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詩歌與小說教案設計

詩歌與小說教案設計

課標要求:

知道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文學成就,瞭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詩經》反映的社會狀況及楚辭、漢賦的形成特點;瞭解唐朝詩歌繁榮的條件、著名詩人和作品;瞭解宋詞與元散曲發展的社會條件和名家名篇;讓學生知道明清小說的文學成就,瞭解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脈絡及其流變原因。

過程與方法:

結合《碩鼠》、《關雎》等研究《詩經》的特點;結合宋詞、元散曲名篇的內容和背景研究宋元文人情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詩經》中對美的憧憬和追求,認識屈原的愛國主義:感悟唐詩反映的唐朝歷史的興衰與滄桑;體會宋元文人在作品中表達出的憂國憂民的情愫;激發學生閱讀中國古典小說的興趣,增強他們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明清小說繁榮的背景、文學成就及其特色。

教學難點

明清小說繁榮的背景以及透過明清小說認識其反映的社會現實。

課時

本節教材用二課時。

板書設計:

第9課 詩歌與小說

一、《詩經》、楚辭與漢賦

1.《詩經》:305篇,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風、雅、頌,賦、比、興

2.楚辭:屈原,楚國方言,特點

3.“風騷”——源頭

4.漢賦:產生背景,帶韻的散文,特點

二、唐詩、宋詞與元曲

1.唐詩:背景;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2.宋詞:豪放派:蘇辛;婉約派:柳永、李清照

3.元曲:含義

三、明清小說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請同學們閱讀引言:詩歌是人類心靈的視窗,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裡凝結、積澱,人們的思想、情感在這裡鬱積、釋放。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的海洋,體驗古人的喜怒哀樂,感悟不同時代風情的多姿多彩!明清小說則將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納入創作視野,不僅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全景,還蘊涵著作者對現實的敏銳洞察和犀利批判。

一、《詩經》、楚辭與漢賦

我們先來看《詩經》,請同學們閱讀本目教材的前兩個自然段,瞭解一下關於《詩經》的基本情況,然後我們來透過提問來檢驗同學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板書:1.《詩經》

《詩經》又被稱為“詩三百”,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詩經》共包括305篇詩歌。

板書:1.《詩經》:305篇

這305篇詩歌從出現的年代來看,是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約500年。

板書:1.《詩經》:305篇,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詩經》中的風、雅、頌指的是什麼?賦、比、興指的是什麼?

板書:1.《詩經》:305篇,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風、雅、頌,賦、比、興

風、雅、頌是按詩歌的分成三個部分。風是周朝時各諸侯國的民歌,統稱“國風”;雅是西周的宮廷樂曲歌詞;頌是為宗廟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詞。其中風的部分最具意義及歷史影響,請看教材是如何評價的?風的內容豐富,有的揭露諷刺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有的頌揚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賦、比、興是《詩經》的藝術手法,請看教材P37《賦、比、興》的文字閱讀框。

同學們學過《詩經》中的哪些篇目?

教材的小字部分摘錄了《詩經》中的《碩鼠》、《關雎》中的一些詩句,請同學們閱讀欣賞。

下面我們來看楚辭,楚辭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板書:2.楚辭

楚辭是戰國時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華,採用楚國方言,創造出的一種新體詩歌。

板書:2.楚辭:屈原,楚國方言

屈原:本是楚國的大夫,熱愛祖國,後因小人誣陷離間而被流放,他把滿腔悲憤化為詩歌,“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楚國都城郢被秦攻陷後,屈原百感交集,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下《哀郢》:“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抒發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感。《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

教材中哪些語句可以作為楚辭的特點?

板書:2.楚辭:屈原,楚國方言,特點

特點:自由靈活的.句式,瑰麗華美、想像奇特。

至此,教材上將中國古代詩歌兩大源頭都介紹給了大家。也就是:“騷體”(楚辭)與“風”(《詩經》)合稱“風騷”,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兩大源頭。

板書:3.“風騷”——源頭

請同學們看教材P37最後一個小字自然段。

板書:4.漢賦

司馬相如是漢賦名家,漢賦這種文學體裁的產生與時代密切相關。

板書:4.漢賦:產生背景

請看教材:漢朝政治統一,經濟發展。

與其相適應的漢賦被稱為帶韻的散文。

板書:4.漢賦:產生背景,帶韻的散文

其特點是:專重鋪陳排比、文采華麗。

板書:4.漢賦:產生背景,帶韻的散文,特點

二、唐詩、宋詞與元曲

漢賦的產生與時代密切相關,唐詩、宋詞、元曲這樣的時代文學也與其時代有著緊密的聯絡。我們先來看唐詩。

板書:1.唐詩:背景

請同學們閱讀本目第一自然段,唐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可以歸納為幾點。

一是繁榮、開放和文化多元的大唐帝國的誕生給中國文學帶來了新生命。二是科舉取士制度的確立使得許多來自中下層的文人有機會施展抱負,他們把豐富的生活體驗、自信樂觀和昂揚進取的精神融人詩歌。三是漢代以來五言詩、七言詩的發展,也為唐詩在格律形式等藝術創作方面提供了借鑑,韻律更加工整、回還有致。

唐詩的繁榮從一個數字上可以得到印證,據記載,唐朝流傳下來的有兩千多位詩人創作的近五萬首詩歌。教材上主要介紹了唐朝的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成就。

板書:1.唐詩:背景;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人稱“詩仙”,有人這樣概括他:傲世獨立,灑脫不羈,風馳電掣,雄渾壯闊。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所以其詩風體現了盛唐張揚個性、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教材上對他的詩歌成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在他充滿浪漫主義奇特想象的詩篇中,蘊涵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和對人世的深摯關愛。同學們都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