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翩然於古詩的鳥兒節選》閱讀及答案

《翩然於古詩的鳥兒(節選)》閱讀及答案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問題。(15分)

春來的時候,百花競妍,百鳥爭鳴,麗日和風中,總能讓人換個心情。

只是鳥兒不多了,百鳥爭鳴的景象只是一個概念了,只有公園可以感覺到。鳥們都去了哪裡?應該是歸入山林了。年代不同了,人多了,城區多了,鄉村也就少了,綠樹也就少了。即使在鄉村,也難見“翩翩新燕來,雙雙入我廬”的好事情。

翻看古詩的時候,鳥兒無處不在。“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於被窩中伸懶腰時,鳥兒鳴唱得何等歡快;“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久病初起的謝靈運因為鳥兒的鳴唱,忘記了官場的失意。“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一貫喜景的王維畫了一幅寫意。看到這樣的詩景,有時會讓我羨慕古人的生活,發一些不合實際的奇想。

古人寫景中帶鳥的詩,多半都與黃鶯有關。黃鶯不大,但很招人喜歡,尤其它悠揚婉轉的鳴叫。這是在動物園裡觀賞時聽到的。野外是否見過它,已不大記得。小時生活在鄉村,“綠樹連村岸,黃花入麥稀”以及“朝來庭樹有鳴禽,紅綠扶春上遠林”的景色是能夠經常看到的。樹上和屋簷下到處都能見到鳥窩。那些鳥不太名貴,一般是烏鴉和麻雀。那時常與這些鳥搗亂,不是用彈弓射就是搭個人梯去屋簷下去掏。我掏過麻雀窩。麻雀較傻,做的窩容易被人發覺,有時從窗下過,就能聽到屋簷下牆洞裡雛鳥的叫聲。約了夥伴,踩著肩膀上去,伸手就能掏出還沒長出羽毛的小鳥來,鳥媽媽在不遠處直叫,乾著急沒辦法。有時我們把鳥還放回去,想等長大些再掏出來養著,過一段時間再去看,那幾只雛鳥早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而在古時,不管哪個朝代的詩人都用筆描寫了這種美麗動人的鳥兒。像王維的“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白居易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等等都成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鄭州近來有個怪現象,沿金水大道的樹上不知從何處飛來了成千上萬只白鷺。開始誰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鳥,後來才知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白鷺,因為樹的緣故,很難看到白鷺展翅上青天,卻時時感到它的襲擾,它們排洩的帶有油性的便粒,往往直落而下,濺得人身上,車上白斑點點。為此報紙上曾展開了讓白鷺是去是留的討論。白鷺們依然在枝頭上繁衍生息,照樣隨意排洩糞便。而人們生氣也只是生氣,還是理解原諒了他們。和五六十年代的.打鳥運動相比,真是了不起的進步。

但是為什麼白鷺不戀青山綠水,而要何以棲身這煩亂的鬧市?至今也是個謎。白鷺飛起來好看,叫起來並不好聽。如果這條有名的大街上不是千萬只白鷺而是黃鶯兒,那該是何等景緻呢?杜甫、王維再來了,又會為鄭州留下千古絕唱了。

現在,人們環保意識增強了,多年後,也許“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的景象會隨處可見。大自然的景象是為人的,也是人為的。

——選自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中國精短美文100篇》

小題1:說說作者以“翩然於古詩的鳥兒”為文章標題有什麼作用?(3分)

小題2:文中作者寫了不高貴的烏鴉、麻雀有什麼目的?(3分)

小題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句中“鳴”有什麼妙處?(3分)

小題4:聯絡全文,分析“大自然的景象是為人的,也是人為的”的含義。(3分)

小題5:作者借“鳥兒”抒發了怎樣的情感?(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作者是強調鳥兒曾在古詩裡出現過,說明古時候生態能夠得持平衡,反襯出現在的自然生態環境較差。

小題1:透過對比,讓讀者感受到我們的生活中有鳥兒存在的樂趣和美好,從而引發人們對生態環境惡化的反思。

小題1:“鳴”字寫出了鳥聲的婉轉,讓人想起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樹上沒有黃鸝的歌聲和舞蹈?在繁枝茂葉的搖動中,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美麗。

小題1:人類既可以成為大自然的創造者、守護者和受益者,同時人類為了自身、眼前的利益又成為大自然的破壞者。

小題1:人與自然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