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數學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

數學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

成功的教學不僅教會學生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學習,即,不僅要學生“學會”,而且要學生會學,要學生會獨立、主動地去獲取已有知識。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數學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希望對您有幫助。

數學閱讀是指圍繞數學問題或相關材料,以數學思維為基礎和紐帶,用數學的方法、觀念來認知、理解、汲取知識和感受數學文化的學習活動。數學教材的每一章、每一節都相當於一篇邏輯嚴謹的說明文。數學教師應成為學生閱讀教材的諮詢者和協調者,針對數學教材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符合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閱讀方法。這就需要教師給予科學的、清晰的.指導。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開發智力的鑰匙。有了興趣,學生就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進行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年齡特徵和個性特點,以教材為載體,以語言訓練為主要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可以適當地創設一些難度適當的問題情境,誘發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創設的問題要精闢而具體,要有針對性,要有適當難度,要富有啟發性,例如透過呈現與學生原有知識相矛盾的現象,設定懸念,或提供幾個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學生產生認知上的衝突,從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2)加強方法指導,掌握閱讀方法。隨著閱讀經驗的積累,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在不斷提高,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數學閱讀的方式也應有所不同:第一層次,教師先編擬提綱,讓學生在提綱的指導下閱讀教材,明白教材中的主要內容,透過閱讀達到初步認識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等目的;第二層次,由於數學教材中概念、性質、法則、公式以及解題方法、操作步驟的表述具有很高的嚴密性和邏輯性,老師要恰當地分析教材,恰到好處地在重難點及思想方法上巧妙地點撥,使學生真正地吃透教材;第三層次,重點放在設計問題或學生提出問題,加以探究與應用,從而使學生真正地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就會引導學生善於從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認識新知識,從知識系統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會貫通地深入思考,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嚴密的邏輯關係,從而提高理解的層次,增強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3)最佳化閱讀過程,提高閱讀技巧。數學閱讀的過程是一個積極的思考過程。教師應根據不同的閱讀任務和性質,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向學生提出閱讀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邊閱讀邊思考,使閱讀更有效。數學閱讀不能只是用眼瀏覽,而應是眼、口、手、腦等器官充分協同參與。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質疑。質疑的過程是學生逐步理解問題的過程,也是思維能力發展、自學能力提高的過程。質疑使學生觀察得更仔細,發現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自然思考也越來越周密深刻了。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比較。比較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使學生新舊聯絡,實現學習過程的正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目的。常用的比較方法有同中求異法和異中求同法。透過同中求異讓學生明白許多舊知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新問題:透過異中求同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問題雖然是千變萬化的,但是有很多問題有著共同的規律,有很多知識具有內在的聯絡。

(4)拓展閱讀內容,培養閱讀習慣。數學教材是數學基礎知識的載體,無疑是數學閱讀的主要內容。透過閱讀數學教材,不僅可以學習知識、探索規律、鍛鍊思維,還可以透過數學圖形和數學規律感知數學美。此外,課外數學科普讀物,包括數學史、數學學習方法、趣味數學及數學專題講座等,以及數學學習指導讀物及以初中學生為讀者物件的數學和自然科學期刊等,對於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是不可缺少的閱讀材料。拓展閱讀內容、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學生較快地提高閱讀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透過實踐和訓練來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從而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