭建資料庫期望達到的功能、目標和效果要有清楚的認識。定製好資料庫要達到的功能,才有可能選擇合適的管理系統或者開發出適合本館需求的資料庫。

4影片資料庫的分類導航

資源型資料庫其分類體系的搭建是不可避免的,多級層次的劃分便於使用者更快捷地找到目標資源。但層級過深也會對資源的管理與維護帶來不便。繪畫藝術教學影片主要集中在藝術這一大類中,用中圖法的分類方式對資源進行分類導航有點不可取。因此,針對已有資源提取合適的分類標題對資源進行劃分,且控制分類的層級深度也尤為重要。由於畫的分類方式繁多,有的按流派劃分,有的按表現形式劃分,有的按使用工具劃分,因此部分影片不能簡單地固定在某一個欄目下,應該合理的分佈在不同的兩個類目下。本館透過對比市場上出現的幾種影片管理軟體的價格、功能,覺得不盡如人意。因此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具有開發系統管理平臺的服務商,並根據圖書館的定製功能,進行影片播放管理系統的開發。由於管理系統正處於開發階段,暫未投入使用,所以其具體操作方法和流程無法一一闡述。它投入使用後會出現的問題、功能是否能夠滿足使用者需求,使用者體驗是否能夠達到要求都有待後續發現及改進。

參考文獻:

[1]何建華.怎樣看懂DVD光碟的檔案[J].電子世界,2003.

[2]何韶煒.音/影片實時DVD錄影系統的軟體實現[D].華南理工大學,2005.

[3]陳科武.製作高質量的校園網影片點播[J].教育資訊化,2006.

[4]朱洲.基於3級儲存器的影片資料庫資料分佈[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3,35(8):900.

[5]胡水清,馮葆欣.體育比賽及訓練影片分類管理資料庫軟體(TacAnalysis)的研究與開發[J].中國體育科技,2011,47(4):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