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端午節

我國端午節的由來介紹

我國端午節的由來介紹

端午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以下是我國端午的由來介紹,歡迎閱讀。

【端午節由來與相傳】

端午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的由來與相傳很多,這裡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相傳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的第二個相傳,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的第三個相傳,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相傳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為什麼掛葫蘆】

在古代先民們認為五月為“惡月”或“毒月”。五月的南方天氣已十分炎熱,雨水大量增多,山洪暴發突然而無妨。人們為了求生,便利用自然界中的葫蘆綁在身上,險中求生,這時葫蘆被稱為“腰舟”。

由於葫蘆的特殊功能,能在危急時刻救人性命,人們便對葫蘆產生了崇拜。後來演變成端午家家戶戶門上掛葫蘆的習俗。在北方即是家裡沒有葫蘆,便用剪紙剪一個葫蘆貼在大門上。

葫蘆有“福祿”之意,有收集福氣的作用。葫蘆本為藤本植物,藤蔓綿延則寓意萬代綿長。由於葫蘆的形狀與太極陰陽極為貼近,可以收納不吉之氣,易進不易出,因此在端午,民間有用葫蘆去病化煞的習慣,可將桃木八卦葫蘆掛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驅瘟、帶來好運的作用。

北京人喜歡葫蘆,因為葫蘆是“福祿”的諧音。紅色毛邊紙剪成葫蘆,裡面收進“五毒”圖案,稱為“葫蘆花”,自農曆四月末就有小販在街上叫賣了。葫蘆花據說能闢“五毒”,五月一日貼出,五月五日午時摘下扔掉,稱為“扔災”。

到底端午為什麼掛葫蘆呢?民間有四種相傳。

傳說一

關於門上掛葫蘆還有一個古老的'相傳。說在古代有一位賣油的老翁走村串鄉賣油,他這樣喊:“一葫蘆四兩,四葫蘆半斤”(注:在過去一斤為十六兩,半斤為八兩),於是,很多人為討便宜都打四葫蘆。

這時唯獨一村童只打一葫蘆,老人問他為什麼不打四葫蘆,村童說出了其中的原由,賣油老翁認為這孩子誠實,就告知他,五月五日將有大災大難,如在自家門上掛個葫蘆便可免災。

村童回家將其賣油老翁的話告母親,並如此照辦,果然在五月五日這一天避免了一場災難,從此在民間便有了五月端午門上掛葫蘆的習俗。

傳說二

據神話相傳,八仙之中的呂洞賓化作賣油郎到一山村中賣油,油價標明後任人根據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於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錢則少付。有一少年也學著別人的樣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錢。

這位少年歸家後將大家買油及自身買油情況向母親如實介紹,母親對兒子進行了嚴肅批評,並責令兒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並前去對賣油郎賠禮。呂洞賓深感其誠實,於是告訴這位少年,五月初一將有大禍降到人間,在門口掛一個葫蘆則可太平無事,躲過災難。

這位心地善良的母親急忙把這一訊息轉告鄰友,凡是聽到訊息的家家戶戶都紛紛在門眉處掛起了葫蘆。果然未過數日,一場特大山洪捲走了沒有掛葫蘆的人家,而掛葫蘆人家則是安然無恙。從此留下了端午前幾天掛葫蘆的習俗。

傳說三

也有民間傳俗,說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藥王爺下凡,見到人間毒蟲橫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裝神藥的葫蘆掛在一家門口,滅蟲降瘟,普救眾生,留下了這一習俗。

傳說四

端午這天,家家戶戶用柳枝紮成葫蘆狀,糊以紅紙,掛在門口。此俗相傳由黃巢起義演變而來。

黃巢舉兵起義的時候,相傳黃巢的兵就象當年日本鬼子進村一樣,殺人放火,啥壞事都幹,特別是見小孩就殺。就在端午這天,黃巢帶隊伍行軍路過一個村莊,見到一個村婦身上揹著一個大孩子,手上領著一個小孩子,非常驚慌地往外跑,就象逃命一樣的。

黃巢見此情景很是蹊蹺就下馬問村婦:“老夫人你跑啥啊?”“聽說黃巢的兵殺小孩啊!”村婦喘著粗氣回答,但腳步並沒有停下,黃巢又接著問:“那你怎麼還揹著大的,領著小的啊?”村婦說:“小的是我親生的,大的是別人家的。”

黃巢聞聽此言很受感動,就對這個村婦說:“你不要跑了,回去在你家的房簷下掛個黃葫蘆,黃巢的兵就不會殺你家人了。”隨後又叫衛兵給村婦一袋米。端午掛葫蘆就是這樣來的,這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