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導語:閱讀教學,對很多老師來說都是比較有難度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希望對你有幫助!

十幾年來,不少老師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作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但收效卻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隻把自學作為一個教學環節,或者是課前佈置預習,或者是初讀課文時佈置自學,膚淺層面上的自學,收穫自然就不大了。

什麼是自學?是自主學習,還是自己學習(即獨立學習)?抑或是兼而有之?筆者以為是兼而有之,有了自主學習的精神,才能學會獨立學習,不須老師教而自己能學懂學會。因此,必須遵循新大綱所強調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把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貫穿到閱讀教學的全過程,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引導學生在不斷深入的讀書實踐中自學

學習一篇課文的過程是不斷深入的過程,歷經初讀、精讀、積累與運用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應該引導學生自學,並體現不同階段的特點。

初讀,是讀一讀全文,瞭解全文大概的意思;學一學生字詞,透過,聯絡上下文,聯絡生活經驗讀懂部分生詞的意思;讀懂課文部分內容,對讀不懂的詞句作個記號,留到精讀時再學習。初讀階段老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從課題的探索開始,也可利用相關的背景知識或課文內在的情趣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後是交代自學任務,指點自學方法。

精讀,是抓住課文的重點,針對學生理解上的難點指導學生深入學習。學生初讀時遇到困難,要在精讀時解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要在這階段深化。不少老師認為精讀階段任務重、難點多,學生難以自學,主要靠老師講解。其實,這是形而上學。精讀階段的任務,猶如樹上的果子,老師不一定要摘給學生,給學生一根竹竿或者一架梯子,學生就可以打(摘)到果子吃。對課文的重點句段,學生理解的難點分散,或者指點具體的方法步驟,學生還是基本上可以學懂的',關鍵之處,老師再來個畫龍點睛,學生就能學得很深入。

如《田忌賽馬》一文是有關人生智慧的教育,學生理解上的困難主要是:從田忌賽馬這件事可以得到什麼啟發?精讀時如果直接從難點切入,學生會感到無所適從,但若老師指點理解的方法和步驟,學生則能透過自學解決這一難點。精讀時指導自學過程如下:1.同樣的馬,兩次比賽的結果為什麼不一樣?2.孫臏的計策為什麼能取勝?計策是怎樣想出來?3.田忌賽馬這件事給你什麼啟發?1、2題逐題自學,學生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第3題則是對1、2題答案的引申,有了1、2題的思考作答為基礎,學生就能較順利答出第3題。

積累運用階段,也可以引導自學,學生自學積累和運用,積累的基本方法是熟讀成誦和摘抄詞句。精讀後,可要求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摘抄詞句下來,想一想為什麼喜歡,再把它熟記。如《五彩池》,有的學生喜歡比喻句,有的則對某個內容的描寫更為喜歡,老師可憑學生興之所致去摘抄、誦讀。

運用也是這樣,對課文中所學的詞語,少作造句之類的練習,而可提供幾個情境讓學生選擇或讓學生自己創設情境,說(寫)幾句話,用上課文中的新學的詞語。這也是自學,自己學習運用,要用的詞語是自己挑的。

二、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

合作學習是新生大綱所提倡的一種學習形式,新大綱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透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獨立見解。

新大綱所提倡的合作學習,有一個前提,即以學生的自學即讀書思考為基礎,沒有這一前提,合作學習只能流於形式;有一個重點,即鼓勵學生髮表獨立見解。因此,合作學習中的自學,是在讀書思考基礎上的更加深入的讀書與思考,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的再讀書再思考,是展現個性的自學。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能否更深入地自學,問題的設定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是學生本是模糊的認識須經過討論交流才能明確的,或者是學生本是膚淺的認識須經討論才能漸趨深刻的,或者是要鼓勵求異,匯出豐富多彩的答案,因此問題可以是就課文的疑難處出題,也可以是引導想開去的題目。如《挑山工》文中挑山工深含哲理的一段話,學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效果是不一樣,因此教學中可先分小組交流,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談感受,再在班上交流。如此一來,學生既用自己的也結合別人的經驗來理解這段話,自然深刻得多。又如《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可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圓明園要不要重修,說說理由,學生要說出個理由,就要再回到課文,讀書、思考,這是更深入的自學,帶有一點點思辨色彩的自學,創新意識也在這種自學中萌芽。

總之,自學能力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在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中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