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法律

走進法律聽課心得總結

走進法律聽課心得總結

一、主線明確,貫穿始終。

未經冷藏的疫苗流竄到各省市是最近的新聞熱點,梁老師本次對這個新聞進行了深入挖掘,並且以此為匯入,將整個課堂的環節連貫起來。

匯入部分“未經冷藏的疫苗會有什麼後果——你贊同這種商人逐利的手段嗎——我們應該怎樣制止這些行為”,匯出課題走進法律;中間介紹道德規則的時候,利用“疫苗事件受害兒童你是否會捐款的微信討論”匯出道德也是一種規則;“疫苗事件中羅某散佈謠言誣陷陝西某醫院”匯出醫院應使用法律處理謠言事件,說明法律也是規則之一,並且從中概括出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在法律保權益中再一次回到疫苗事件,問誰的權益需要保護,怎麼保護的;到最後法律規範作用時,問羅某的誣陷事件是否給你警醒。

從整體來看,一個新聞事件的發展也是多個方面的,我們在設計課程的時候,要全面深入地瞭解新聞,並且持續關注事件發展,還要能夠將其與課本知識聯絡起來,形成以明確案例為主線、以其他材料為輔的這樣一個大框架。這告訴我,平時要養成關注新聞的習慣,日積月累,一些合適的新聞就可以作為良好的教學素材;並且平時要善於動腦,能夠嘗試用新聞或一些事件設計教學內容。新聞的這種一例到底和臆造的例子最大的區別是更具有真實性和時效性,更能讓學生信服、讓學生感興趣、並凸顯學科特點。

二、從學生熟悉的事情和學生的生活入手,從簡單入手,從具體入手,層層遞進。

本節內容的一個大概念是規則,主要講紀律、規章、道德、法律,理論性較強。梁老師選擇學生最熟悉的校園規則作為切入點,並設定板塊一“校園尋規則”。這個部分主要設定的問題是“校園有哪些規則、規則是誰制定的、不制定這些規則行不行,會產生什麼後果”,這些問題的設定解決了規則制定的必要性這一知識點;“你父母是否需要遵守咱們學校的規則、其他學校的同學呢”這說明紀律規章只是區域性使用。這個環節的設定給我的啟示是:在備課時最先接觸到的是課本上的知識,而課本上的知識點一般是比較抽象和概括的,我們在備課時需要從生活中找出這抽象知識下的具體一點作為切口,而這一點不是隨意一點而是學生熟悉、感興趣並且有話可說的點。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自己是善於觀察生活的'有心人,其次還要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喜好。

三、問題的設定時刻圍繞學生。

比如在講道德這一規則的時候,用了微信圈討論“你是否會給疫苗受害的兒童捐款、不捐款的要受處分你贊同嗎、如果他沒捐你會怎麼想、你有捐款的經歷嗎、內心有何感受、其他同學聽到他捐款的善舉有何感受”從中得出助人為樂是美德。再問,“除了助人為樂你還能例舉出其他道德規範嗎”,“假如你曾經有機會做善事但因為一時猶豫沒有做,事後你會怎麼想”,層層設問讓大家明白道德是心中的標杆。這些設問告訴我,要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自己先理解透徹,然後選擇一個具體的點作為切入,從而引發出其他東西。

四、“本節課你有何收穫”作出總結,完了還有情感昇華部分。

之前自己上課的時候,總是把本課總結放在最後,卻忽視了情感提升這一部分,仔細想來,情感昇華很有必要,是對學生的一個情感引導,久而久之,對學生而言必然會有好的效果。非常值得借鑑和學習。

五、PPT簡潔,突出重點。

梁老師的PPT非常簡潔,字型顏色搭配各方面都給人舒服的感覺,重點突出,只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PPT上,其實字越少,越突出,對學生而言接受效果會更好,這點也要注意。

六、板塊式結構。

板塊式結構讓內容顯得清晰完整,前後連貫,而且板塊的呈現也是教學設計的思路和課程邏輯的呈現,讓觀眾更能夠抓住教學重點。

七、語言順暢,表達準確,設問得當。

在設問的時候環環相扣。設計問題的時候,思路可以靈活多變,一般我們會給出學生一些問題,讓學生去舉列子,而反過來效果或許也很好,比如,我舉出一些例子或情境,讓學生思考我該用什麼方法。這告訴我,多看課多聽課,開闊自己的思路,多動腦多聯絡,融會貫通,總結方法,這樣以後備課會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