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二年級語文課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材理解

二年級語文課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材理解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透過看圖和學文,瞭解葫蘆的葉子與果實的關係。

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篇看圖學文。講一個人種葫蘆,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蘆,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最後葫蘆都落了。本課有四幅圖,分別有四段話與之對應:第一幅圖畫的是葫蘆藤上長滿綠葉,還結了幾個小葫蘆。種葫蘆的人站在葫蘆架前,看著可愛的小葫蘆非常高興。第二幅圖畫的是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他不在乎,眼睛只盯著葫蘆。第三幅圖畫的是鄰居勸他治蟲,種葫蘆的人不聽勸告,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第四幅圖畫的是小葫蘆變黃了,都落了。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瞭解植物的葉子與它的果實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葫蘆或葫蘆的'圖片、投影片。

2課前讓學生收集葫蘆的實物或圖片。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中,“蘆、鄰”的聲母是邊音,“蘆”在這裡應讀輕聲,“治”的聲母是翹舌音,“鄰”的韻母是前鼻音,“盯”的韻母是後鼻音,要重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會認的字也要能讀準字音。

隨生字“居”的學習,認識偏旁“屍”。

“掛”,可用熟字“蛙”換偏旁的方法識記。

2寫字教學。

讓學生注意觀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幫助寫好字。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

掛:左窄右寬,右邊的“圭”由兩個“土”字組成。右上邊“土”字的第二橫要長一些。

些:上面“此”要佔田字格的三分之二,且左右兩部分寬窄要相等。

鄰:左邊“令”字的“捺”要改為“點”。

感:上下結構,上面的“鹹”不要寫得過長。

(三)詞句教學

第一段,可以讓學生自己朗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講什麼內容,然後藉助第一幅圖畫或投影片,指導學生觀察圖中葫蘆的藤、葉、果實的樣子。對照課文理解“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使學生知道,葫蘆藤上能結出小葫蘆,跟長滿了綠葉有關係。因為葉子能製造充分的養料,莖葉長得好,才能開花結果。理解“掛”可用換詞比較法,把“掛”與“長、結”比較,體會用“掛”很形象:葫蘆的柄長,從藤上垂下來,就像掛在那裡一樣。

第二段,可以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領會種葫蘆的人心裡想的和自言自語的話。重點體會“有幾個蟲子怕什麼!”這句話的意思:種葫蘆的人只看到小葫蘆,一心只想小葫蘆快長,至於葉子上的蟲子他毫不在意。

第三段,可以抓住“奇怪”一詞進行討論:“那個人為什麼會對治葉子上的蟲子感到奇怪?”因為他一心想著的是葫蘆,因為他不懂葉子與葫蘆的關係,因為他覺得鄰居對他的勸告是不必要的擔憂——我要的是葫蘆,你怎麼勸我治葉子上的蟲?再透過朗讀,讓學生了解到鄰居與種葫蘆的人,他們在對待葫蘆葉子長了蟲的態度是不同的:一個說要治,一個說不用治。

第四段,採用看圖或多媒體演示,結合課文朗讀體會“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並引導學生聯絡上文思考,由於種葫蘆的人不懂葉子和果實的關係,又不聽別人勸告,結果他一心想要的葫蘆終究沒有得到。因為葉子被蟲子吃光後,不能給葫蘆輸送營養,葫蘆只能慢慢地變黃,落掉。這都是沒有及時治蟲造成的。

(四)朗讀指導

這篇課文語言樸實,用詞準確,既有描述,又有對話,是一篇朗讀的好材料。可用自讀、對讀、輪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重點體會並讀好以下幾個地方:種葫蘆的人看見小葫蘆掛在藤上的高興心情;葉子上長了一些蚜蟲,他卻只“盯”著小葫蘆時心裡所想的話以及他自言自語所說的話;鄰居勸他治蟲時的對話。

(五)練習提示

課後練習第三題是讓學生給詞語加上修飾成分。學生可以用課文中的詞語,也可以填不是本課所學的詞語。填好後讀一讀,學生之間可以交流。

課後練習第四題可在學習課文時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朗讀和體會。透過讀句子,讓學生了解可以用不同的語氣(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讓學生透過對反問句、陳述句、感嘆句不同語氣的朗讀,自己體會到:雖然每組句子表達的意思相同,但表達的情感卻不一樣。反問句和感嘆句表達的情感比陳述句要強烈些。

(六)擴充套件活動

1如果課文有第五幅圖、第五自然段,該怎麼畫、怎麼寫?

2續編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編好故事以後,說給同桌聽一聽。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出示實物,引出課題。

出示葫蘆,問:誰知道這是什麼?我們今天要學的新課,就是與葫蘆有關的故事。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二)看圖,學文。

學第一段從整體入手,看圖讀課文後,讓學生說說葫蘆的生長過程。學生回答之後,教師啟發學生思考:小葫蘆這麼可愛和“長滿了綠葉”有關係沒有?讓學生了解葫蘆的葉子與果實的內在關係。學了第一段,可以直接學習第四段。透過看圖學文,思考:那麼可愛的小葫蘆怎麼會變黃、都落了?以此激勵學生去探究原因,自然進入第二、三段的學習。可以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共同討論的方式,探究出那個人錯在哪裡。最後可以說說學習了這篇課文,有些什麼體會。

(三)進行識字、寫字教學。

利用已有的識字知識分析記憶字形,有重點地指導生字的讀音和書寫。

(四)完成課後練習。

(五)進行擴充套件活動。

讓學生思考: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他會想些什麼?想好之後可以同桌或分組交流。也可以假設種葫蘆的人第二年又種了一棵葫蘆,讓學生編一個故事講給同學聽。

五、參考資料

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開白色花。果實因品種不同而多樣,大致中間細,上、下部膨大,像大小兩隻連在一起的球。嫩時可食用,幹老後可做容器或供觀賞。葫蘆,也指這種植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