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求職

求職者與招聘方的心態求職指南

求職者與招聘方的心態求職指南

你的學習成績和社會實踐經歷都不錯,我們會認真考慮你的求職申請。你先回去等著聽信吧”。12月初,在東北某市舉行的大學生人才招聘會上,一家企業的招聘人員對大學生小李說。小李覺得自己求職有望,便高興地離開了。剛到大門口,望著湧動的人流,小李突然覺得,人家這麼看好自己,而自己離開時因為高興竟連一句謝謝都沒說,太不禮貌了。萬一因此而影響了自己的求職,真是太冤了。於是,他又返回去,找到那家公司的攤位。正準備開口道謝時,小李卻一下子愣住了———他看到自己的簡歷正躺在桌子上,不過上面多了一個水杯,簡歷封面被水打溼,字跡已變得有些模糊。

不等小李開口,對方主動提出要看他的簡歷。一瞬間,一種受辱的感覺讓小李不知說什麼好。他忍住憤怒,從桌子上拿起自己精心製作的簡歷,回答說:“我是來拿回自己的簡歷的,我不想向貴公司求職了。”

當天,小李鬱鬱寡歡。他給本報記者來電說:“招聘單位可以看不上我,但不能這麼作踐我吧。那份簡歷是我費時20多天精心製作的,上面寫著我的成長經歷、我的成績、我的人生理想,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濃縮,怎麼可以把它當成茶杯墊呢?還說要認真考慮我的申請,這不是戲弄人嗎?”

無獨有偶,北京市一所非重點高校畢業生也向記者反映,他在求職時看到,有家招聘單位的工作人員竟當著其他求職者的面,挖苦一位剛剛離開不久的非名牌院校的畢業生是“做夢娶媳婦”。還有的招聘人員,兩三個人湊在一起,拿求職人員留下的簡歷開玩笑,互相插科打諢,甚至當著他人的面對簡歷上的照片說三道四。

這名畢業生說,也許有的求職者確實存在期待過高、不切合實際的問題,但這是求職者的權利,招聘單位可以說“不”,但不能對其進行諷刺挖苦。尊重他人是現代文明人應有的德行,即便是嘲笑弱者,也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為做好一份簡歷,我們可費老勁了!”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名應屆碩士畢業生告訴記者,為了寫好求職簡歷,許多同學要參考大量的簡歷模本,字斟句酌,至少要花一週的時間才能定稿,之後還要選擇照片,簡歷封面的格式和所用紙張也常常讓大家煞費苦心。此外,還要準備厚厚的相關資料影印件,包括國家英語四六級證書、本科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書、成績單、獎學金證書、學校推薦信、實習鑑定以及其他獲獎證書和資格證書。如此算下來,平均每份簡歷的成本都在10元錢以上。可這簡歷常常被隨意處置,能不讓人心寒嗎?

記者近日在北京市的一招聘會現場看到,有的招聘單位提前撤出會場,許多求職學生來到該單位的展臺前,只看到空蕩的桌椅、凌亂的場地及丟棄的一堆簡歷。一名求職的大學生說,“這家單位可能已經把中意的'簡歷挑出來帶走,桌子上的這堆精心製作的簡歷看來是白投了”。

更有甚者,一名在山東讀書的女大學生投書本報,自稱近日經常接到一個陌生男人的騷擾電話。後來才知道,對方是從撿到的簡歷上得到她的手機號碼的。“招聘單位這樣亂丟簡歷,太不尊重我的個人隱私了。”記者在北京某高校採訪時瞭解到,有的大學畢業生去招聘會投了簡歷的第二天,竟收到保險公司打來的電話,而他們根本就沒給保險公司發過簡歷,這顯然是招聘單位隨意處理簡歷的結果。

據悉,北京市人事局今年明文要求用人單位不得亂扔畢業生的簡歷,並專門派工作人員在招聘會現場檢查,發現企業亂扔簡歷就立即“封殺”。此舉一出,用人單位亂扔簡歷的現象有所減少,但並未完全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