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規劃及測評

職業生涯中的期權概念

職業生涯中的期權概念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一般是35到40年,在走每一步的時候,最好要給自己留後路,這是一個期權(option)概念,也是將來的路是越走越寬還是越走越窄的問題。

Option是為買保險

職涯中的option就相當於花一定的代價買保險。沒有人能保證目前走的一條路一定能走通,走不通的原因有很多,許多時候並不是主觀能力能夠解決的問題,如果上司特別不好,那麼很可能這條路就堵死了,有時候人會得不到機遇,凡此種種的“不幸運”都有發生的可能性。

買了保險之後,萬一“此路不通”,就能換條路走,同時又不至於回到山腳下重新來過。所以說,在關鍵時候,有option的話職業發展就會更好,能夠規避一定的風險,這就是option的價值所在。

Option的成本

職涯路上,option關鍵的考量點是對職業有否進步。有些人換過許多工作,做過各種各樣的事情,option似乎很多,但這並不代表職業上的進步。這好比爬山,爬每座山都是一步一步上去的,工作是在某個職業上有所積累才能向上爬,換工作相當於換座山爬,如果某個新工作跟原來的積累無關的話,很可能要到山地下從頭開始爬,成本就太高。

這裡的`關鍵點是要用不同的方式爬山,高手在山腳下就能看到上山有幾條路,從南從北有幾條路,交匯點在哪裡,這樣能更好的規劃職業。

如果路越走越寬,就是他創造了一個option。舉個例子,某人最初是寫程式的,能夠變動的因素就是在不同的環境下寫程式以及運用不同的工具寫程式,可能環境更換的餘地只有一兩種,運用的工具也只有一兩種,那時的路就很窄。若是做了兩三年之後他成為了專案經理,有權安排和檢查別人的工作,那麼他的路就變得更寬些了。路變寬也有一定的成本,在此就是犧牲了一定的專業度,也就是說再回過頭去寫程式時就不夠流暢了,收穫是在管理上的提高,有了管理經驗後可以管理不同的IT專案了。至於發展成專業人才還是管理人才,是自己需要仔細考慮的。

為option做積累

Option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首先要有一定的技術層面的準備。比如有些人既做過人力資源,也做過財務,在老闆眼裡這樣的人是既能做人事又能做財務的,一般來說在公司的不同部門間輪崗就能獲得這種能力,趁年輕的時候輪崗是很好的選擇。

人脈上的準備對擁有選擇權也至關重要。任何職涯上的升遷都是“人”的決定,是需要別人同意之後才能提拔或者推舉的,別人對你的認知建立在良好的溝通合作上。聰明人一般會在短時間內辨認出公司裡、或者某個人群中哪些人是說了算的決策人物,然後儘量接近他們,接近“關鍵人物”是個經久不衰的好方法。有些工作薪水可能不算很高,但是如果在工作中經常有跟“決策人物”打交道的機會,能經常見到CEO、經常出差到各分公司跟老總接觸,經常跟重要人物在一起做專案,這樣的工作是很好的既然有很多機會給這些“實權人物”留下好印象,未來自然就會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不錯的機會甚至升遷。

許多年輕人比較“直”,認為自己做了什麼事情就一定應該有相應的回報,事實上過於計較回報是比較“傻”的態度。在現實中,小小的“吃虧”去幫助同事或者做分外的事,都是人脈和關係上的“投資”,總有一天會產生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