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古詩詞教學雜談

古詩詞三首教學雜談

〖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與發展·因勢利導,促進發展·開拓思路,培養探究問題的能力

求知慾是從問題開始的。在探索研究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親身參與研究,會從中獲得相關的諸多知識,從而給學生以主動探究、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使之逐步形成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清平樂·村居》一文時,有學生對無賴一詞的理解產生了疑問,許多學生說小兒空閒,不幹事,不成器。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答案,則學生的觀察與思維的能力就得不到訓練與提高。此時,教師讓學生來給有關的畫面配解說詞,並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畫面,體會無賴的正確含義。學生在觀察中討論發現,小兒趴在地上邊剝蓮蓬邊品嚐的神態是多麼的可愛啊!哦,原來無賴在這兒是年幼頑皮的意思啊!並體會出詩人對小兒的喜愛之情,而並無貶義。就這樣,學生在親身研究中開拓了思路,獲得了相關的知識,從而在主動探究中逐步培養了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古詩教學詩意盎然· 把握詩意講解的度·對古詩的整體把握、融會貫通應注意點撥,引導自悟

齡前 古詩的整體把握重在瞭解詩序、結構、表達等多方面的特色,並不同於熟背全詩翻譯。如同唱歌,會唱出每個音符並不一定就能傳神,需要將其旋律、情感起伏、華彩樂段自如表現才會有繞樑三日的回味。教師在教學古詩時需要找到埋於詩中的線,才有利於學生串起粒粒珠貝。竇桂梅老師在教學《清平樂·村居》時,先讓學生感受並描述一幅幅畫面,再借助溪把畫面連起來,讓詩人領著讀者去村子中走去看。詩詞畫面的分合,實際上是帶著學生在反覆涵詠,整合頭腦中的情境。在情境中,學生不僅能讀懂詩詞,更能體會到詩詞獨特的韻味。

〖量體裁文 因材施教·嘗試之二:查詢替換·字的辨析

教學《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時,有學生把臥剝蓮蓬理解為俯下身子,我引導他看插圖,學生豁然明白,應解釋成伏下身子。我繼續讓學生對這兩個音近形異的字辨析,如果不參照插圖,究竟哪一個字更合適?很快,學生爭鳴出了伏,能形象的體現小兒的天真、可愛。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導語妙用·創設情境、自然匯入

一堂課就是一次演出,演員是老師,觀眾是學生。演出中,匯入新課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讓你的觀眾被你的臺詞所吸引, 併產生共鳴,這就需要創設情境。創設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語言把某個場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繪出來,使學生透過聯想與想象,獲得生動鮮明的感受。

我曾經在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清平樂·村居》一詩時先隨著悠揚舒緩的音樂,欣賞幾幅功力非凡的國畫。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告別了都市的高樓大廈、喧囂與繁華,今天我們將一同去感受美好的鄉間生活。接著給學生播放課件:一組國畫,加上老師委婉動聽的敘述:國畫是我國傳統的繪畫藝術,它講究用墨的濃淡,線條的疏密,有時它還留有許多空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國畫上一般還題上字,蓋上印章,使之成為一幅完美之作。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播放課件:村居圖)下面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畫的內容,展示在學生眼前的是一幅寧靜、閒適的鄉村風景圖,圖上雅緻、清新的田園生活.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學生屏息凝視,從那專注的眼神看出他們已經沉浸在畫面所描繪的情景之中。不難看出,學生已經完全進入了詩詞所描寫的意境。

古詩詞的教學由於作者寫作時間的特殊性,在教學中,首先應根據詩詞所表達的不同意境來設計不同的導語或情境,使學生很快與詩詞所描繪的.意境產生一種和諧的心向,這樣也有助於他們展開想象,感情的昇華。設計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學導語,是培植審美心境的第一步。而導語的情緒色彩應和詩詞的情感色彩聲氣暗通。

〖小學古詩文教學困惑與對策·我們的探索·探索古詩文課堂教學,讓學生入情入境,走進古詩·將創新引入古詩教學·將古詩改寫成小故事

有些古詩文字身就是一幅圖,圖中描寫著一個動聽、美妙的故事。像我們剛剛學過的詞《清平樂·村居》,詞的第二節大二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就是一幅很美的鄉村生活圖,課堂上我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他們觀察課文的插圖,從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入手,大膽拓展開來去想象圖畫上面以及背後的故事,課堂上我點名一兩名學生口頭說故事,全班同學點評,在這個引導的基礎上,再將這個題目以小作文的形式進行佈置,從作業情況來看,各有特色,效果非常不錯。

〖淺議教後記·記學生理解

學生的理解對於學習語文至關重要,語文著重要培養學生的理解與習作能力。在課堂上,我總是耐心地聽學生對於問題的理解,有一次我在教《清平樂·村居》時,朗讀到最後一句話時溪頭臥剝蓮蓬,有同學舉手說:老師,你讀錯了,bāo應讀第一聲,pèng應讀輕聲。他還振振有詞,磁帶上也是這樣讀的。我覺得這個理解提得很好,並把它記了下來。回到辦公室和同事商量,他們有的對此不屑一顧,有的在議論紛紛。還是組長有辦法,他提出:bāo 應讀第一聲,蓬應從詞的平仄要求來看,也應該是讀第二聲,而非輕聲。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是培養認真閱讀習慣的需要·學生要透徹理解文章

語言是記錄思相想的載體,是物化了的思想,而文字又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小學語文課文大多是生動的情境或豐富曲折的故事,或動人心絃的場面,或包含著耐人尋味的意蘊。對文章的朗讀,就是將語言文字還原成形象的生活,再現文中的情境與圖景,思想與內內涵。

為了達到這樣一種朗讀的境界,就有必要讓學生對朗讀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透過還原與再造,讓學生的眼前,展現由文字所描繪的人、物、景等等,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的情境,以形象的過程演繹文字的內容。可以讓學生透過已有的生活經驗,把自己經歷過的或體驗的情境與文字聯絡起來,形成形象,或是透過文字在進行豐富的想象,或透過多媒體的輔助等,當讀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時,便讓學生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學生讀著讀著就會入情入境,還可以利用一段音樂,調動學生的想象與聯想,如《清平樂·村居》在匯入課題時,讓學生先聽一首很舒緩恬適的音樂,然後再問學生:從音樂中能聽到什麼?這樣做,學生對田園生活有一種初步的感受,所以在初讀時也能讀得有聲有色。對於朗讀來說,是一種非常有利的條件,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朗讀,學生會更加容易地進入境界,更容易達到朗讀的要求。

〖中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要培養那些學習習慣·在讀詩(詞)句,曉詩(詞)意中讓釋、換、猜、調、補成為習慣

試看新課改下古詩詞教學對詩(詞)句的理解,不管是名師課堂,還是一線教師的普通課堂,大都利用多媒體、註釋等粗知大意,不求直譯(古今詞義對譯)。長期這樣教學,何談翻譯古詩詞、理解古詩詞的能力?在中高年級古詩詞教學中要堅持訓練學生用釋、換、猜、調、補的學習方法直譯古詩詞,讓其成為學習習慣,終身受用。

1、釋──看註釋:

這是學習古詩文的常用方法。在教學中我們要時時提醒學生利用這一學習資源,直譯詩句。

2、換──古今詞對換:

如我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牧童》一詩,理解草鋪橫野六七里中的鋪時,我先讓學生,學生找到詞條把東西展開或鋪平,聯絡詩句大致理解意思後,再讓學生給鋪組詞,學生很快想到了鋪天蓋地(把古代漢語中的單音節詞鋪換成了現代漢語的多音節詞鋪天蓋地),一下子就理解了草長得茂盛,草野遼闊的意境。

3、猜──聯絡上下文推測古詩(詞)中詞語的含義:

如我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清平樂·村居》這首詞,理解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中的臥時,我讓學生聯絡上下文推測其含義,有的說是躺,有的說是趴,雙方爭持不下。於是,我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展開辯論,結果是既可解釋為躺,也可解釋為趴,兩個意思都表現了兒童天真、頑皮的天性。

4、調──調換順序:

即古詩詞句中的詞序有時與現代漢語語句的敘述順序不同,需要調換才能正確直譯。如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牧童》一詩,理解笛弄晚風三四聲時,應調換為晚風笛弄三四聲,翻譯為晚風中牧童吹笛嬉戲,不時傳來悠揚的笛聲,笛聲時續時斷。

〖中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要培養那些學習習慣·在尋詩(詞)眼,悟詩(詞)情中讓尋、想、悟、誦成為習慣

這是古詩詞教學的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教師要在學生理解詩詞句子意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全詩(詞)尋找詩(詞)眼,緊扣詩(詞)眼想象詩(詞)的意境,體會詩詞理與情,在正確、流利地朗讀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誦、背誦全詩。如我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中《舟過安仁》一詩,(透過知詩人,解詩題;讀詩句,曉詩意的學習,理解了詩句意思後)到最後一步找詩眼,悟詩情,學生找到了詩眼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中的使時,我首先讓學生把使換成讓,體會詩句中是用使,還是用讓更能表現其意境。學生聯絡前面學習中對使風的理解(即借風),進行了一次使好,還是讓好的討論。透過爭論,學生最後一致認為還是原文的使好,其理由是:這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為,就開始認真地觀察、思考,結果恍然大悟: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這裡的使是借、利用的意思,是利用傘借風順風順水行船;而讓的意思是指使、容許或聽任的意思,沒有借、利用的意思。這個使字,把漁童玩耍中透出的天真爛漫、聰明頑皮的天性寫活了。然後,指導學生透過有感情地朗讀,再現兒童天真爛漫、聰明頑皮的天性,品出這首古詩表現出來的古代兒童獨特的生活情趣。最後,要求學生背誦這首古詩,並把它改寫成300字左右的記敘文。這一訓練過程,不但體味了詩人楊萬里用使的精妙,而且玩賞吟誦了張傘借風行船的美妙意境與精妙詩句,培養了學生尋詩眼,想詩境,悟詩情,誦詩文的能力。這樣堅持幾年、十幾年即可形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