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燕子》試講教學設計(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精讀領悟第一段,感受燕子外形的可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準備:

佈置預習:自學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疑惑之處做上記號。

查一查:俊俏 爛漫 趕集 生趣 偶爾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空中的飛鳥,地上的走獸,水裡的游魚,但是稍不留心,它們就會從我們的眼前掠過,以至於想寫它們的時候印象又很模糊,無從下筆。燕子是春天常見的一種動物(出示燕子的圖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鄭振鐸爺爺寫的一篇文章(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且看課文是怎樣寫燕子的,給我們以什麼啟發。

教學生字“燕”:“燕”是個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頭,“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燕子的尾巴。書寫各部分要緊湊。(學生在筆記本上書寫4遍)。

二、初讀課文。

1.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燕子的哪些方面?讀後四人小組自由討論。

2.自讀課文。要求: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認清字形。

(2)自由朗讀課文,讀順句子,畫出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的意思。

(3)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朗讀生字詞,注意邊音“掠”,前鼻音“暈”、“杆”、“痕”。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錯讀,不破詞破句。

4、指導朗讀下列句子:

千萬條柔柳展開了鵝黃色的嫩葉。

還有幾隻橫掠過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

6、齊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板書:外形飛行棲息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輕聲朗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什麼?

板書:外形

2.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燕子的外形的?(羽毛、翅膀、尾巴)

3.出示,觀察燕子的外形圖。

4.教師點撥:

(1)“一身烏黑光亮”:著重看圖。

(2)“一對俊俏輕快”:

A、著重理解“俊俏輕快”;

B、指導朗讀;

C、範讀;

D、齊讀;

E、代入句子讀。

(3)“加上剪刀似的尾巴”:點圖指出。

5.指名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前半句,並引讀出後半句: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6.小結:這一段從羽毛、翅膀和尾巴這三個方面寫出燕子活潑機靈的外形。

板書:活潑機靈

7.集體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設疑:至少燕子飛行與棲息的樂趣,我們放到下一課學習。

四、指導書寫生字:俊攏翼偶

1.觀察字形,提出注意點。

2.在習字冊上描1臨1。

五、作業:

1.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新詞。

注意“聚”、“痕”的寫法。

2.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3.燕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透過朗讀、觀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齊讀課題),這堂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讓我們再次來欣賞小燕子可愛的外形。

2.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聽了同學們聲情並茂的朗讀,老師彷彿真的看到了那一隻只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有關描寫小燕子的句子來。

2.組織交流: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

3.緊扣中心句,學生輕聲讀描寫“春光”的句子。

4.比較句子:

原文(略)

二三月間,風吹著柳,雨下著,柳樹展開葉子,草、芽、花聚攏來,形成春天。

兩者相比,你更喜歡哪種寫法?你認為原文好在哪裡?

5.反覆朗讀體會好的詞語,指導朗讀。

6.指名讀,齊讀。

過渡:在這爛漫無比的春天裡,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生趣。(板書:增添生趣)它增添了哪些生趣呢?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帶著上述問題默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出示在空中掠過的燕子。

(1)這幅畫畫的是什麼地方的燕子?課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寫這幅畫面的?

(2)哪些詞語寫出了小燕子給春光帶來生趣?

學生回答後板書:掠

(3)指導朗讀佳詞佳句。(出示描句子,在佳詞佳句的下面加註著重號)。

(4)同桌對練讀(讀出精煉的詞語來)。

(5)指名讀,集體讀。

3.小結:這是寫在空中掠過的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生趣。

過渡:那湖面上飛行的燕子又是怎樣寫的呢?

4.投影出示湖面上飛行的燕子。遷移學法。

(1)小小組照上述學法,抓住重點詞、句朗讀,自學描寫湖面上飛行的燕子的內容。

(2)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讀,朗讀時可加上模仿的動作與姿勢。

板書:沾

(3)指名學生讀,齊讀。(適當點評)

5.小結:這兩幅畫面描寫的是飛行的燕子為春光增添了生趣。

6、學生再次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加深理解。

7、分角色朗讀:女生讀,男生默讀;反之。

8、集體看圖自由背,指名背,集體背誦。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過渡: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它飛呀飛呀,飛倦了,落在那橫著的電線上,遠遠看去像什麼呀?

板書:落

1.指名學生說。要求能講把__比作__。結合出示“五線譜”圖案。

2.書上也是這樣寫的。集體朗讀第四自然段。

(1)看圖,重點指導朗讀比喻句。

(2)透過朗讀體會畫面景象。

3.比較句子:

出示:電線杆之間連著的幾根細線……

電線杆之間連著的幾痕細線……

指名讀句,說說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課文中的“幾痕細線”好在什麼地方?

4.出示難理解的句子: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

(1)一支什麼樣的歌?(讚美春天的歌)

(2)讚美春天什麼?(學生聯絡課文發揮想象,自由紛說)

5.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完成課後習題4,說說所填詞語的意思。

六、作業:

1.根據課文填空,再聯絡上下文,體會一下所填詞語的意思。(見課後習題4)。

2.背誦課文。

附板書設計:

3.燕子

外形活潑機靈

飛行掠沾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細緻地觀察和抓住事物主要特點表達的方法,從讀中學寫,進行練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複習字詞“佛、暈”的兩種讀音組詞。

2、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鄭振鐸筆下的《燕子》,從哪幾個方面寫的,還有印象嗎?回顧課文內容並板書:外形為春光增添生機飛行停歇

3、上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描寫燕子外形的第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是怎樣描寫燕子特點的呢?(抓燕子獨有的外形特點,從部分到整體)

二、品讀第二自然段,感悟寫法

1、師:《燕子》是一篇優美的文章,它之所以能夠這樣經久不衰地受到讀者的喜愛,你們知道原因嗎?(抓住特點,描寫準確)讓我們走進第二小節,再來感受一下作者寫法上的特點。

2.走進第2小節,交流“抓住事物特點”的描寫。

交流出示:“才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豔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師:讀一讀,看看作者從哪裡找到了春天?(相機板書:雨、風、柳、草、葉、花)

3.師:雨是什麼雨?風是什麼風?柳是什麼柳?草是什麼草?葉是什麼葉?花是什麼花?強化感受景物的特點。

4.師:再讀這句話,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趕集”本來是指農民們帶著農產品從四面八方趕到一個集市上去賣)。這一自然段描寫的花、草、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這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呢?把你腦中的畫面描述一下。

引導整體感知,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這種擬人化的描寫所表達的效果。

寫出了花、草、葉怎樣的心情呢?(爭先恐後、迫不及待地想去裝扮春天)

5、指導朗讀

6、過渡: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點來寫,把春天寫得格外美麗。小燕子看到這樣的景色,會怎樣讚歎呢?小燕子()地說:“這真是一個()的春天呀!”

7、春天已經被花草樹木裝扮得五彩繽紛了,那小燕子興致勃勃地趕來,又為春天做了什麼呢?(增添了許多生機)

師:你能把這種充滿生機的美讀出來嗎?

三、學習第三、四自然段,品燕子飛行、停歇時的特點

1、師過渡:剛才從第二小節的學習中,我們又一次體會了作者鄭振鐸老先生在描寫的時候,處處抓住事物的特點。接下來,請你們自學課文的三、四自然段,鄭老先生又分別寫出了燕子飛行和停歇時的什麼特點呢?拿起筆做好批註。

2、給足自學時間三分鐘,然後交流反饋。

預設:1、飛行動態美:

(1)、速度快。

(出示句子)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

點撥:“掠過、一轉眼”都讓我們感受到燕子飛行速度很快。

“斜著身子”寫出了燕子飛行姿態很優美,飛行時的輕快靈活。

“唧唧地叫著”感受燕子飛行時歡快的心情。

指名讀,讀出燕子的快樂和靈活。

(2)、輕巧。

出示句子:

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老師用雙手做燕子張開翅膀的樣子,用講臺做湖面,做演示,理解“橫掠和沾”的意思。

你看,燕子快樂地在天空中,在稻田上,在柳樹下,在湖面上飛行,它還會飛翔在什麼地方,怎樣飛行呢?

同桌互說——交流

朗讀。看誰讀得能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優美。

2、停歇靜態美

出示: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這裡的五線譜和音符各指的是什麼呢?為什麼要用五線譜打比方呢?(出示五線譜)圖文結合,突破難點,讓學生談談相似在哪裡?

這句話中有個字用得很特別,為什麼說是“幾痕細線”而不用幾根?(這是在遠看,看上去淡淡的,隱隱約約)

這些燕子譜成的春天的讚歌會唱些什麼呢?

四、關注寫法,遷移運用

1、師:這節課,我們不但讀懂了課文,也感受了鄭振鐸老先生用簡潔、生動、準確的語言抓住特點描寫了燕子。所以說,抓住動物的特點是我們寫好小動物文章的好方法!

2、遷移運用

練筆單子:藉助課文插圖,抓住事物的特點,把春天描寫得更美麗一些。試試吧!

五、佈置作業:

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的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3、學會本科生字、新詞,運用圖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學難點

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學具

自制幻燈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默讀導讀部分,瞭解本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微機出示燕子圖讓學生說說燕子的形狀

2、微機出示插圖看圖敘述圖意

①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②觀察近處空中的燕子

③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

四、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燕子是什麼樣子的,燕子飛行時有什麼特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五、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

投影:

燕子的外形特點

燕子的性情特點

(2)討論解答

(3)練習背誦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圖說說春天的特徵

春天的柳樹有什麼特點

理解聚攏、像趕集似的、體會寫法

想想光彩奪目的春天是什麼樣的

(2)理解生機和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練習背誦

3、圖文對照理解3—4自然段

微機出示畫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觀察飛行中的燕子

指明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看圖說說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觀察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讀讀第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五線譜、音符各指什麼?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指明讀比喻句,體會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③、練習背誦

六、作業: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麼

2、討論交流:

課文從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分別寫了燕子的什麼特點?

二、指導、檢查背誦

1、自讀課文,完成思考練習第3題(出示幻燈片)

2、指導學生按自然段背誦

3、檢查背誦(小組互查教師抽查)

三、指導識記生字、詞

1、出示生字(幻燈片)抽查讀音

2、說說記字方法重點指導俊、攏、奏的寫法

3、練習書寫思考練習第4題的詞語

四、作業

1、熟練背誦課文

2、預習海上日出

板書設計:

羽毛

外形翅膀

尾巴

贊熱

燕子飛回增添生機美愛

春大

姿態優美天自

飛行速度快然

心情高興

停歇電線曲譜

燕子音符

教學札記: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比較盲目,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有重點、有目的的觀察圖畫,並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有關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透過朗讀、觀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會用“偶爾、活潑”造句,理解課文的內容,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歌曲欣賞《小燕子》:

說說聽這首歌的感受。

2、多媒體出示燕子的畫面:

請學生觀察燕子的樣子,抓住它的特點說說燕子。

3、我們要學的課文是怎樣來寫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來學《燕子》:

教學生字“燕”,“燕”是個象形字,“廿”是燕子的頭,“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點底是攤子的尾巴。在寫“燕”的時候各部分要緊湊。學生用鋼筆在書上描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的讀音:

⑴抽讀生字卡片,糾正讀錯的音節,提醒學生注意:

攏、掠是邊音。

俊、暈是前鼻音。

橫是後鼻音。

⑵學生齊讀。

2、掌握生字的寫法:

請學生做小老師說說這些字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學生交流,並在書上逐個進行描紅。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

不添字,不漏字,不錯讀,不破詞破句。

⑴學生讀課文。

⑵學生對照要求進行評價。

4、交流:

課文主要寫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多媒體出示燕子的畫面:

用自己的話說說燕子的外形。

2、自由讀課文:

想想從這段中知道了什麼?

3、學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麼特點來描寫的?

結合交流板書:

羽毛烏黑髮亮

翅膀俊俏輕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導朗讀:

⑴激發情感:

看多媒體:面對這麼機靈的燕子,這麼可愛的燕子,你願盡情的誇獎它嗎?讓我們讚美的語氣讀。

⑵自由朗讀。

⑶指名試讀、齊讀。

6、指導背誦。

⑴學生說該怎樣背?

⑵看板書練習背誦。

7、說說這一段的意思。

四、指導寫字

五、作業

1、抄寫詞語三遍。

2、朗讀課文。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對()的翅膀,還有一個()的尾巴。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讀課文第一段。

2、說說從第一段中知道了什麼?

3、交流填空。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二段:

把表示事物的詞語畫出來,圈出具體描述的詞語。

2、學生交流:

結合理解“趕集”、“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3、重點品味(並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

⑴春天是個熱鬧、色彩斑斕的季節。

請學生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在書上用橫線劃出所寫的景物,用曲線劃出景物的特點)

學生同桌、全班交流。

⑵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為什麼說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⑶出示填空題:

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著,毛毛細雨從天上()下來。千萬條柔柳()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豔的花,都像()似的聚攏來,形成了()的春天。

學生完成填空。再次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體會作者用詞的正確性。讀好上面的一段話。

⑷從這段中還知道了什麼?

(燕子為春天增添了生機)讀好最後一句話。

5、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⑴學生自由讀:

想想用怎樣的語氣讀。

⑵指名讀,評議。

⑶看這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齊讀第二段。

6、指導背誦:

⑴請學生說說怎樣來背。

⑵學生試背。

⑶齊背。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學生自讀課文,從這段知道了什麼?

2、交流。

3、再讀課文燕子飛行給你留下的影象是什麼?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的?

4、學生交流。

5、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飛行的快?為什麼能體會到?

(“斜”字不但寫出了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了飛行動作的優美。)

(“唧”是叫聲,只短短的一聲一從這飛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體燕子飛行加深印象。

6、朗讀有關句子。

7、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飛行的輕?為什麼能體會到?

(偶而、沾、小圓暈)理解:小圓暈

作者為什麼說是小圓暈呢?

相機理解“偶爾”並用“偶爾”造句。

看多媒體燕子飛行加深印象。

8、朗讀有關句子。

9、感情朗讀課文第三段。

10、指導背誦。

四、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學生質疑。

3、理解詞句:

“五線譜”、“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體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讀。

7、指導背誦。

五、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燕子什麼地方可愛?

春天美在哪裡?

六、作業

1、造句:

偶爾──

活潑──

2、背誦課文。

【板書】

外形活潑機靈

燕子飛行輕、快

休息音符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匯入新課,初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俊俏、聚攏、增添、五線譜、音符”等詞語。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春天,在農村,在城市,在樹林,隨處可以看到一種從遙遠的南方飛來,為春光增添生機的小動物,你們知道是誰嗎?(燕子)誰見過燕子?它是什麼樣子的?(出示幾張燕子的圖片。)燕子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小鳥,它在田野裡、在小河邊、在村子裡飛翔,打扮著春天。你想進一步瞭解它嗎?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描寫燕子的文章。

(板書課題:1燕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3、小組內彙報交流自讀情況。

(1)讀生字組詞,說說生字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重點注意“倦”、“添”兩個字。透過組詞,鞏固生字的掌握。

俊()駿()俏()悄()攏()

竣()峻()哨()梢()籠()

添()沾()倦()譜()符()

填()粘()圈()普()附()

(2)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3)交流不理解的語句,有的問題可在小組內解決,組長歸納組內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記錄下來。

(4)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並質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1)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課文是從燕子的外形、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燕子的飛行、燕子的停歇四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2)可讓學生談一談你最喜歡燕子哪個方面的特點,並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提到哪個方面的特點教師就引導學生理解相應的段落。

2、交流對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抓住“湊”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點。

(2)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

(3)指導感情朗讀。

(4)背誦第1自然段。

四、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2~4自然段,繼續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察和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分自然段指讀全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

2、背誦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的感受是什麼?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默讀思考:課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徵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詞語。

2、理解“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3、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細雨、微風、柳絲、青草、綠葉、鮮花→增添生機

4、指導感情朗讀。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段是從哪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飛行),燕子飛行時有什麼特點?

著重理解“掠”、“沾”這兩個動詞。

2、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上→下)

3、指導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詞、句子。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1)辨析“幾痕”和“幾根”:

(“幾痕”寫出了電線很高很遠,看上去淡淡的,隱隱約約的。)

(2)體會為什麼說“電杆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師利用板畫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因講解難說清楚。)

(3)理解“春天的讚歌”,課文最後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讚美春天充滿生機,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1、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

(愛護鳥──人類的朋友,保護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試著背背課文。

六、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課文中長句子,並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奪目、百花爭豔、波光粼粼”等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4、透過課文中優美詞句理解,感受燕子美,春光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愉快心情和蓬勃向上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能運用單元提示語中讀懂長句子方法,能正確地理解長句子意思。指導感情朗讀課文。理解結構比較複雜句子。

課前預習:

1、熟練地朗讀課文。

2、詞語: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熟練地朗讀課文。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3、學習單元提示,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方法,並運用該方法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題。

1、教師念兒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綵雲,彩雲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請開啟書,誰來讀讀。

二、初讀課文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準注拼音生字,劃出生字組成新詞,把你認為難寫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意思。

4、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篇文章寫確實很美。下面仔細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腦子裡浮現出來燕子是什麼樣。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學生用自己話來說。

3、師:這自然段是一句長句子,我們怎樣讀懂一句長句子呢?大家先來看“單元學習提示”

4、讀懂長句子步驟怎樣?先……再……,用線劃出。

5、下面我們就用“單元學習提示”中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再讀這一段。

6、問:這句話寫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樣?

7、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有什麼作用?

8、歸納學習這句長句子方法。

9、指導感情朗讀這一段,歸納段意。

四、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1、我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燕子畫下來?我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麼樣?不過讀時候,要慢一點。

2、同桌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畫燕子。

3、誰願意到前邊來把自己畫燕子向介紹一下?

4、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麼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

5、這告訴我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地方寫。

6、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指導用用“增添、”“偶爾”造句。

1、理解詞義——說說“增添、”“偶爾”近義詞。

2、指名造句。評議。

3、書面練習造句。

六、佈置作業。

作業本1、2、3、4、6題。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並學會運用。

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透過多種學習活動。讓學生識記生字。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並學會運用。

教學難點:

知道我們該怎樣熱愛大自然。

教學方法:

識記法、朗讀法。

教學準備:

生字,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德育滲透:生活中我們見過許許多多的小動物,它們各有各的特點。今天我們要了解的就是非常常見的—燕子!希望今天上午學習過後你們能夠更加的瞭解它,進而學會如何保護它。做一個愛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同學們,現在我們首先聽一首兒歌,猜猜謎語、看誰能猜出歌裡唱的是誰?播放兒歌《小燕子》(學生回答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小燕子的課文,看看它有多麼可愛好嗎?板書課題《燕子》。

二、檢查自學,展示成果。

1、展示蒐集的有關燕子的資料。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74種鳥類的統稱,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味,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種類兩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時間在空中捕捉害蟲,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幾個月就能吃掉25萬隻害蟲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它們。在樹洞或縫中營巢,或在沙岸上鑽穴,或在城鄉把泥黏在樓道、房頂屋簷等的牆上或突出部上為巢,每產3-7卵。燕子最願意接近人類,人類最愛護這種益鳥。

燕子在冬天來臨之前,它們總要進行每年一度的長途旅行成群結隊地由北方飛向遙遠的南方,去那裡享受溫暖的陽光和溼潤的天氣,而將嚴冬的冰霜和凜冽的寒風留給了從不南飛過冬的山雀、松雞和雷鳥。

2、介紹作者。

鄭振鐸,1898年12月19日生於浙江溫州,原籍福建長樂。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訓詁家。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7年,他編撰出版了《中國文學研究》三冊。1958年10月17日,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年僅60歲。

三、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後完成下面的問題:

1、按要求自學生字、新詞比一比,看誰學的快、看誰學得好。

(1)讀課文時,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以及不理解的句子。

(2)說一說你是如何記住這些生字詞的。

2、開火車朗讀生字,看誰讀的準、看誰讀的快。

趕集聚攏爛漫伶俐曠亮波光粼粼翼尖疲倦閒散疲倦休憩木杆幾痕

3、生字組詞大挑戰

湊(和)(吹)拂集(合)聚(會)形(狀)掠(過)偶(爾)沾(上)(疲)倦纖(細)

閒(散)痕(跡)

4、課堂練習(填寫正確的拼音)

1、那紅彤彤的蘋果散(sǎ)落一地。2、緊張了一個下午,該鬆散鬆散(sǎn)了。

3、小明低著頭走路,差點兒就撞到旗杆(gān)上。

4、他用筆桿(gǎn)託著自己的下巴,似乎是在沉思。

四、抄寫生字

課後小結:

今天的學習,學生能夠透過學習課文了解大自然,知道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

作業佈置:背誦課文1—2自然段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圖畫,教給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和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細緻觀察和形象思維的能力;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認真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課文是怎樣一步步描寫燕子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春天的特徵,瞭解燕子的特點:

⑴按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群山、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觀察燕子的。透過看圖,知道畫的是春天的景色,明確燕子與春天的關係。

⑵著重觀察燕子的外形和飛行、停歇時的情形。

三、教學難點

透過美的語言,體會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課前準備

1.掛圖、投影片。

2.生字詞卡片。

3.課文錄音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燕子(看圖學文)

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圖。提問:誰能介紹一下有關燕子的情況?(燕子是候鳥,春天從南方飛到我們這兒來。燕子的特點:翅膀很長,尾巴象張開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簷下銜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蟲。)

二、指導看圖,瞭解圖意

1.仔細觀察這幅圖,看圖上都畫了些什麼?(山、湖、稻田、桃花、柳樹、燕子。)

2.請你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說說圖上的'景色。再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說說燕子的外形和燕子飛行、停歇的情形。

引導學生看圖說出:

⑴圖畫上畫的是春天的景色。有遠山、小湖、稻田、粉紅色的桃花、黃色柳絲、各種色彩鮮豔的花。

⑵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近處的一隻燕子橫掠湖面,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平靜的湖面蕩起了一圈圈的波紋。另一對燕子正越過湖面飛向柳樹。有一隻燕子已飛到高柳之下。遠處有幾對燕子停在電線上,遠遠看上去有幾個小黑點。這些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生機,使春天更加充滿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們,春天顯得更加美麗可愛。

三、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

⑴輕聲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用生字卡片檢查)

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燕子的?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並思考每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第一段主要寫燕子的外形特點;第二段主要寫春天,燕子從南方趕來了;第三段主要寫飛行的燕子;第四段主要寫停歇的燕子。板書:外形、趕來、飛行、停歇。)

四、看圖對照課文,說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燕子的

(先觀察燕子的外形,然後觀察到燕子出現時的春光美景,再觀察燕子飛行時的動態,最後觀察燕子停歇時的靜態。)

五、指導朗讀全文。

六、隨堂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簡述各段主要內容。

二、看圖學文

1.看圖學習第一段。

⑴看圖,口述燕子的外形特點。

⑵指名讀第一段後回答:課文從哪幾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麼順序來描述的?(課文著重透過羽毛、翅膀、尾巴勾畫出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象。是按照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來描述的。板書:羽毛、翅膀、尾巴。)

⑶這一段表達了作者對小燕子什麼樣的感情?(喜愛之情)美妙音響的樂音,踴躍地加入春天的大合唱。這幾個詞準確地寫出了燕子飛倦時的形象。討論中隨時板書:落、痕、像……)

⑶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總結全文,指導背誦。

(聽配樂朗讀錄音帶,進一步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光的美;學習有感情地讀。)

1.這篇看圖學文以燕子為中心,從燕子的外形寫到春天的景色,再寫燕子飛行的情形,最後寫到燕子停歇時的形象,從而讚美了春天美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

2.用充滿歡樂、愉快的心情齊讀全文。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體會祖國的語言美;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4、透過對課文中優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愛,春光的美麗,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悅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5、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究、競爭和團隊精神。

二、重點難點

初步掌握正確理解長句子的基本方法,透過學習課文的語言,感受燕子的可愛、春光的明麗和祖國語言的豐美。

三、課前準備(第二課時)

五線譜、《春天奏鳴曲》第五樂章、歌曲《小燕子》、課件製作

四、課前活動

名稱:(課件1呈現)心有靈犀一點通

要求:請學生在紙片上寫一個詞,老師任意抽點幾個學號的同學,如能組成一個句子,則說明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就不愧是四年的同窗學友了。

目的:透過活動,使學生了解組成句子的基本形式是這樣三種:“誰是什麼。誰幹什麼。誰怎麼樣。”為課堂教學的“簡縮課文”環節作些鋪墊。

注意:若學生未能拼出“是”字句,教師視情況可自己或請聽課老師參與活動。

原則:趣味性、語文性、針對性

五、教學過程

1、讀一讀

《燕子》這篇課文,同學們已經很熟悉呈現學習材料了,聽說同學們挺喜歡的。我們班誰最能讀以讀為本書?誰最怕讀書?請兩人合作把課文讀給大整體感知家聽聽可以嗎?(注意正音如:杆、偶爾)激勵與合作

2、數一數

現在我們來做一道很簡單的題目,請問:《燕子》這篇課文有幾句話?請同學們快速落實單元數一數。(對,《燕子》這篇課文雖然將近訓練重點400字,但只有10句話,可見長句子是比較多的。課前活動時,我們已瞭解了句子組成的三種基本形式是“誰是什麼。誰幹什麼。誰怎麼樣。”因此,我們可以用縮句的方法來理解這些句子。)

3、縮一縮

先看第一句——可縮成“羽毛、翅膀、與課前活動呼應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第二句,第三句呢?

4、評一評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銀幕上簡縮後的文章,學會鑑賞然後請大家評一評,兩篇文章各有什麼優點?

(原文生動具體,短文簡潔明瞭)

5、辯一辯

辯論分組。

我提議,咱們來一個辯論賽,怎麼樣?當創設競爭性的然,我們的辯論賽在自由的前提下,得有一定主體性的語文的組織和要求:學習環境

(1)確定正方--原文支持者

反方--簡縮的文章

(2)確定正反方第一辯手、第二辯手和第注意全體參與三辯手,其它同學為自由辯手,在自由辯論時注重語文能力陳述。(聽說讀寫)

(3)評委:所有來聽課的老師。(歡迎)培養

(4)為了使你在辯論賽中取勝,現在我想傳授一點秘訣給你,可得聽好了:

——聽(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尊重他人的表現;而且,在辯論時,只有聽懂了對方的觀點,才能更好地駁斥對方)

——說(口齒清楚、普通話準、聲音響亮是說話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如此,才可以讓別以情感為內人聽明白你的觀點)核,以語言

——讀(充分陳述了你的理由後,選一兩個為中心,以句子讀一讀,來打動評委)讀寫為兩翼

——寫(同一方同學可用傳紙條的方式給辯手,不過,字要寫得又快又好)

(5)至於主持人,我就毛遂自薦了。

(6)學生辯論,教師點評引導。

6、點一點

辯論賽暫告一個段落。本次辯論賽雙方人數雖然懸殊,但在辯論方面可謂勢均力敵、導師就是“導”旗鼓相當,難分勝負。不過有一點是可以下結論的:那就是同學們讀書讀得棒,說話說得妙,還敢於競爭,又很會與人合作,這,對我們的一生都是有用的。

7、唱一唱

我提議,在即將下課之際,我們用歌聲來結課如何體現讚一讚小燕子,並且把這首歌獻給每一位熱愛整體性?愉悅春天的朋友。性和含蓄性?

六、板書設計

燕子

活潑可愛

烏黑光滑

俊俏

輕快

剪刀似的

增添生趣

細雨、微風、柔柳、青草、綠葉、

鮮花(靜中有動)趕來

輕快飛行

斜掠、橫掠(動態)

悠然

停歇()像曲譜(靜態)

七、設計意圖

1、語文教學的本質任務是語言訓練,透過語言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2、語文教學要有人本意識,教師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促進其主動發展。

3、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思維品質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特別是求異思維的能力。

4、語文教學要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方法和習慣。

《燕子》試講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短小精悍,作者以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燕子的特點和充滿生機的春天的美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它們有的正在湖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還有的停在遠處電線上歇息,它們給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課文以燕子為記敘的線索,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順序,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裡來、燕子的飛行和停歇的順序來理解。透過閱讀這篇課文,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特徵,瞭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動情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生動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能力。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生機勃勃。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體會燕子為春光增添的生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及抓住特點描寫的表達方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重點詞、句、段,感悟燕子的可愛、春景的美麗,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趣入題,整體感知

(一)出示課件,兒歌引趣。師述:歌曲中的小燕子是可愛的,春天是美麗的。那麼作者是怎樣描寫燕子的,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共同來領略燕子的風采。板書課題。

(二)播放配樂課文朗誦,整體感知。師問: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燕子怎樣的特點?

(板書:外形 飛行 停歇)

二、精讀課文,品析感悟

(一)圖文對照,感受燕子的形象美。

師述: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了解燕子的外形特點,感受燕子形態的可愛、美麗。(板書:美)

1、出示課件(燕子圖),指導觀察。師問:我們可以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燕子?

2、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燕子的外形的?這一自然段中,運用了哪些詞語寫出了燕子的外形美?用一個詞來概括燕子外形的特點。

(板書:活潑機靈)

3、指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美。

(1)讀一讀,比較一下,再說說哪句寫得好,好在哪裡?

①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②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課文上寫得好。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點,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了燕子的形象美。)

(2)想一想,體會“湊”字的妙用。

“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這個分句在全句中起什麼作用?如果不用“湊”字,能用哪些詞?哪個好?

(引導學生反覆品味比較悟出:唯有“湊”概括了前三個分句,起總鎖上文的作用。“湊”字用得準確、生動)。

4、指導感情朗讀並背誦第一自然段。師述:作者筆下的燕子如此美麗動人,那他對燕子賦予了怎樣的情感?(喜愛)請同學們帶著喜愛的情感讀背第一自然段。

(二)圖文對照,感受燕子的飛行美。

1、出示課件,指導學生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每隻燕子後,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說圖中燕子的活動情況。

2、(出示課件)填空後,回答問題: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 )在天空中( ),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 )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 )湖面,尾尖偶爾(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

這段話抓住了燕子飛行的什麼特點?請分析。

(重點指導學生理解“掠”“沾”等詞的妙用。掠:輕輕擦或拂過,有一閃而過的意思;沾:輕微地在水面上蹭了一下,體現了燕子飛行輕快的特點。)

(板書:斜身掠過天空 橫掠過湖面)

3、同桌同學互相欣賞對方的朗讀並背誦。

(三)圖文對照,感受燕子停歇時的靜態美。

1、聽課文朗讀。討論:你覺得本段中哪句話寫得好?為什麼?

2、重點指導學生體會下面帶點的字:

(1)幾隻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

(2)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

(3)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3、思考:“燕子停歇圖”怎麼會“像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課文以藍天作襯、細線作譜、燕子作音符展現了一個自然天成的曲譜。作者由此聯想到燕子停歇時是靜止的音符,當它飛行時是發出美妙樂曲的音樂,所以說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板書:譜出讚歌)

4、師述:同學們停歇時的燕子美嗎?(板書:美)那就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吧。

(四)圖文對照,感受大自然的美。

1、出示課件(書上的彩圖),指導學生觀圖、說圖。想想你將按什麼順序觀察這幅圖?請同學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把畫面描述出來。

2、圖文對照,自學第二自然段:

(1)畫出最能突出春天美的特點的一個詞。

(2)這一段寫了哪些景物來突出這一特點?

(3)請把描寫這些景物的詞語畫出來,說說自己的理解。

(4)比較下列句子與書中的句子有什麼不同?哪句好,說出理由。

①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豔的花,都競相開放了。

②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5)思考:假如這一自然段中沒有寫燕子趕來,會有什麼感覺?

(板書:趕來添美 增添生機)

3、教師小結:多麼美好的春天啊!萬物復甦,萬物生長,這時,小燕子又趕來了,加入這個“盛會”,使春天更加光彩奪目。燕子的到來,使這幅春景圖更加美好。

4、帶著對春天和小燕子的喜愛之情,齊聲朗讀第二自然段。

三、昇華感情,總結全文

(一)作者借描繪燕子表達自己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讚美燕子、春天 熱愛大自然)

(二)自由朗讀課文。同學們最喜歡哪一段就讀、背哪一段。

四、拓展訓練,學以致用

(一)仿照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寫法,抓住特點寫一種小動物的外形。

(二)“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的景象?想一想,然後寫成一段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