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依靠科學養活國民讀後感
“3500億公斤?就算每公斤5毛錢,那麼就是1750億元人民幣啊!”我在車上看《找準人生的北斗星》這本書裡的《依靠科學養活國民》這篇文章,當我情不自禁地大聲讀出“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畝,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相當於解決了3500萬人口的吃飯問題,確保我國以僅佔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這句話時,正開著車的爸爸也不由地提高聲音讚歎地說。我聽到爸爸算出的價值時,嚇了一跳,原來,袁隆平爺爺對我國的貢獻這麼大呀!這是多麼巨大的財富啊!
車一路開,我一路向窗外望去,我看到了窗外大片大片的稻田,我似乎看到了袁隆平爺爺正在田間忙碌和研究的畫面:他赤著腳丫,穿著一件白襯衫,脖子上圍著一條毛巾,頭戴一頂草帽,有時他低著頭一棵一棵地察看稻穗,有時他把一顆顆的稻穀剝開來觀察……雖然有那頂草帽幫他遮擋炎熱的陽光,但他還是大汗淋漓,還有幾隻討厭的蚊子在他身邊飛來飛去。可他好象一點都沒感覺,還是那樣專心致志地忙碌著。他一會緊鎖眉頭,一會兒又露出欣慰的微笑……經過多年辛勤勞作和研究,袁隆平爺爺終於培養出了雜交水稻,使得我國水稻畝產大幅提高。袁隆平爺爺以實際行動響亮地回答了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這個尖銳問題。
袁隆平爺爺用他成功的秘訣“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不懈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中國人的夢想,創造了一個奇蹟,為我國、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我還只是一個小學生,從中也深深地體會到: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都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
我也有幾顆我用辛勤汗水澆灌得來的果實,使我也嘗過夢想實現的美好。我先說一顆吧:在老師的指導下、同班六位同學的協助下,我在2006年舉辦的“中華新童謠浙江省校園詩歌朗誦表演大賽”中榮獲個人節目組唯一的一個一等獎。得獎很高興,但我和我的老師、同學們更瞭解的是獲得榮譽需要付出的辛苦和勞累——其他同學們都下課在玩了,而我們好象都沒有發覺,因為我們正專心、認真地排練;放學了,鈴聲壓過了節目的配樂,可我們就當它不存在,仍豎起耳朵合著音樂排練;在今冬杭州零下好幾度的最冷的日子裡,同學們穿上了厚厚的羽絨衣還會發出“冷!好冷!超級冷!!!”的叫聲時,我們仍冒著嚴寒排練,常常一個動作要練上幾遍甚至十幾遍,有時在室內排練時練著練著身子熱起來了,但有時我們在室外排練時卻會被凍得瑟瑟發抖,可我們仍然聚精會神地進行排練,不叫苦叫累,彷彿寒冷一詞根本不存在一樣……終於,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我還有一顆靠汗水澆灌得來的果實是這樣長成的:2006年我獲得了“北京海藍藍文化發展中心”銀獎小作家稱號,我的作文《我喜歡太陽花》也獲得第十屆海藍藍杯全國青少年作品大賽銀獎。這成績是怎樣得來的?也還是靠平時的勤勞。我愛看書,天天閱讀各類書籍,積累書中的好詞佳句,幫助我能將作文寫得生動、優美;平時常常練筆,並且常常在寫好後把文章念上一遍又一遍,“推敲推敲”,看看是否用錯詞,有無病句,修改文章,使文章通順;常常把覺得有意義的文章精讀,深入瞭解裡面的意思;背古詩也讀讀《論語》等古文……這些都是我寫出好作文的秘訣和基礎。
我從和科學家們的“神交”(閱讀科學家們的故事等)中,從我自己的一點點成長經歷中,我得出一個結論:任何成績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只有付出汗水才會獲得成功,才會實現夢想,為學校、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