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南方民居建築特點介紹

南方民居建築特點介紹

由於文化和氣候的不一樣,我們國家南北方的房屋建築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以下是小編整理好的南方民居建築特點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南方民居建築特點介紹1

一提起南方建築,許多人立刻就聯想到那小橋流水的美麗畫面。江南的一些小鎮,大都是一條小河流過,兩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水的馬頭牆,青灰瓦,安安靜靜的。一般的民居都是從門口進去,便是一個天井,旁邊有一個石水槽,那是洗衣服和洗菜的地方,往前便是一個廚房,很大,連餐廳都包括在內了,向左一轉,便是一個木樓梯,走上樓去,那裡有幾間臥室。從樓上可以俯視樓下的.天井,由青石板鋪就,那裡在夏天時可謂是花團錦簇,到冬天則是小孩子打雪仗的好地方。當然,這只是一個模式,各家會根據自家的特點來把設計房屋。

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南方民居多使用穿鬥式結構,房屋組合比較靈活。在南方,房屋的山牆形似馬頭,南方建築多粉牆黛瓦,顏色淡雅。

南方水資源較為豐富,水從門前屋後流過,水也是一種景緻。有錢人家喜歡住房連著花園,這就是園林,南方園林不需要很大的地盤,卻能營造出仙境。其中無非是遊廊,漏窗,卻能營造出對景,借境等名堂。

南北方建築特點比較

江蘇民居

江蘇民居以蘇州為代表。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水網密佈,地勢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門、臺階、過道道均設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於水、路、橋之中,多樓房,磚瓦結構為主。青磚藍瓦、玲瓏剔透的建築風格,形成了江南地區纖巧、細膩、溫情的水鄉民居文化。由於氣候溼熱,為便於通風隔熱潮防雨,院落中多設天井,牆壁和屋頂較薄,有的有較寬的門廊或寬敞的廳閣。

上海民居

位於長江口的上海,地理位置優越,是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經濟發達,住宅質量較好,多為磚瓦結構樓房,式樣新穎美觀大方,建築風格充分顯示出人文因素的影響,頗有“海派”文化的影子。

福建民居

閩西南地區的客家人土樓是一種特殊農村住宅。土樓外形有方、圓之別,酷似寵大碉堡,其外牆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實,厚1米,可達5層高;由外向內,屋頂層層下跌,共三環,主體建築居中心;房間總數可達300餘間,十幾家甚至幾十家人共居一樓。福建是東南沿海的“山國”,境內山地丘陵佔80%以上,地形複雜,歷史上匪盜現象較為嚴重,中原漢族遷居此地後,為御匪盜防械鬥,同族數百人築土樓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樓,防禦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氣候暖熱多雨,堅固的土樓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熱,可謂一舉數得。

雲南民居

幹欄式竹樓是滇南傣、佤、苗、景頗、哈尼、布朗等少數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滇南氣候炎熱潮溼多雨,竹樓下部架空,以利通風隔潮,多用作碾米場、貯藏室及雜屋;上層前部有寬廊和曬臺後部為堂和臥室;屋頂為歇山式,坡度陡,出簷深遠,可遮陽擋雨。

北方建築的特點:

北方民居主要以四合院為主,佈局基本是院落庭院式佈局。以北京四合院為例,基本上分為大門、影壁、垂花門、大院、正房(坐北朝南)、後罩房,正房的東西兩側是廂房,正房和廂房有耳房,在剛進大門的第一進院落有倒座房(坐南朝北),這是北京標準三進院四合院的大體佈局,北方民居基本上都是四合院建築,只不過因為地理位置不同,在不同的 地方所表現的也有不同。

南方民居建築特點介紹2

形成背景

1、南方氣候炎熱潮溼,地形複雜多變,對建築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再加上明清時期越來越多人南遷,導致江南用地緊張,使得江南的民居都屬於院落小、開間大,並多以兩層樓房為主。

2、南方四季花紅柳綠,河水流淌,人們臨水而居,建築粉牆黛瓦,顏色素雅清新,在夏日更是讓人倍感清爽。

建築特色

江南民居的普遍佈局和北方四合院大致相同,但江南民居佈置緊湊,院落佔地面積較小,且位於長江以南的南方,水系就成了江南民居特有的景緻,江南民居也因水而有了靈氣。

其結構多為穿鬥式木構架,以柱直接承檁,沒有房梁。外圍砌較薄的空鬥牆或編竹抹灰牆,牆面多粉刷白色,對陽光起到反射的作用。牆底部常砌片石,室內地面也鋪石板,起到防潮的作用。

簷廊

鄰水建築在底層延伸出一排屋頂,下面設欄杆,兩者共同構成簷廊。不僅可開店鋪,也是聊天的場所。

二層樓

江南民居多為二層,二樓底樓是磚結構,上層是木結構,目的在於防潮,這也是由於用地面積有限,在沿河地區擴充套件居住面積的一個方式。

粉牆黛瓦

粉牆黛瓦,這應該就是江南民居帶給所有人最直觀的視覺感受了吧,雪白的牆壁、黑青的瓦,僅僅有少量精緻的雕刻,不施彩繪,這不免讓我們覺得清新脫俗,是不是還有種簡約風格的感覺?

馬頭牆

古時建築多采用木材加工,火災隱患嚴重,且江南民居建築面積和密度較大,一旦發生火災,火勢容易蔓延,很快就會蔓延到鄰里鄉親。高高的馬頭牆就起到很好的隔斷火源的作用。高於兩山牆屋面的牆垣,即山牆的牆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

吊腳樓

當向河面延伸出的空間過大時,就會在底部設支柱,形成吊腳樓的形式。屋頂上鋪瓦,形成江南民居雙層重簷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