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節日

論中國傳統節日為何衰落

論中國傳統節日為何衰落

[摘 要]傳統節日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民俗文化,較之其他文化型別而言,更集中、更鮮明地展示出一個民族獨特的風俗習慣、宗教觀念和文化特色。近代以來,伴隨著中國政治、經濟的近代化而來的是來勢洶洶的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中國的傳統文化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中國傳統節日的衰落。在西方文化的侵蝕下,傳統節日日益淡化,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思考。

[關鍵詞]傳統節日;衰落;原因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感受到傳統節日的衰落跡象。過年沒有年味了,有些地方甚至取消了放鞭炮煙花的習俗,元宵節也不再像往常那麼熱鬧了,中秋節除了吃月餅似乎就沒有其它節目可以安排了,可見傳統節日的衰落已經是大趨勢了。在西方文化的薰陶下,中國的傳統節日逐漸淡去光芒,與此同時,各種洋節日卻開始在城市大行其道,大有蓋過傳統節日之氣勢。究竟是何種原因讓傳遞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走向下坡呢?

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我國的傳統節日主要受農事祭祀、宗教信仰、神話傳說、政策指導四個方面的影響,為此產生的節日也主要或慶祝或紀念而展開。其中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大多數是時令性節日,它們主要是在漢族農耕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農耕社會的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特別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這些節日的節奏感非常強,也配合了生產活動的開展。由於民間最流行的是對祖先的崇拜,因此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既是時令性節日,也帶有民間祭祀(即宗教性)的意味在內。因為在這些節日裡,家家戶戶都要焚香燒紙來敬神祭祖,並伴有一定的食物共享行為(如清明分臘肉、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等),但是依照農業生產規律的意味更加濃厚些。這些節日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漸增加了文化的內涵、人文的內涵,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中國長期以來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儒家思想是統治階級的思想支柱,不管是本土的道教還是外來的佛教都沒有真正融入民眾的生活和統治階級的執政理念中,因此宗教性節日不僅從來沒有納入官方的節日體系,甚至還一度成為官方意識形態打壓的物件。社會主義時期,要求和尚、道士、喇嘛全部還俗,並拆毀為數眾多的寺廟、道觀,民間的信仰與祭祀都被當作封建迷信而禁止。改革開放後,政治氛圍日益寬鬆,宗教信徒或泛信徒可以從事這些節日的儀式活動,但國家意識形態機器採取的是不鼓勵、不干預和不正名的態度。新時期以來,形勢最為微妙的就是時令性節日了。這些節日不得不過――它們長期以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最燦爛的一部分,尤其是春節、端午、中秋等具有多重含義的節日。在意識形態趨向溫和與理性時,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這些節日,近年來增加傳統節日在全民節日中的比重,還立法保護與節日有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就是明證。但另一方面,由於這些節日更多是強調家庭的團圓而沒有烘托出社會的氛圍,因此容易在時代的演進中,慢慢淡化在改革的浪潮中,越來越缺少應有的氣氛和魅力,連一貫精明的商家也很難提出既符合傳統又包容現代性的點子。

在討論傳統節日的衰落時,諸多論者都談及現代化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衝擊,而忽略了對傳統節日體系的巨大沖擊性:一是新型節日即政治性節日的設立與隆重對待;二是對傳統節日的打擊和汙名化。建國初,當時的領導人基於自己對社會主義這一理想的理解和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判斷,發起和推動了各種或大或小的.運動來對舊有社會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個時期的中國社會,農業生產的自然週期還在,但時令性節日因為帶有封建、宗教因素,也被改淡化。

由於建國初政策指導上的失誤,傳統節日成了舊的、落後的東西,沒了儀式,慣行活動也發生了變化。雖然改革開放初期,一些傳統節日的儀式與活動開始有所恢復,但是由於經濟因素和意識形態原因,更多的節日儀式所需要的公共空間終是無法恢復原貌。僅存的對傳統節日的回憶與嚮往又在物質生活的強大壓力之下失去了原有的精神空間,一直在意識形態與現代性的雙重擠壓之中掙扎。幾十年間,傳統出現了某種斷裂。家庭是節日禮儀、風俗的主要載體,而生活在這種社會環境中的兩三代人,則沒有透過家庭把這些傳給自己的孩子,從而使他們過傳統節日的文化本能趨向微弱。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節日文化很快對他們產生了吸引力,因此現在洋節日的大行其道也不足為奇。現在對傳統節目和文化的重視,應該傳統正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