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備文化常識
1.孩提:指2—3歲的兒童。
2.垂髫: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指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
3.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
4.黃口:十歲以下。
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
6.束髮:男子十五歲。(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7.及笄:指女子15歲。(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8.弱冠:男子二十歲。(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
9.而立:男子三十歲。(立,即“立身、立志”)
10.不惑:男子四十歲。(不惑,即“不迷惑、不糊塗”)
11.知天命:男子五十歲。
12.花甲:六十歲。
13.古稀:七十歲。
14.耄耋:八十歲。
15.鮐背之年:九十歲。
16.期頤:一百歲。
地理常識
1.九州,中國的代稱。一般指冀州、徐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中原,廣義上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3.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4.四海,指天下、全國。
5.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6.江東,指長江以東地區,古人以東為左,故又稱江左。
7.江表,長江以南地區,從中原看,地處長江之外,故稱。
8.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9.南京,又稱建康、金陵、江寧、白下等。
10.揚州,又稱廣陵、維揚。
11.杭州,又稱臨安、武林等。
12.蘇州,又稱姑蘇、平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