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語文課文《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

草原對於江南水鄉的學生來說是相當陌生的,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感悟到草原之美,並進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教學伊始,我先讓孩子們在我的配樂朗讀中無拘無束地想象草原景象,然後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一段優美的草原風光圖片。這兩次感知,一虛一實,前者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廣闊的想像空間,讓學生透過傾聽老師的誦讀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每個學生都可以產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經驗之上的獨特感受;後者給學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圖景,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彌補了因地域差異、經驗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學生想像的缺憾。這樣虛實結合,兩次感知,層次分明,幫助學生自己用心參與,逐步構建起草原的印象,縮短了草原和學生的距離。

貼近了草原,再要求學生透過朗讀體會出草原的美麗和熱鬧就不再是個難點。《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是呀,從低年級就應該開始訓練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因此,這節課我就試著做了,結果讓我收到了一份喜悅!如指導朗讀“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我引導:“讀了這句話,小朋友似乎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的學生說:“我看到美麗的'花兒醒了!”有的說:“草兒也醒了,伸了伸懶腰!”有的說:“我聽見羊兒在羊圈裡咩咩地叫著!”還有的說:“牛兒馬兒也醒了,牧民們甩著鞭子準備去放牧。”……孩子們真棒,真正體會到醒來後的草原熱鬧的情景,我趕緊趁熱打鐵:“是呀,那你就讀讀你眼中剛醒來的草原吧!”孩子們自然把“醒來了”讀得各有各的特色!再如,當讀“一隻只羊兒湧出了圈門,蹦跳著奔向無邊的草原”這一句時時,孩子們好象知道該怎麼讀了,我說,當你讀這句話時,就把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讀出來就行,練了一會,他們(包括中下生)讀得還令我滿意。問起他們為什麼這樣讀時,他們興奮極了,爭先恐後地舉起了小手,“我看見羊兒都往外擠,咩咩地叫,我知道小羊高興,就這樣讀了!”“我想,羊兒一個晚上沒吃東西了,肚子早就餓了,現在一定急著出圈門,到大草原上去吃鮮嫩可口的小草。”“我看見大草原了,小羊撒歡往外跑!”幾個學生說完,真的象小羊一樣,擠出教室門外,嘴裡還咩咩地叫著!

教完了這一課,我感受頗深:孩子們的閱讀能力真是不可低估!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還會繼續嘗試放手,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