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微生物實驗報告

微生物實驗報告模板2篇

篇一:實驗室空氣微生物檢測

實驗室環境微生物的檢測

班級:生物工程123 姓名:趙家熙 學號:2012013409

摘要: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須環境,也是微生物藉以擴散的媒介。空氣中存在著細菌、真菌、病毒、放線菌等多種微生物粒子,這些微生物粒子是空氣汙染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實驗室中的環境是更為重要的,對微生物的要求更加的高,一個好的實驗室環境可以讓實驗結果更加的精確。本實驗透過對實驗室空氣的採集,對微生物的培養及染色觀察來證明證明實驗室環境存在微生物,也證明無菌操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實驗室環境,空氣,微生物檢測,革蘭氏染色,形態觀察

正文:

前言

實驗室空氣微生物含量多少可以反映該實驗室的空氣質量,需要測定空氣中的微生物數量和空氣汙染微生物。實驗室的空氣中微生物越少,代表在該實驗室做微生物實驗的時候誤差會小,成功率會高。本實驗以牛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培養實驗室中的微生物,利用革蘭氏染色法及顯微鏡觀察實驗室中空氣中的微生物種類及形態。

1. 材料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樣品來源

實驗室空氣

1.1.2藥品

氫氧化鈉(固體),牛肉膏,蛋白腖,瓊脂粉,Nacl。

1.1.3耗材

培養基(牛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無菌水,石棉網,電爐,酒精燈,培養皿,三角瓶,500ml燒杯,玻璃棒,超淨工作臺,Ph試紙。

1.2方法

1.2.1取樣

採集實驗室空氣樣本

1.2.2製作培養基

在500ml燒杯內加水200毫升,放入牛肉膏1.0g、蛋白腖2.0g和氯化鈉1.0g,做記號,放在火上加熱,待燒杯內各組分溶解後,加入瓊脂4.0g,不斷攪拌以免粘底。停止加熱後冷卻,加入配置的NaOH溶液調節PH值至7.2-7.5後倒入三角瓶。

1.2.3高壓滅菌

將培養皿和三角瓶用報紙及繩包裝後,利用高壓滅菌鍋將培養皿和裝有培養液的三角瓶高壓滅菌,121度維持20分鐘.

1.2.4分裝培養液及加入樣本

在超淨工作臺上將三角瓶中的培養液分裝到6個培養皿當中,等培養皿中培養液冷卻凝固,將其中三個加入實驗室中的空氣樣本,二個加入超淨工作臺空氣,一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A,實驗組B貼標籤做記號,倒置放入培養箱中培養。

1.2.5革蘭氏染色,觀察其種類,形態

將培養好的帶有微生物菌落的培養基拿出,取乾淨的載玻片於實驗臺上,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無菌蒸餾水,將接種環在火焰上燒紅,待冷卻後從斜面挑取少量菌種與玻片上的水滴混勻後,在載玻片上塗布成一均勻的薄層,塗布面不宜過大。利用高溫,手持載玻片的一端,標本向上,在酒精燈火焰外層儘快的來回透過2~3次,共約2~3秒鐘,放置待冷後,進行染色。初染:用結晶紫染色1min後水洗,吸乾。媒染:加碘液1min後水洗,吸乾。脫色:用脫色液(95%乙醇)脫色30s,水洗,吸乾。復染:用番紅

復染3min,水洗,吸乾。待標本片幹後置顯微鏡下,用低倍鏡觀察,發現目標物後用油鏡觀察,注意細菌細胞的顏色。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結果

圖1 圖2

圖3 圖4

5

圖6

2.2 分析

此次實驗實驗目的基本完成,但仍存在一些誤差。本實驗採取1個培養基無菌作為對照組,另外5個作為實驗組,3個採用實驗室空氣,2個採用超淨工作臺空氣(1)5個實驗組中,有一個培養皿沒有生長出細菌,由於倒培養基操作時培養液傾倒過少,導致無法滿足細菌生長代謝繁殖的所需能量。(2)如圖四,是培養皿中長出的細菌,經查詢,此細菌為呼吸道內的雜菌,由於操作時操作者不慎咳嗽將菌注入培養皿中。(3)如圖6 使用革蘭氏染色法,但鏡下觀察有重疊現象,製片時為徹底打散細菌。

3. 討論

本實驗除了略微操作失誤以外,其他良好,經討論,我們認為無菌操作時十分重要的,本實驗操作簡單,步驟清晰,答題沒有改動的地方,但在其中一個操作過程中,把培養皿直接放在教室中和超淨工作臺上是不可取的,導致上述分析中的

(2)失誤。我們應該更加註重無菌操作。

3. 參考文獻

[1].《公共場所空氣的微生物檢測報告》 孫豔萍

[2].《圖書館內外空氣微生物檢測及資源保護》 王伯秋

[3]. 《基礎生物學實驗技術》 主編:陳永富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2009

篇二:微生物實驗報告

微生物實驗報告

一環境中的微生物的檢測和分離純化

實驗目的:

1 學習並掌握無菌操作技術原理和方法

2 學習用稀釋塗布法分離微生物

3 認識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體會無菌操作的原理

實驗材料:

1 土樣溶液0.5ml,無菌生理鹽水

2 取液器(1000μL一支,100μL一支),培養箱,培養皿(12個),無菌有帽試管,三角瓶,無菌塗棒,接種環,1000μL無菌吸頭若干,記號筆,酒精燈,火柴,試管架

實驗步驟:

A培養基的製備(已提前製備好)

B周圍環境中的微生物的檢測,在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平板上作如下實驗

1 取三個平板,用100μL的取液器分別吸取100μL的河水、豆漿、豆奶,均勻加在三個培養基上,並用無菌玻璃塗棒塗布均勻(要多塗幾次,時間約1-2分鐘,使細菌均勻分佈)。 2 再取三個平板,三個同學分別用手指(未洗過)在培養基上塗抹幾秒鐘,一個同學對應一個平板。

3 再取一個平板,其中一個同學將手用肥皂洗過後,再在培養基上塗抹。

4 再取一個平板,開啟皿蓋,一個同學對著培養基咳嗽,使口腔中的氣流和飛沫落到培養基上。

5 再取一個平板,開啟皿蓋,在空氣中放置10min左右,關上皿蓋。

6 將上述9個平板放置在35℃的培養箱中培養24h。

C土壤中分離微生物

1 採土樣,製備土壤稀釋液(已準備好)

2 取三個平板,每個培養基上用取液器新增100μL的土壤稀釋液,並用無菌玻璃塗棒塗布均勻(要多塗幾次,時間約1-2分鐘,使細菌均勻分佈)。

3 將平板依舊放在35℃的培養箱中培養24h。

D菌落計數

培養24h後,取出培養平板,算出每個平板上的菌落數量。其中,土樣中的微生物含量可用以下式子計算

土壤中的細菌含量(個/g土壤)=菌落平均數×10×稀釋倍數

實驗結果及資料:

實驗結果如附圖。

開蓋10min 手指直接按壓

手指直接按壓手指直接按壓

1號的手指經肥皂洗後按壓對著培養基咳嗽

豆奶河水

土壤溶液土壤溶液

豆漿土壤溶液

實驗討論及感想:

1根據你對周圍環境中微生物存在的觀察,你認為無菌操作要注意什麼?

在進行無菌操作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始終在明火旁邊操作,既不能離得太遠,也不能離得太近。因為在明火旁邊可以減少空氣中的微生物進入操作器具中的機率。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讓講究飲食和生活衛生?

生活中,剩菜剩飯應該存放在冰箱內或是乾燥低溫處,儘量避免適宜微生物生長繁殖環境。

3試解釋夏天時煮好的飯如果放在鍋中保持蓋著鍋蓋不動,不容易變質,而一旦盛在碗裡飯就容易變質,如果是吃剩的剩飯就更容易變質的原因。

煮好的飯由於高溫,本身含有的微生物被殺死,保持蓋著鍋蓋不動,外界的微生物難以進入,但是一旦盛在碗裡,抑或是吃剩的剩飯,由於跟空氣直接接觸,大量微生物會在其表面生長繁殖,導致其變質。

4根據實驗結果,試從微生物的角度批駁“潔癖行為”。

完全的潔癖行為是不存在的。就算東西收拾的再幹淨,也有無數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依然停留在器具表面,無法完全清除掉,所以,“潔癖行為”是永遠無法達到的。

二固定化酵母細菌發酵啤酒實驗與酸奶製作

實驗目的:

1 瞭解固定化細胞技術的方法和意義

2 瞭解酵母發酵產生啤酒的過程

3 學習酸奶製作方法

4 瞭解純種發酵和傳統發酵在無菌操作方面的區別

實驗材料:

1 無菌滴管,無菌封口膜封好的100ml三角瓶

2 發酵培養基:100ml8%-10%的麥芽汁裝於250ml三角瓶中

3 濃度為2.5%的海藻酸鈉溶液5ml,滅菌

4 濃度為1.5%的CaCl250ml,滅菌

5 濃度為0.9%的無菌生理鹽水,5ml

6 袋裝巴氏消毒的牛奶,

7 啤酒菌種:啤酒酵母

8 酸奶菌種:市售酸奶

實驗步驟:

A固定化酵母細胞發酵啤酒

1 菌體培養:將培養了24h的新鮮斜面菌種接種於三角瓶中培養。

2 細胞固定化:在預熱至35℃的海藻酸鈉溶液中加入2ml預熱至35℃的酵母培養液,混合均勻,以無菌滴管(離液麵5cm以上,離液麵太近無法制得凝膠珠)緩慢而穩定的滴入CaCl2溶液中,即可得到直徑約為3mm左右的凝膠珠。注意無菌操作。鈣化30分鐘左右。 3 固定化細胞發酵啤酒:在無菌玻璃棒的幫助下倒掉CaCl2溶液,將生理鹽水倒入製得的固定化好的酵母細胞的瓶子中,洗一次凝膠珠,倒掉生理鹽水。將100ml發酵培養基(麥芽汁)倒入製得的固定化小球的瓶子中,用無菌封口膜封好瓶口。20-28℃靜置培養24h。注意無菌操作。

4 放置在4℃的冰箱中冷藏一段時間,品嚐啤酒。

B製作酸奶

1 取1000ml鮮奶攪拌煮沸消毒,加白糖60g攪拌溶解,乘熱分裝到乾淨無菌的.100ml三角瓶中,用無菌封口膜封好瓶口。讓其自然冷卻(冷卻中最好能搖晃三角瓶2-3次,以免乳脂結皮)。用潔淨的封口膜將三角瓶口蓋住。冷至40℃(不燙手)時,取市面上銷售的未經過滅菌的原味酸奶按5%(體積分數)比例倒入溶解好的糖的牛奶中,搖勻。

2 或直接把是受經過巴氏消毒的“無抗牛奶”分裝到乾淨無菌的100ml三角瓶中,加入6%(質量分數)白糖,搖晃確保使糖分充分溶解,取市面上銷售的未經過滅菌的原味酸奶按5%(體積分數)比例倒入溶解好糖的牛奶中,搖勻。三角瓶可用一次性紙杯或塑膠杯代替,封口膜可用白紙代替。

3 在42℃的情況下,三角瓶(紙杯或塑膠杯)靜置發酵培養6-8h(如果用紙杯盛牛奶,白紙封口,由於傳熱慢,需要發酵10-12h)。牛奶變為不流動的酸奶時,停止發酵。 4 置於4℃的冰箱中24h以上,待冷卻老熟後便得到酸奶。

5 品嚐酸奶。

實驗附圖

我製作的酸奶

實驗討論及心得

我製作的酸奶

1 談談固定化細胞技術的意義。

固定化技術就是將生物酶或細胞固定在一定的基質上。與傳統方法相比,該技術具有能多次使用菌體的特點,簡化了操作步驟。

2 試述純種發酵和傳統發酵在無菌操作方面的差異。

純種發酵對無菌操作的要求較高,因為是在成分單一的發酵基質中,僅接入一種微生物,透過對該種微生物的培養,得到純度較高的單一性產物,所以對無菌操作的要求也較高一些。

3 為何有的同學用無菌滴管把海藻酸鈣與酵母菌混合液滴加入CaCl2溶液時,未得到凝膠珠,而得到了不規則形狀的固體?

可能是在滴加的時候沒有保證逐滴加入,使得大量的混合液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不規則形狀的固體。

4 在製作酸奶時,為什麼要使用“無抗奶”作為原料?

“無抗奶”即不含抗生素的牛奶,在製備酸奶的時候,如果不使用無抗奶的話,牛奶中含有的抗生素會殺死原味酸奶中的乳酸菌,導致無法正常發酵,也就無法制成酸奶。

篇三:實驗室微生物檢測報告_

實驗室微生物檢測報告

1.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培養基 肉膏蛋白腖瓊脂平板。 1、1、2 溶液和試劑 無菌水。

1、1、3 儀器和其他用品

滅菌棉籤(裝在試管內),試管架,煤氣燈或酒精燈,記號筆和廢物缸等。

1、2 步驟和方法

1、2、1 培養基的製作 1、2、1、1 稱量

製作十二個肉高蛋白瓊脂平板,約需要稱量水200ml,蛋白腖2g,氯化鈉1g,牛肉膏0.6g,瓊脂3~4g。 1、2、1、2 熔化

按上述順序將材料分別放到一大燒杯中混合加熱至其熔化。 1、2、1、3 調節PH值

待瓊脂熔化後,調節溶液PH至7.0~7.2。 1、2、1、4 轉移滅菌

將溶液從燒杯中轉移至錐形瓶中,塞上棉塞加牛皮紙包裹後同洗淨的培養基和放有棉塞的試管一同放入高壓滅菌鍋裡,滅菌20min左右。 1、2、1、5 接種

最後,將錐形瓶中溶液在酒精燈火焰旁轉移至滅菌後的培養皿中,等待其冷卻固定後便可接種。

1、2、2 微生物的獲取和接種 1、2、2、1 編號並保留空白

將做好的十二個培養基分別編號1~12,保留其中第一個作為空白對照。 1、2、2、2 分梯度製作空氣培養基

按時間順序每隔五分鐘開啟9、10、11、12號培養基,分別是18:10,開啟9號培養基,18:16,開啟10號培養基,18:21,開啟11號培養基到18:29合上培養皿,12號培養基大約18:26開啟,9、10、12號培養基一直到實驗結束(約18:35)才合上。

1、2、2、3 接種環境中微生物

將第9號培養基開啟後使用滅菌處理後的棉棒沾一下地面,再在火焰旁在2號培養基上按一下,之後分別使用同樣的方法,用無菌棉棒獲取了實驗臺、紙幣、口腔、自來水和手指上的微生物,培養基編號分別為3、4、5、7、8五個,6號培養基直接將一根頭髮放到培養基上;在以上過程中,分別按順序開啟10、11、12三個培養基,使其均暴露於空氣中,時間從短到長分別是12、11、10、9號培養基。

1、2、3 微生物恆溫培養

將十二個培養基均放入恆溫培養箱中在37°C條件下恆溫培養兩天左右,即可進行觀察。

1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結果

表1 實驗室和環境和人體表面微生物恆溫培養結果統計表

2、2 結果分析

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地面上的微生物種類自然是最多的,而且數量龐大,其菌落表面粗糙,可見有很多無莢膜的種類存在,比較混雜;實驗臺雖然數量明顯不如地面,但其種類卻也很多,菌苔中間薄周圍厚,猜測微生物正在擴散中; 像口腔、紙幣、自來水、手指上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只是數量明顯較少,而且種類比較單一,但基本上都有乳白色的菌落,所以猜測有放線菌存在,只是暫時無法確定;而空氣中的微生物種類很多,但是數量只能說短時間內的並不多,但根據實驗時間的增長,微生物的數量也迅速的增加,可以看出我們平時所在的空氣中的微生物是非常豐富的,微生物無處不在,另外,有很多乳白色、黃色、橘黃色的菌落,所以應該有放線菌,但其他顏色的不知,在形狀上,有成環狀和放射狀的菌落猜測是因為擴散造成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