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文化

以節日為載體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論文

以節日為載體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論文

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傳承弘揚古人先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深沉歷史責任感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奮發學習、建設祖國的熱情;有助於消解市場經濟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和消極影響,促進學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幫助學生形成尊重他人、使學生學會團結互助的倫理規範,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理解、關心、體貼、尊重人的基本品質,形成友善和諧的人際關係;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完善學生的內在修養與精神世界,最終培養學生追求真理、勇於創新、執著奉獻、勤勞節約等一系列傳統美德,有效地指導學生的人生實踐。

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架構,難以承擔起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重任。缺乏針對性和可選擇性,課程設定上作為公共選修課來配備,師資力量、課程建設及經費投入都不能滿足需要;課程的結構和承載量也遠遠不能滿足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及無限堆集的可能性、擴充套件性和多項的選擇性的需求。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筆者體會到,以中華傳統節日為載體,在高職院校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以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形式,來展示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表達對美好理想、智慧與倫理道德的追求和嚮往,具有其它專案難以媲美的優勢。

一、節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傳統節日是依附於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情感、和信仰而產生的文化集合,它以四時為框架,以文化為脈絡,幾乎包羅永珍地涉及祈福納祥、倫理道德、農時節氣、養生處世、民俗禮節等文化元素,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徵、哲學思想和審美意識等豐富內容,既有物質文化的存在,又有非物質文化的表徵,處處蘊含著中華民族流傳千百年的生活智慧,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其歷史淵源、美好傳說、精點詩文和獨特情趣。如中國傳統八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臘八,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1.祈福納祥。考察這些傳統節日的起源與重要節俗活動,幾乎都包含了這一主題,如春節時的守歲、祭祖、放鞭炮、貼春聯、貼年畫、吃年夜飯,端午節的插艾、飲菖蒲酒、雄黃酒,中秋節的祭月、拜月,重陽節的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臘八節的臘祭等等。還有在節日中形成的一套吉祥語、祝福語,如“長命百歲”、“年年有餘”、“步步登高”、“吉祥如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等,無一例外地表達人們祈求遠離災疫、闔家團圓、吉祥美滿的良好願望。

2.倫理道德。傳統節日活動中,處處滲透著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因素,在傳播道德規範、塑造人的品格方面,具有潛移默化的養成作用。如春節中給年長者拜年,清明節祭祀活動中對祖先的禮敬,端午節給孩子系五彩線、香荷包,中秋節給孩子買“兔兒爺”,節日宴席中長幼座次的排定,無不表現出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再如寒食節對介子推的紀念,反映出人們推崇居功不傲的人格與美德;端午節對屈原的紀念,反映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七夕節對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讚美和認同,反映了對愛情忠貞不愈的美德;中秋節關於八月十五送月餅的傳說,反映了反抗強敵、維護和平的社會道德理想。還有節日期間走親訪友、饋贈美食,有助於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在道德教化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3.農時節氣。中國傳統節日植根於農業社會的土壤中,是農業文明的伴生物。節日日期的選擇與設定,是古人依據天時、物候、氣候的週期性轉換而約定俗成的,都對應著特定的節氣和農時。傳統歲節中的“二十四節氣”就是古人應農業生產的需要,依據太陽在黃道的不同位置而確定的,與農事生產息息相關。一些特別的日期作為農耕週期中的關節點,備受先民的重視。“節”正是對歲時的分節,把歲時的漸變分成像竹節一樣的間距,把兩節氣相交之日時定為交節,由此轉意為節日。每當特定節氣來臨之時,都要舉行相應的儀式和慶典活動,農耕週期便也成了慶典週期。如春節時的各種慶典,清明前後的耕種,中秋前後的收穫,臘八節祭祀等,都顯示著先民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時序,重視農業生產的觀念。從古至今還流傳的許多關於歲時節日的諺語和民謠,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二十四節氣歌等,都顯示出這一特點。縱觀中國傳統節日,在時序的安排上宛如一條由自然節氣生成而貫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鏈”,四時節慶紛至沓來,無一不體現著人們應時而作的農業文明印記。

4.養生處世。中國傳統節日蘊含了許多科學養生的智慧。如春節的掃塵、洗浴、飲藥酒、吃春盤等習俗,除了表達對生活的美好祈願外,還有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作用;清明的郊遊、踏青、拔河、放風箏、盪鞦韆,端午龍舟競技、重陽節的登高等活動’既愉悅心情,更強身健體;中秋時節瓜果成熟,新鮮豐盛,營養豐富,是人們水果養生的最佳時節;臘八粥中更是“群英薈萃”’以各類米為主食材,以豆類、藥材、水果、堅果類等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兼備的各類食材為輔料,是健身養生和贈送親友的最佳禮品。同時,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互問候、相互祝福、禮尚往來,增進了感情,促進了和諧,甚至有些親戚鄰里之間的矛盾也透過節日“化干戈為玉帛”。

二、透過節日文化能夠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許多流傳至今的節日習俗,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透過“超連結”和深人挖掘,可以透過節日使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魅力,受到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如透過端午節,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深人挖掘其文化內涵。一是弘揚愛國主義,謳歌執著奉獻。端午節起源,有紀念屈原說、紀念曹娥說、紀念伍子胥說、惡日說等等。從社會普遍認可的紀念屈原說,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欣賞屈原作品,誦讀領悟,在體驗文學魅力的同時,感受屈原明志修身、堅持理想、執著追求、愛國憂民、以身殉國的忠貞情懷,受到思想和心靈的洗禮。二是順應自然規律,祈求豐收健康平安。從時間和節氣來說,五月初五在芒種與夏至之間,農作物及萬物進人旺盛的生長季節,象徵著收穫與希望,傳遞著人們對希望和豐收的企盼。五月陽氣極盛,適宜早起鍛鍊,而端午前後又是大地中各種病菌和蠹蟲的旺盛生長時期,因此人們有懸艾草、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習俗來驅蟲防疫,因此也留下了許多佳篇名句,如詩歌《午日》“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節令門?端陽》“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諺語“良辰當午日,偕老祝千年”、“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早”等等,無不形象反映出人們對健康平安的渴望。三是倡導團結奮發的健康生活,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選擇端午節最隆重、最熱鬧的南方賽龍舟習俗為切人點,組織學生透過影片觀看熱鬧的競賽場面,欣賞古代優秀的文學作品,體驗精誠團結、奮力拼搏的精神。

三、傳統節日是學生最易於產生共鳴的文化載體

教育人類學認為,“節日和慶典是人的‘超感覺的深層次的經驗’,因此將成為人的不可放棄的教育媒介。因為只有在節日中,人才能超脫他的日常活動,並以新的方式返回到他人生內的更深層次的真諦中”。以中華傳統節日為載體,在高職院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按照課前精心設計、課堂深人挖掘、課後積極踐行、彰顯時代精神的教學思路,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過程,在教學中以學生活動為主體,搭建好學生人人參與的平臺,使節日變成每個學生自己的節日,可以使學生在親身經歷中感受,在歡樂祥和中受到浸潤,在瀰漫於全社會的怡洽氛圍中,在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群體性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在自覺學習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曰文化的獨特魅力,潛移默化地弘揚傳承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在積極踐行中彰顯時代精神,開展一脈相承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樣的教育教學過程對學生精神和心理產生的影響,將是刻骨銘心、難以磨滅的。

四、透過節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職學生文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對中國文化課程的學習主動性差,往往學不懂或不愛學。但他們又有展示自己的渴望和意願,對自己能親身參與或能動手操作的活動很感興趣。可以針對這一特點,緊密結合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及學生自身職業生涯發展的需求,結合各類社團活動,緊扣一年四季中的各個節日,設計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教育系列活動,如春節--過大年、話團圓,元宵節--孝親人、體親情,清明節--緬英烈、祭先祖,端午節--話屈原、講愛國,中秋節--重親情、惜友情,重陽節--話重陽、敬長輩等。這些節日雖伴隨他們度過了十幾年的青少年時光,但大多數同學只知道簡單的節日習俗,並沒有真正瞭解每個節日的深刻文化內涵。因此,在活動中讓他們透過親身踐行、查閱資料、歌詠競賽等喜聞樂見的方式,瞭解這些傳統節日的由來、風俗習慣、象徵意義以及有關傳說,引導學生閱讀有關的優秀文學著作等,都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和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