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南極之戀觀後感1300字

南極之戀觀後感1300字(通用6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南極之戀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南極之戀觀後感1300字 篇1

“當我安息時,我願你活著,我等著你。

願你的耳朵繼續將風兒傾聽,

聞著我們共同愛過的大海的芬芳,

繼續踏在我們一起踏過的沙灘上。”

在《南極之戀》裡聽到楊子姍面對著冰川給趙又廷念聶達魯的詩,我感覺心裡就像有什麼東西被擊碎了。她自知沒辦法陪他天長地久,所以這份愛只能寂靜,靜到不能流露出來,靜到只能把全部情緒輕輕念進一首詩。

人生如白駒過隙,死亡觸手可及,但他們的愛情卻像南極皚皚的白雪,清晰、純淨、永恆。這就是為什麼楊子姍在被大雪吞沒之後還能在趙又廷的懷裡醒來,輕輕的睜開眼,看極光,看這世界的美好。因為人會死,但愛情不會。

愛情,是《南極之戀》的主題,電影告訴我們,並不是在皚皚白雪上發過的誓言才最純淨真摯,而是在災難面前相濡以沫才見真心。也告訴我們人可以堅強的在生命面前抬頭,卻也會在愛情面前融化。

演員的表演都相當不錯,兩位主演,趙又廷和楊子姍,用自身演技在有限的空間裡支撐住了人物的情緒和內心。愛情線的本質其實是為了弱化災難本身的殘酷,在愛情面前,災難都被浪漫化了。“只要你在,我就必須活下來,不然你怎麼辦”,這是相濡以沫。可荊如意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而吳富春說,“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吳富春拿著空氣戒指向荊如意求婚的時候,荊如意回答了不願意,因為她要他活下去。吳富春曾經無數次觸碰死亡,他曾和崩裂的冰縫一起往下掉,掉進宇宙深處,他也曾在雪山面前奔跑,跑得比雪崩還快,他一次次的和大自然對峙,顯得是那麼絕望、蒼涼而又微不足道。

但比生命無聲無息就此沉默更可怕的是愛情的敗落。看到這裡電影院很多女孩哭的渾身發抖,場面壯觀,我理解。其實很多人去看《南極之戀》都是去找虐的。觀眾想要用熒幕上的偉大和災難來印證自己的平庸和幸福,並且緊緊拽住自己那卑微的幸福,這是她們看電影的意義。

南極風光無限美,電影的特效也令人嘖嘖稱奇。小企鵝憨態可掬地走路,吃罐頭的樣子讓人心生喜愛,頃刻崩塌的雪山讓人恐懼,而神秘夢幻的極光又讓人覺得此生無憾。《南極之戀》就像一本優秀的旅遊雜誌,讓我們看盡南極之美。海豚優雅的翻身,巨大的鯨的骨骼,澄澈的天空,被冰封住的大海,反光的雪地,壯觀的冰川雪山。人對自然的不屈服,總有那麼點雄心壯志讓人熱血沸騰,尤其是看到中國國旗的那一瞬,那種民族自豪感,確實讓人激動不已。

不得不說,駐南極工作者真的令人敬佩。不僅每日要無慾無求,還有突如其來的各種災難、疾病,隨時可能帶走科考隊隊員的生命,而他們堅持下來了,還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建立了屬於我們中國的科考站,讓我們的五星紅旗飄揚在了這裡,這是具有偉大意義的。讓我選擇,我不會去,我也並不明白這些科考隊員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情選擇了把自己短暫的一生奉獻給荒蕪人煙的南極。這種想法甚至讓我變為矛盾體,一邊為自己的平庸慶幸,又一邊為自己的平庸而遺憾,感嘆自己如螻蟻一般苟且。

各種各樣危險的崗位總有人在堅持,那麼,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我能不能夠去評判一個人做出的選擇。在這些問題面前,我顯得無知而狹隘,但我骨子裡敬佩這些駐南極工作者,我甚至為片尾講述他們的紀錄片而落淚。就衝他們選擇了這份不為人知卻偉大的職業來講,這部電影的意義就要遠超電影本身。

找個真愛吧,談一段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因為她,災難都會被浪漫化。還有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今天是因為有無數人在不畏死亡、不計回報的付出,請務必要珍惜你平庸的幸福。

南極之戀觀後感1300字 篇2

求生片的外衣,愛情片的核心,這就是《南極之戀》。

只靠兩位演員撐夠近兩個小時的片長,如果沒有一個好故事,那純粹是作死,好在它做到了。和同型別影片相比,它比《荒島餘生》溫情,卻比《青春珊瑚島》內斂,雖然全片基本上都是兩位主演的戲份,但環環相扣的情節,迫在眉睫的危機,大自然的惡劣氣候,都讓觀眾的心跟著跌宕起伏。

《南極之戀》的導演很懂故事的節奏,在飛機墜落到南極後安排了一場風暴,讓觀眾明白南極的氣候是多麼恐怖,在大自然的力量下,人類顯得多麼渺小。如果想要活下來,需要無與倫比的求生意志,還要強大的忍耐力。然後給了兩位主角生存的希望,也就是廢棄的科考小站,為數不多的罐頭和燃油,就像做生存遊戲的任務一樣,在死亡倒計時來臨之前,必須要找到中國的極光站,趙又廷負責體力活,楊子姍負責腦力活,在死亡的危機下兩人都爆發了巨大的潛力,找到了活下去的辦法。本來是個簡單的故事,但導演講的比較聰明,設定了一次次的意外,趙又廷墜入冰縫,趙又廷落入水底,趙又廷得了雪盲症,楊子姍得了壞血病……,每一次意外都能讓觀眾吸一口涼氣,偶爾也會來點小幽默,比如趙又廷對著大鳥拉屎,患上雪盲症後頂著胸罩出門,這些都是故事裡的緩衝劑,讓觀眾緊張的心得到偶爾鬆懈。

在故事的節奏上,這部電影很優秀。

雖然全片只有兩位演員,但沒有一分鐘是無聊的。

兩位主演貢獻的演技都有驚喜感,趙又廷之前給觀眾的印象,大多是嚴肅正氣不苟言笑的角色,甚至曾被批“面癱”。類似《艋舺》裡的蚊子和《致青春》裡的陳孝正,都是活得很壓抑的角色,卻在本片一反常態飾演了一位暴發戶,玩世不恭笑料百出,成了片裡的搞笑擔當,影院裡爆發的笑聲百分之九十都來自他的金句。印象頗深的一個情節就是他在野外找到了一塊“隕石”(實際上是坨屎),屁顛屁顛的跑到楊子姍面前得瑟,那眉開眼笑的神情活脫脫就是一個土財迷,後來發現真相後啞著嗓子嚎了一句:這他媽好像是一坨屎!

誇張的語氣加上他崩潰的神情,讓影院裡的觀眾笑的東倒西歪,不得不說,趙又廷演搞笑的角色也挺有一套。

而楊子姍恰恰相反,之前接的角色都是活潑中帶一點點俏皮,在《天亮之前》裡的風塵小姐,讓人看到她嫵媚風情的一面,還有《致青春》裡的鄭微,將一個女大學生的調皮勁刻畫得入木三分,這次卻一反常態飾演嚴肅的電波女,各種專業術語和冷知識,卻一點都不出戲。好幾處壓抑的戲份也拿捏的很準,把情緒藏得很深但觀眾都能感受到,尤其是在影片結尾處的那段旁白,想必讓無數人落了淚。

演技全程線上,故事才得以表達完整。

影片想表達的主題也有幾方面,有關於生命的強大,即使在氣候最惡劣的南極,生命也會自己尋找出路。有關於愛情的犧牲,那些“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的探討,都能讓觀眾在觀影途中感觸良多。我最喜歡最後一幕,絢麗無比的極光出現,藍色的巨鯨在天上遨遊,久石讓催人淚下的配樂,配上聶魯達的情詩旁白,我們都能感受到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當我安息時,我願你活著,我等著你。

願你的耳朵繼續將風兒傾聽,聞著我們共同愛過的大海的芬芳,繼續踏在我們一起踏過的沙灘上。”

南極之戀觀後感1300字 篇3

看了《南極之戀》這部電影過後,我個人覺得故事情節沒有很多特別之處的,愛情故事有點類似於《泰坦尼克號》,所以再怎麼好看再怎麼感人也不會超越《泰坦尼克號》,但是這部電影的拍攝地點在南極給觀眾增加許多新鮮感和視覺感,這也是唯一一部在南極取景的長篇故事作品。

《南極之戀》這部愛情片見證了以下觀點

真愛與三觀沒啥關係

很多人都認為:兩個三觀不和的人不適合戀愛,不適合結婚,甚至有些人覺得連朋友都不適合做,這是真的嗎?

我們看看《南極之戀》裡的富春,他是一個婚慶公司老闆,沒有什麼很多文化,一心想著怎麼發大財,簡直是一個錢迷。在南極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這個純淨,孤立並帶有許多問號的南極,在富春眼裡全都是生意,南極只是他的一個金錢夢。而如意是一個傲嬌的博士,高空物理學家,一心追逐著自己的夢想。如意在事故發生之前還和朋友調侃富春是個土豪,心底裡完全看不上富春也瞧不起富春。可以說兩個人的三觀是完全不和,如果他們兩不是在南極被困著,是完全不可能搭到一塊的,更談不上產生真愛。

開始的時候如意還責怪和抱怨富春為了錢強行提前飛行,但是後來因事故自己的腿斷了不能自理,很多生活自理方面都需要這個他看不起眼的富春幫忙搞定,這個時候她才感覺到富春的好和善良,慢慢地開始欣賞富春,關心富春。富春開始的時候只信自己只信錢不相信如意的話,到後來聽如意解釋什麼是歐落拉。出門帶著如意給他的生存手冊。最後到每天只是為如意而活著,其實真正的愛情是兩個不同的三觀的人經過在一起生活一起奮鬥,甚至經歷生死中不斷磨合不斷為對方釋放光芒和能量,製造出一種只屬於兩個人的新三觀的一個過程。

一個愛情童話裡,很基本的要素是讓對方成為更好的人,有時候是相互成就,有時候則是一方成就另一方。當是第二種情況時,成就的那一方就得做出犧牲。在《南極之戀》裡,其實很明顯。雖然受傷了躺在床上的那個人是如意,外出承擔危險做出犧牲的是吳富春,但實際上是女方在成就男方,讓男方變成更好的那一個。

每個孤獨的人,都渴望被需要

我一直相信,人在極端環境下所爆發出來的求生欲,往往不是來源於我還沒活夠,而是來於還有人在等著我去照顧;富春的每次回來都會說一句:我回來了。說明他是很盼著每天能回到家的,有被家的需要的感覺。富春的每次遇險都是憑著一股信念:我回不去,那如意怎麼辦?他覺得有人需要他照顧。這種被需要的使命感讓他有求生欲,從危險中掙脫出來。

在《無問西東》裡,陳鵬說了一句話很感人:我有需要照顧的人。雖然聽起來很平常的一句話,但他的眼神可以看出這種有人照顧的感覺是甜美的,是充滿希望的。

現實生活中有些老人身邊有小孩(孫女孫子)給他們照看,他們的身體反而更好壽命更長,人們常說老人需要陪伴,其實老人更渴望被需要,沒有需要照顧的人在身邊的那些老人,因為太孤獨就不想活太長時間了,沒了被需要感就失去對生命的信念,很多老人都是因為太孤獨而結束他們生命的。

真愛是人類一直嚮往的也是最難以琢磨的感情

這部電影給出我們的一個思考問題就是倆個相愛的人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呢?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情侶都會遇到這類問題。記得有另外一部電影《愛樂之城》裡講得愛情故事是在落魄時,他們相濡以沫;當個人有了更好的發展時,他們又開始了相忘於江湖了,各自追求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這也許是人性的弱點吧?當體驗了那種相濡以沫的感情後,覺得需要去體驗相忘於江湖的生活,畢竟人的生命是有限。有些人喜歡在有限的生命裡獲得更多的體驗,從而去豐富人生完善人格。

願有情人不再相忘於江湖,而是能夠相濡以沫於江湖!

最後贊一下《南極之戀》的攝影組和演員,第一次在南極那麼冷的地方拍攝電影值得贊。演員趙又廷敬業,由偶像派直升實力派,劇組人員有職業精神。這種精神難能可貴的。

南極之戀觀後感1300字 篇4

如果有人跟你講,一個演員在方寸之間撐起了整部電影的精氣神,你一定認為這得是老戲骨,特酷的那種!這一次,還真不是。

從《致青春》裡走出來的楊子姍,估計大多數人心裡依然儲存著“玉面小飛龍”的青春活力。可我卻看過她在《天亮之前》裡分秒炸裂的演技,風塵妖冶的茉莉才是這場迷局的燈塔,指引著高野自我救贖的方向。與郭富城、郝蕾搭戲,也絲毫不減鋒芒。這樣的楊子姍,同樣帶給《南極之戀》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獨具層次和美感。

講真,《南極之戀》對於任何一個演員,都真的太考驗人物塑造力了。一個不足幾平米的小木屋,一張簡陋的床板,幾乎所有的戲,都是在這方寸之間完成的。相比於廣闊的極地雪原,楊子姍可利用的空間非常有限。但她就是這樣一個帶給人驚喜的演員,你看荊如意這個人物,從高冷到感動,而後向死而生,表面上都是淡淡的疏離,內心卻有著足夠的感染力。

電影中,楊子姍飾演的荊如意就像被困住的指揮家,用博大精深的高空物理知識指揮著吳富春,讓他的行動有目標有希望。雖然她不曾踏上茫茫雪原的征程,但她的力量卻無處不在。楊子姍用充滿智慧的冷靜,塑造了一個令人信服的女科學家,臺詞功底特別紮實。物理學常識流暢的如同日常對話,從表情到語氣,只要荊如意講完,大熒幕之外的觀眾都會特別信服。人物的感染力,在於由內而外的氣場。楊子姍提著那股子“精氣神兒”,所以荊如意如同燈塔,是活著的希望。

《南極之戀》之於楊子姍,是方寸之間的百轉千回。荊如意給了吳富春活下去的信仰,可她自己卻終究是個脆弱的姑娘。兩場情緒戲,讓荊如意這個人物愈加豐滿。

一場戲是墜機後,兩個人找到小木屋,荊如意腿骨摔斷,需要脫了褲子讓吳富春幫忙接骨。只是幾句簡單的臺詞,讓楊子姍念出了千金的重量。為了求生,她是放棄了引以為傲的清高,邀請一個自己所鄙夷的人來觸碰自己。不甘和滔天的羞恥感,從整個人的身體裡迸發出來,她的人在抖,眼淚逼在眼眶裡打著轉,雙手緊緊攥著衣角。情緒的力量,傳達的十分精準,直戳人心。故事的第一個轉折,完成得很有力量。水火不相容的兩個人,如何彼此靠近呢?是天意弄人,更是求生意志下的妥協。

另一場戲,是一場又一場災難之後的寧靜。一隻企鵝突然造訪,一向冷靜的荊如意也被萌到了,竟然為了留下企鵝當寵物而撒嬌。小女人的嬌羞感,特別明媚。或許,荊如意的一生都從未如此卸下防備的笑過,愛情讓人變得柔軟,變得溫暖,變得像個小女孩一樣。

百轉千回的荊如意,再也不是初見時冰冷帶刺的模樣。這個人物的柔弱、嬌羞、強大、可愛,一層又一層的剝落,最後只剩下向死而生的勇敢、悵然,還有真摯的愛……

楊子姍,演技格外走心,每次入坑,都被深深的帶入,久久無法從那種悵然中剝離。荊如意長眠於此了,把生的希望留給所愛;亦或是,她還活著,在歐若拉的斑斕色彩中收穫了童話般的愛情。開放式的結局,讓人悲傷,也讓人生出許多美好的期望。

南極之戀觀後感1300字 篇5

講真《南極之戀》這部電影起初期待值並不是很高,看過點映場之後後知後覺,很幸運沒有錯過這部很不錯的電影,深深被其美景和其愛情驚豔到了。看似極美的南極之地,卻是一個充滿神秘又充滿無盡危險的'地帶,而在極寒的南極唯一燃著的火苗是來自這份南極之戀。

《南極之戀》是由吳有音執導,趙又廷、楊子姍主演的作品,講述了婚慶公司老闆吳富春(趙又廷飾)和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楊子姍飾)在去南極的專機上相遇,但因為一場墜機事故,讓兩個毫無共同語言的男女在南極腹地無人區冒險生存相互依賴75天的故事。

一覽無餘的南極之地雖然美麗,但是美麗背後的荊棘又會讓之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像是玫瑰花雖芳香四溢,卻在枝幹上長滿了一身的戎裝戰—。更嚴重的是在這裡隨時都可能面臨著生命的最後一刻。吳富春和荊如意看似在社會上根本不會搭上邊的兩個人,卻在一起共同面對著未知危險的到來。是勇氣給他們帶來的勇敢,又是愛帶給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從女—角度出發,女人許多都是非常感—的一類。在影片中,如意因墜機而導致腿部骨折受傷,不能正常行走,在一望無際的極寒之地,只能依靠富春,這也便成為了形成了這段感情的小基礎。如意聽著富春每一次去找尋找救援征途的腳步,看著每一次富春回來之後的滄桑模樣,內心就算是寒—也該融化了。富春或許是掉進了—冷的海水裡,或許又是被一片茫茫白雪刺傷了眼睛迷失方向。每一次的經歷都令人心—,每一次的過程都如此驚險,慢慢的如意依賴上了這個男人,“你若活著回來,我便活著,你若不回不來,我會自行解決”。

從男—角度出發,男人需要動力,需要生活下去的理由和動力。而影片中富春所需要的,莫名之間如意給到了他,對他來說,如意好像就代表著家,每一次的征途雖說都很—苦,都很危險,但是每每想到如意心頭就會萌生一種念頭“我死了,如意怎麼辦”。在富春掉進—裂縫下面的那一段尤為記憶深刻,被裂縫困了幾天時間,苦苦找尋出口卻未果,巧合看到一條最緩最薄弱的縫隙,決心一點一點挖爬出去,誰知又遇到了雪面崩塌,生生被壓倒在—封的大雪之下,心中強烈的求生慾望怕是已經泯滅,但是燃起來的卻是一份責任,一份堅守,使他在死亡面前又絕地逢生。

《南極之戀》脫離世俗談一場戀愛,最純真最美好。沒有城市的喧譁,沒有金錢的誘惑,所擁有的只是兩個人互相的依賴和彼此的真心。一覽無餘的南極之地,極美也極其恐怖,不時緊張揪心,不時又小溫馨,而其戀情又是本片最濃墨的一筆,點燃了內心純至的愛火,更是南極最絢麗的歐羅拉之光。

南極之戀觀後感1300字 篇6

無論環境是好是壞,無論是富貴是貧賤,無論是健康還是疾病,無論你剩幾顆牙,無論你將來是不是會變成瘸子,我都會愛著你,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你願意在這世界盡頭接受我做你合法的丈夫嗎?”如果當一個男人跪在你面前說出這樣一段動容的求婚誓言,你會答應他麼?

“謝謝你!我不願意。”相信當楊子姍這樣回覆趙又廷,如果沒看過《南極之戀》的觀眾是懵逼的。電影裡楊子姍以命來詮釋愛你如生命,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原本不相干的兩個人,因為一次意外偶遇於南極,殘酷的環境和絕命的遭遇讓兩人人彼此為伴、彼此相守、相互鼓勵,一間小屋、兩個人、105個罐頭、半瓶酒、800升柴油,彼此相依為命75天,一次次的找尋科考站求生,一次次的與死亡擦肩而過,兩個人用愛彼此溫暖,上演了極地絕戀。

《南極之戀》根據導演吳有音的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對本該絕緣的男女因為一次意外事故滯留南極,在物資匱乏的極地環境中互相扶持的故事。楊子姍飾演的荊如意是一個高空物理學學霸,時不時就是一堆極其專業的術語讓趙又廷這個“土富帥”蒙圈。冰雪南極險象環生,加之斷腿,如意不得不依靠富春,在求生的不斷掙扎中,對方成為了彼此最需要的人。富春的體貼和勇敢,讓如意打開了御姐範兒高冷的心房。楊子姍依靠自己的所學給趙又廷提供理論知識支援,趙又廷憑藉體能去找尋出路,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彼此面對、相互依靠,這其實就是愛情的本能。

當生命不斷的臨近極限,如意孤獨的堅守在小屋之中,極其的考驗耐力和信念,其實這種情緒更加考驗演員的演技,因為內心的情感波動很難把握。楊子姍紮實的演技把荊如意這一人物塑造的很飽滿,從飛機墜毀前驚恐無助的神情,情緒面臨崩潰時撕心裂肺的吶喊,在絕境中堅定而倔強的眼神,短時間內就能牽動觀眾的心,深入到角色的內心,才會有身臨其境之感,這就是演員的力量。

面對生命的抉擇,楊子姍將機會留給了愛人痛訴“我要你好好活下去”,當她絕望的選擇主動放棄生命時,有無助、有願望、有憧憬,她希望富春能堅強的活下去,一種悲愴的情感在觀眾的內心深處升騰,這就是愛的偉大。

從《致青春》走紅,楊子姍的大銀幕作品不斷,《重返20歲》、《記憶大師》等影片都收穫觀眾的讚譽,到《南極之戀》這個高空物理學家,更是有大尺度露背出演,不惜以身給趙又廷取暖,愛如細雨般潤物於冰雪南極大陸。楊子姍是一個極具靈氣的演員,任何角色在她的塑造之下都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包括剛剛熱播的《紅薔薇》,也讓人看到了堅強的女性之光,這讓筆者對接下來其主演的電視劇《好久不見》、電影《路過未來》更加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