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課文春筍教學實錄

課文春筍教學實錄

本課是蘇教版語文第二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透過學生的朗讀和表演,使其感悟春筍不拍困難、快樂生長的生命狀態,並學習春筍這種頑強拼搏、樂觀向上的精神。

一、課文匯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都見過竹子嗎?

生:見過,它直直的,翠綠翠綠的。

生:它很挺拔。

師:對極了,翠竹傲然挺立從不向誰彎腰,被人們譽為植物四君子之一。那麼,你們見過它小時候的樣子嗎?

生:沒有。

師:我們今天就和春筍娃娃來一次親密接觸。(板書:春筍)

“春”和“筍”都是前鼻音,哪位小朋友來試著拼一拼,讀一讀?

生:ch---ūn 春 s-ǔ n筍 春筍;師:讀得標準極了,你能領著大家再讀一讀嗎?(其他學生跟讀兩遍)

師:(解題)春筍是竹類的嫩莖芽,春天開始生長。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1師:小朋友們先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這篇課文,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師:我們來聽一聽錄音機老師是怎麼讀這篇課文的。聽一聽,我們也能讀得和他一樣好。

師:我們再聽一遍,這一次我們可以跟著小聲的朗讀(生小聲跟讀,接受語言氛圍和節奏的感染)

師:大家再讀給自己聽聽,一定比第一次讀得更好。

(生自由朗讀)

師:老師聽到了,有的小朋友讀得很投入,好像自己就是春筍娃娃似的。春筍娃娃們,你們知道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麼?

生齊聲:兩個。

師:誰來給大家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生朗讀)。

生:有問題。一名學生脫口而出,隨即又舉起了右手:“老師,他剛剛讀的有一點點問題,這一句:一個個從地裡冒了出來的“來”是輕聲,他讀成了二聲。”

師:哦,你聽的好認真啊,真是個細心的春筍娃娃呀。

2師:大家從第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些什麼呢?

生:春筍是春天開始生長的。

生:春筍長在泥土裡。

生:春筍原來是睡著的。

師:是啊,春雷響過,春雨沙沙地飄落下來,滋潤了萬物,春筍受到春雨的滋潤,一個一個破土而出。有一句成語叫做“雨後春筍”,就是形容出現的又多又快。

3師:大家一起再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看著春筍醒來之後他是怎麼出來的,劃出其中描寫動作的詞。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生:喚醒——衝破——掀翻——冒

師:這呀就是春筍破土而出的過程。讀讀這幾個詞語,大家想想春筍鑽出地面容易不容易啊?

生:不容易。

師:冒就是站起來,掀翻就是偏著頭頭使勁的一頂,這幾句說明了春筍衝破泥土,勢不可擋的氣勢和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

4師:大家試著做做動作來體會一下。現在你們這些睡著的小春筍娃娃可要被春雷喚醒了……

(學生立刻明白要做動作表演了,興奮地趴在桌子上,作熟睡狀。)

(師作轟鳴聲,朗讀課文,學生配合表演第一自然段。)

師:大家表演的生動極了!你們再看看第一自然段,想想怎麼一步一步把它表演的更完美,一分鐘後試著邊背邊表演。

(一分鐘之後,學生一邊背誦一邊表演春筍破土而出的情景。)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1師:春筍頑強地衝破了泥土之後又怎麼樣了呢?小朋友們一起讀第二自然段。

師:哪位小朋友知道“裹”是什麼意思呢?

生:…….

師:想想我們去年學過的一篇課文《秋姑娘的.信》,裡面有“小朋友們給小樹裹上了厚厚的棉衣”一句。

生:我知道了,裹就是纏得很緊的意思。

師:真聰明,裹說明春筍的衣服穿得很緊,一點也不寬鬆。

2師:說春筍像嫩生生的娃娃,那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生:水嫩嫩的;

生:水靈靈的;

生:白白胖胖的。

師:說的真好,就像剛出生的水嫩嫩的胖娃娃。這也表現了大家都非常喜愛這些春筍娃娃。

3師:這麼可愛的春筍它們又做了些什麼事呢?找出描寫它們動作的詞。

生:迎著,笑,長。

師:它們迎著春風,仰起臉兒,燦爛地微笑著接受陽光的溫暖,在春雨的滋潤下茁壯的成長。

(部分學生情不自禁的仰邁著臉兒甜甜地笑著……)

師:第三句:一節,一節,又一節,說明了什麼?

生:說明春筍是一節一節的長,不是一下子長出來的。

師:答對了,加十分。

師:向上向上再向上呢?

生:不停地長。

師:也加十分。(獎勵一個春筍娃娃)

4師:有沒有哪些同學願意根據這些詞語試著做做動作?(裹—迎著—一節一節—向上—再向上)

(指名朗讀,請四五名學生到前面做動作)

師:大家真棒!表演得生動極了!這一次,會背的同學邊背邊表演,不太熟悉的可以拿著書邊看邊表演。

生背誦(朗讀)表演。

5師:從這篇課文裡,我們知道了春筍有什麼樣的精神?

生:頑強的精神。

生:不怕困難的精神。

師:真了不起,把老師想告訴你們的都說出來了。

師:你們也都是一棵棵不怕困難,頑強向上的小春筍……現在大家一邊背誦課文,一遍表演,把你們破土而出的衝勁和快樂生長的狀態表現出來。

(生背誦全文、進行表演,聲音堅定有力,他們蹲在過道里,鑽出桌面,有的還拿書做道具充當石塊,微笑著弓著身子一點一點地站直,再踮起腳尖向上向上再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