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方案設計
實踐是真理的檢驗標準,實踐增長我們的見識,為日後邁出社會墊底良好基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小學綜合實踐方案設計,希望對您有幫助。
小學綜合實踐方案設計1
一、活動背景
由於現在小學生都因為挑食的壞習慣,導致了一零食代替主食,這種壞習慣不容忽視。
二、活動的目標
活動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我們和學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動的目標:
情感目標
1. 透過合作課題小組集體探究,培養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2.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悅, 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能力目標
1.透過上網、讀書蒐集資訊,培養查詢,蒐集並簡單處理資料的能力。
2.透過與社會接觸,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活動交流中互相學習,發現,反思,改進,促進實踐能力的不斷髮展。
知識目標
1.知道小學生喜歡什麼樣的零食。
2.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為什麼零食會如此受小學生歡迎。
3.從客觀的角度認識對小學生的影響。
三、活動的物件及課時
活動物件:小學四年級學生
課時:18課時左右,每週一節。
四、活動形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查研究活動。
五、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主題生成,制定計劃,師生討論。(4課時)
1) 小學生喜歡吃什麼樣的零食;
2)一天要吃多少零食;
3)一般是在什麼時候會想吃零食;
4)為什麼小學生喜歡零食;
5)什麼樣的零食才算健康;
6)要怎麼才算科學食用零食。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分組活動,觀吃零食對學生成長的影響調查。 (4課時)
1)透過上網,去圖書館蒐集資訊等方式收集資訊;
2)採訪同學,家長,行人(老師),專家。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小組彙報,分享成果。(4課時)
1)統計,資料彙編,小組彙報,分享成果。
第四階段:彙報展示階段 (2課時)
第五階段:評價階段 (2課時)
第六階段:知識拓展。(2課時)
1,透過活動,讓學生明白吃零食對他們成長的影響,培養學生採集資訊,資料並分析的能力。 2,透過活動,提高學生團隊合作,人際交往,語言表達,綜合運用等能力,引導學生作好記錄等工作。
六、 作好活動記錄和研究工作。設計表格如下,發給小組長,負責記錄填寫。
小學綜合實踐方案設計2
一、課題的提出
備註:這個課題本來就貼近學生生活, 以播放動畫片、討論的形式來提出這個課題,學生肯定會很感興趣,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 ——動畫對小學生的影響。
背景:當今動畫片製作飛速發展,製作精美、情節精彩、語言有魅力、音樂有感召力、動感效果強的動畫片特別吸引小學生,小學生都很喜歡看動畫片,很多學生對很多動畫片耳熟能詳,對很多動畫角色崇拜至極,為什麼小學生特別喜歡看動畫片?因為這是一個接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也正是一個很好的綜合實踐課題。
我們準備這樣來引導學生開展這個課題的研究,在綜合實踐課上,我們先播放很多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片段給學生看,然後問學生你們喜歡嗎?你們還喜歡那些動畫片?為什麼?激發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思考。然後建議:我們以《小學生與動畫片?》為題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好嗎?探究動畫片為什麼這樣吸引我們,它對我們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二、設計理念:
1.體現學生個性化的特點。這次主題的選擇,完全是學生喜歡的,在活動中,讓學生們自己去收集,自己去表演,自己去展現。由於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喜好不同,性別不同,在這個主題活動中,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點,多方位的展現自己的風采。
2.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本著以學生為研究主體的原則展開,如一開始我們和學生一起制定活動目標和討論確定探究的方向和方法等,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拉進了學生與探究主題的距離。
3.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辨別是非的能力,合作進取的能力,社會交際和言語表達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等等;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還體驗了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三、活動的目標
活動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我們和學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動的目標:
情感目標
1.透過合作課題小組的集體探究,培養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2.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悅, 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能力目標
1.透過上網、去圖書館蒐集資訊,培養查詢、蒐集並簡單處理資料的能力。
2.透過與社會接觸、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活動交流中互相學習、發現、反思、改進,促進實踐能力的不斷髮展。
知識目標
1.知道小學生喜歡什麼樣的動畫片
2.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為什麼動畫片吸引小學生
3.從客觀的角度認識動畫片對小學生的影響
三、活動的物件及課時
活動物件:小學四年級學生
課時:15課時左右
備註:課時的操作方式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實施指南為依據,課時與其他學科打通既可以縮短整個活動延續時間還可以實現學科間整和。
課時採取彈性課時制,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每週2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根據實際需要還可以與其他學科(如口語交際課、品生課等)打通使用。
四.注意事項
1.開展考察或其他活動時,要引導學生事先寫好行動計劃書,設計好調查問卷,準備收集資料的相應工具,如筆記本、照相機等。
2.教師事先要了解學生外出活動的時間、地點、活動內容,並爭取家長的支援,教案《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 ——動畫對小學生的影響》。
3。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蒐集、處理資訊,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4.在活動進行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髮揮創造性,不要過多地干涉學生的活動,更不能用自己的觀點去影響學生。教師應將自己定位於學生的合作伙伴。
5.在進行總結評價時,不要過分關注結果,而應注重學生的體驗與感受。
五、活動形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查研究活動。
六、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主題生成 制定計劃 (2課時)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分組活動 看動畫片對學生成長的影響調查 (4課時)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小組彙報 分享成果 (4課時)
第四階段:彙報展示階段 (1課時)
第五階段:評價階段 (1課時)
八、活動實施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自由組合 制定計劃
具體目標:確定子課題,建立研究小組;撰寫研究方案,準備實施。
活動時間:課內2課時
1、 討論定探究方向和方法
組織學生討論為什麼喜歡看動畫片?喜歡看動畫片好不好?看動畫片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影響?讓學生在討論中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 在這裡要引導學生思考在遇到問題時除了問老師、家長外怎樣自己找答案,用什麼方法(讓學生說),然後老師總結學生說的方法。
2、圍繞主題,展開討論,生成子課題研究內容,歸納如下:
1)小學生喜歡看什麼樣的動畫片
2)看動畫片對我們好的方面
3)看動畫片對我們不好的方面
4)為什麼小學生喜歡動畫片
3、建立子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1)、在老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根據途徑的不同,分成三大組:採訪組、考察組、網路組。)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子課題研究方案。(教師參與其中進行指導,但以學生意願為主,不必過細,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掌握。)
4、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師生共同評議,完善方案。
注意事項:
一般收集資料的方法有上網、圖書館或書店看書、採訪(同學、家長、路人、專家等)可能學生還會想到其它的方法,這時老師要對這些方法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老師預期審視學生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給學生提出來,讓學生在活動中注意。學生在收集資料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上網搜尋的技巧問題、採訪時有要注意的事項(如採訪前準備好本次採訪的問題,衣著整潔,有禮貌)、採訪專家要在老師的帶領下等。
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研究探究方法和具體措施。這裡由學生自己活動,老師已經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前給學生提出。但是在學生活動過程中老師還是要審視學生的方法是否可行。
1)透過上網、去圖書館蒐集資訊等方式收集資訊
2)採訪同學、家長、行人(老師)、專家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分組活動 看動畫片對學生成長的影響調查
一.具體目標
1、透過活動,讓學生明白看動畫片對他們成長的影響,培養學生採集資訊、資料並分析的能力。
2、透過活動,提高學生團隊合作、人際交往、語言表達、綜合運用等能力,引導學生作好記錄等工作。
二.研究形式1、 調查、訪談2、 統計、資料彙編
活動時間:課外1——2周
三.活動過程:
1、分組蒐集,確定蒐集的內容。各“研究小組”分頭行動,透過上網、查閱書籍、調查、訪問他人、明白看動畫片對他們成長的影響,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家長、老師一起探討、研究。
採訪組:小學生喜歡看什麼樣的動畫片
考察組:看動畫片對我們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
網路組:為什麼小學生喜歡動畫片
2、作好活動記錄和研究工作。設計表格如下,發給小組長,負責記錄填寫。
活動內容
活動方式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參加人員
活動經過
備註
整理。各“研究小組”對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及過程進行整理,並填寫“走訪記錄”、
各小組分工協作在收集資訊之後各組將收集到的資訊彙總,整理
四、活動指導:
(1)、開展考察或其他活動時,要事先寫好行動計劃書,設計好調查問卷,準備收集資料的相應工具,如筆記本、照相機等。
(2)、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資料,鼓勵學生在活動中要運用上網、訪問、調查、觀察等多種方法蒐集、處理資訊,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3)、指導學生調查研究要客觀真實,不能弄虛作假,提高研究的真實性。
(4)、指導學生注意活動安全問題。課外外出活動,必須先徵得教師和家長的同意,告知具體的活動地點。
(5)、引導學生克服實踐活動中的心理和技能障礙,提高學生交際、口語等能力。
(6)、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過程的碰到的困難,鼓勵學生開動腦筋靈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