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閱讀教學有哪些理念

閱讀教學有哪些理念

閱讀教學是我們一線教師的一項主要工作,隨著國家提出“倡導全民讀書,打造閱讀社會”的目標,閱讀教學在語文課程內部的重要性越來越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閱讀教學有哪些理念吧!

閱讀教學有哪些理念

一、小學閱讀教學必須以讀為本

以讀為本,必須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要充分安排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去讀書: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和美的享受。學生應該主動地讀書、自覺地讀書,該讀出畫面的時候讀出畫面,該讀出感情的時候讀出感情,該讀出見解的時候讀出見解,該讀出方法的時候讀出方法。讀出情,品出味,悟出效,習得法,啟用思,最終形成獨立閱讀能力。

以課文《西門豹》為例,故事刻畫了一個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讚揚了西門豹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品質。在教學時,老師就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反覆品讀西門豹說的每一句話,體會西門豹說話時的語氣、表情和節奏,還有他沒有說出來的話中之話。如西門豹對巫婆的話,節奏比較緩慢,語氣既不容反駁,又非常客氣。相反的,他為了要保護姑娘,使用“不行、不漂亮、不滿意”三個“不”字,鏗鏘有力。而後文中,他又用一個“麻煩”,讓巫婆給河伯送信,語氣頓時有禮貌多了。在課文教學中,學生需要透過反覆誦讀,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扮演,積極思考,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其中細緻的差別和深意,而不是老師直接灌輸知識,學習知識。

二、小學閱讀教學必須珍惜學生感悟

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

第一,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由老師代為分析,代為體驗,學生的`閱讀實踐應由學生自己來進行。

第二,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中,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併產生自己的獨特感悟。

第三,真實感悟在課堂的表現是“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個性化閱讀”,以此來激發學生彰顯個性,把閱讀的過程當成自己人生體驗的過程。

三、小學閱讀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語感為己任

葉聖陶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緊要的是訓練語感……一個人即使不預備鑑賞文藝,也得訓練語感,因為這於治事接物都有用處。為了鑑賞文藝,訓練語感更是基本的準備,有了這種準備,才可以透過文字的橋樑,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內涵的直覺領悟能力。人們對語言文字的表層理解和“言在意外”的深層理解,都需要憑藉語感。培養語感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語感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透過必要的途徑,採取一定的手段進行培養訓練才能獲得。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廣泛接觸並積累語言材料,強化語言訓練,鼓勵想象聯想,加強朗讀和誦讀方法的指導。語言教學,講究的是厚積薄發,促進語言經驗、知識向語言能力轉化,最終形成良好的語感。

以課文《小蝌蚪找媽媽》為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反覆朗讀。“蝌蚪”是生字,“媽媽”有輕聲,斷句為“小蝌蚪/找/媽媽”,這些學生大都能注意到,並能讀正確。但重點不僅是讀對,更是讀好。在朗讀中,誰重讀?誰輕讀呢?儘管學生對課文進行了預習,初知了課文大意,但一時也會把握不準。不妨設計這樣一個環節培養學生對句子語感的把握:

師:是誰找媽媽呀?

生:小蝌蚪。

師:應該怎樣讀?

生: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重讀)。

師:小蝌蚪幹什麼?

生:小蝌蚪找媽媽(“找”重讀)。

師:小蝌蚪找誰?

生:小蝌蚪找媽媽(“媽媽”重讀)。

三種個性化的朗讀,體現了對文字的三種理解,表現了三個重心。只有透過反覆練習,學生才能理解不同的重讀會導致資訊傳遞感的不同。這就是在語感培養的實踐中,從語言技巧向語言能力的轉變。

四、小學閱讀教學必須重視課外部分

課內課外,是學習的兩個部分,所謂重視課外,是指重視課內外溝通。

一是加強課內外聯絡。學生的閱讀內容不應限制在教科書內。教師可以在課前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在課中穿插閱讀相關文章,在課後開展拓展性閱讀。

二是加強校內外溝通。教師可以帶學生走出校園,參與社會實踐,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外出旅遊,豐富見聞,開拓視野,增長見識。

三是加強學科之間的融合。語文是文化的載體,閱讀材料必然包含了社會的、自然的知識,也包含了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因素,這使得閱讀教學和品德課、生活課和科學課等其它課程有了密切的聯絡。因此,閱讀教學要主動與其他學科加強聯絡,拓展學生知識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