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教學實錄
《三峽》是一篇閱讀文言文,作者以極其精煉、優美的語言飽含深情地向我們展示了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三峽教學實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上課!
班長:起立
教師:同學們好!
學生:老師好!
教師:同學們,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上有許多美不勝收的景色,其中,三峽像一顆瑰麗的明珠熠熠地閃爍著光芒。三峽美景,無限風光。三峽,以她獨特的自然景觀,豐厚的歷史沉澱,成為長江文明的華彩樂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入這個神奇的世界,共同領略這無與倫比的自然美景。
這是一篇文言文,我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瞭解了作家,掃清了文字障礙,在此基礎上,思考一下,我們還應重點掌握哪些知識呢?
學生1:這是一篇寫景的文言文,有許多優美的語句,所以我認為應該能夠流利的誦讀這篇文章。
(教師出示目標1)
學生2:能夠透過一些優美的語句感受出作者內心的思想感情,比如說對三峽美麗的自然風光的熱愛、讚美之情。
(教師出示目標2)
學生3:學習文言文首先應該先明白寫了什麼,所以我認為第一要做的是能夠準確流利地翻譯全文。
(教師出示目標3)
教師:同學們總結得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篇文章我們應該掌握的內容。
(教師用幻燈片的方式出示本文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反覆誦讀,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內容。
2、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3、領悟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美。
教師:有了目標,老師就要引領同學們進入這個神奇的世界,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從課文中領略三峽的美。
首先老師來朗讀這篇課文,請同學們小聲地和老師一起來讀,注意劃出拿不準的字詞,我們一起來訂正。
(教師配樂朗讀,學生跟讀。)
教師:這篇文章文質兼美,透過朗讀可以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請同學們看一看有沒有仍然感到困惑的字音,(稍作停頓,環視全場),如果沒有,就請同學們和著音樂自由地朗讀這篇課文。
(學生配樂自由朗讀。)
教師:同學們讀得不錯,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大聲朗讀這篇課文。
(學生配樂齊讀)
教師:透過朗讀,老師可以感受到同學們對文章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相信在我們疏通了文意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後,朗讀會更加精彩。
教師:下面請一位同學為我們朗讀一下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在朗讀請請同學們想想在朗讀這兩段文字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學生1:要讀準字音,該停頓的地方要做適當停頓
學生2:這是一篇寫景的文言散文,在朗讀時要用一種舒緩的語氣,要讀出文言文的意思來
學生3:我認為不能只用語氣,就是剛才那位同學說的舒緩的語氣,因為第二段寫的是水流的很快的意思,在讀的時候要用一種急促激昂的語氣。
教師:同學們講的很好,在朗讀文言文的時候注意了讀準字音,恰當停頓,而且還能夠根據文意將自己的感情滲透在其中,讀出文言文的韻味。我相信同學們注意了這些問題後朗讀水平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的。下面哪一位同學願意為我們朗讀一下第一、二自然段,展示一下他的朗讀的風采。
(學生舉手,和著音樂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師:讀得的確不錯,請同學們想一想這兩段寫了什麼內容?
學生:寫了三峽的山和水。
教師:能否再確切地說出是什麼時候的水?
學生:夏季的江水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參照書下的註釋看一看這兩段具體寫了什麼內容?
(教師結合書下注釋逐句翻譯這兩段內容,為學生做示範)
教師:剛才我們將第一、二自然段進行了翻譯,同學們思考一下,在這兩段中還有哪些詞語的解釋有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解答。
學生:嶂解釋為屏障還是峭壁?
教師:在古漢語中,嶂意為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高險的山,所以可以解釋為峭壁。
教師:如果沒有其他問題,請同學們注意一下,這兩段中我們應該強調一下這幾個詞的意義。
(教師板書闕曦奔)
教師:闕,這是一個通假字,學習通假字,我們的原則是通哪一個字就發哪一個字的音,解釋這個字的意義。曦,這個字原意是日光,在這裡解釋為太陽,它的詞義發生了變化,所以應著重指出。奔,奔原來的奔跑的意思,在這裡解釋為飛奔的馬,詞性由原來的'動詞變成了名詞,這種詞類活用的現象在文言文中比較普遍,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教師:疏通了這兩段文字,想同學們想一想朗讀這兩段文字應帶有怎樣的感情?(稍作停頓)我們再一起來大聲朗讀這兩段文字。
(學生和著音樂朗讀第一、二兩段。)
教師:疏通了文意,同學們的朗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請同學們自己來翻譯課文的第三、四兩段。翻譯文言文我們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螢幕。
(教師出示自學文言文要求:)
教師出示自學文言文要求:
讀一讀
想一想
看一看
議一議
說一說
評一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