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元旦

西方國家的元旦節起源

西方國家的元旦節起源

元旦節不只是中國的節日,同時也是世界各國的節日,而且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西方元旦節的由來和風俗”,歡迎閱讀與借鑑!

西方元旦節由來:

西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把這一天定為西曆新年的開始,為了祝福Janus,這位羅馬神話中的門神,Janus後來也演化為英文一月January這個詞。原本以為教皇把耶穌誕生年作為西元元年,西元一月一日也和耶穌有關聯,現在看來並非如此。可能依照西方普遍信仰,還應該是12月25日耶誕日為過年,所以西方的新年沒有耶誕隆重。

西方元旦節傳說:

“元旦”,最早來自西方。大約在公元前五萬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遊牧改為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農業收成與尼羅河是否發生洪水有很大關係。古埃及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氾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氾濫時間之間大約相隔365天,也就是一年。同時古埃及人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於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這就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西方元旦節風俗

英國:蘇格蘭除夕夜,家長一定要出門,午夜才僱一個把臉塗得很黑的人帶路返回家園。半夜後第一個走進屋子的人,被稱為“第一隻腳”,如果來了一個快樂、幸福而有錢的.人,那末主人將全年吉利。

德國:新年前夕,以村鎮為單位,選幾株高達三丈的大樹,砍掉數枝,只留主幹。新年清晨,參加競技比賽的人聽到訊號,迅速從家中奔到樹下,誰到得早、攀得快、第一個爬到樹頂的被譽為“新年英雄”。

希臘:在克里特島上,外出拜年時要帶上一塊大石頭,把它放在地板上,向主人恭賀新喜說:“願你家有一塊象這塊石頭一樣重得金子”。

西班牙:過年時,人們手上一定要拿一枚金幣;沒有金幣則用銅幣代替。認為小孩在元旦那天打架、罵人和哭泣是不祥之兆,因此,這一天幾乎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

義大利: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人們燃放爆竹和焰火,震耳欲聾,硝煙瀰漫。午夜時,家家戶戶都可以將可打碎的東西,如瓶瓶罐罐,甚至澡盆,扔出門戶外摔個粉碎,表示辭舊迎新。

法國:認為除夕這天家中如有餘酒,來年定交厄運。因此,寧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將酒喝個精光。

瑞士:過年時成群結隊跑到雪山去,認為在冰山雪地裡遊玩,能忘掉人間煩惱,又有沐浴去舊的意思。

瑞典:新年裡,許多人燃燒用草紮成的小鹿,裡面裝了鞭炮和煙火,以示除舊迎新。

美國:除夕夜舉行野火晚會,天亮時把破舊的衣服扔進火堆燒掉,以示毀舊迎新。

比利時:在農村,元旦清晨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動物拜年。他們走到牛、羊、馬、狗、貓等旁邊,向它們說:“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