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健康

飲食文化讀後感

飲食文化讀後感

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飲食文化讀後感,歡迎檢視!

飲食文化讀後感1

買了梁實秋先生的美食文集《雅舍談吃》來看,文字是不用說的,寥寥數筆,就把七八十年前的北平市井生活描述得活靈活現,讓人猶如親歷。只不過我是個學食品的人,從中還能讀出當年食品營養和食品安全的圖畫來。

在梁先生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營養平衡和食品安全的意識。從頭至尾,追求的都是美食饕餮的感官快樂,以及親朋好友相聚的溫馨意趣。至於食品中是否含有過多的膽固醇,是否脂肪熱量過高,是否含有致癌物,細菌總數是否超標,恐怕沒人會去關注。

不信麼?看看《燒鴨》這一段兒:“在北平吃燒鴨,照例有一碗滴出來的油……鴨油可以蒸蛋羹……”要知道,如果在今日,烤鴨滴出來的油是被當做餐飲廢油的,因為其中含有致癌物,氧化程度也較高,無法達到食用油的衛生標準。前些時候曾經兩次報道過烤鴨店出售鴨油,用於製作各種麵點等,是當做食品安全事件來報告的。現在看來,烤鴨廢油的利用歷史頗久,甚至可以說曾是一種文化傳統。至於就地支起炭火烤鴨子的做法,致癌物難免超標,那時候也不可能有什麼衛生標準。

還有《蓮子》這一段兒,說到“有些蓮子一煮就爛,但是顏色不對,據說是經過處理的……”可見對食材進行化學處理,在很早以前便已經流行於餐飲店中,並非今人之獨創。

再看看梁先生和朋友們所熱愛的'美食,大多都是高能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菜式。

比如“水晶蝦餅”,是這樣做的:“七分蝦肉要加三分豬板油,放在一起剁碎……略按成厚厚的小圓餅狀,下油鍋炸,要用豬油,用溫油,榨出來白如凝脂,溫如軟玉,入口松而脆……”

又比如“溜黃菜”,是這樣做的:“溜黃菜是用豬油做的……蛋黃糊里加荸薺丁,表面撒一些清醬肉或火腿屑,用調羹舀來吃”。做法是:“蛋黃打過加水,還要再加芡粉,入旺油鍋中翻攪之即成。”

“鍋燒雞”的做法是:“下油鍋炸,炸到皮黃而脆”;“瓦塊魚”呢,做法是“溫油、炸黃”;“松鼠黃魚”和“炸丸子”都是煎炸經典菜,就更不必說了……

這些特色菜,無非是大量脂肪加膽固醇的組合,而且均經過油炸或油煎處理,而且煎炸時用的多是豬油。為何用豬油?理由有兩方面:一則豬油飽和脂肪酸比例高,對熱較為穩定,不易變黑變稠;二則是半固體的油,炸出成品的口感更酥脆。

即便吃其他食品,梁先生也喜歡煎炸處理,或者加入大量豬油、奶油。“煎餛飩”中說:“我最激賞的是致美齋的煎餛飩……入油鍋慢火生炸,炸黃之後再上小型蒸屜,猛蒸片刻……”;“餃子”裡說,剩餃子最好是“炸得焦黃”;“核桃腰”裡也說,腰子“表面上縱橫劃紋,下油鍋炸……炸到變黃,取出蘸花椒鹽吃”;“韭菜簍”是用細嫩韭菜“拌上切碎了的生板油丁”,蒸到“脂油半融半呈晶瑩的碎渣”;“奶油栗子粉”是在幹鬆鬆的栗子面“上面澆大量奶油”,吃“鐵鍋蛋”要加大量乳酪……

說起來,還是那時候教授的工資很高,每月二三百大洋,是普通工人的十幾倍,所以敢在北京最貴的館子裡請客吃飯。按書中所說,當時最好的餐館,一頓最高檔的宴請,只消15塊大洋。

但梁先生也在書中坦承,因為貪戀高脂美食,患上糖尿病,又因為膽結石切除了膽囊。

其實,迷戀美食無妨,若能稍學一點營養學,每種淺嘗輒止,平日清淡飲食,豈不就能美食與健康兼得?

飲食文化讀後感2

《中外飲食文化》一書,是由何宏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一部供大中專院校旅遊類學生課外閱讀的讀物。

已故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張光直先生曾經說過“到達一個文化的核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透過他的腸胃。”由此可見研究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和傳統,對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徵和民族屬性至關重要,也可以理解為“飲食文化是一個民族成員的身份驗證碼”。

現代社會人們的物質和精神世界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和提高,飲食文化也就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旅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思想的逐步進步已經走進了很多的尋常百姓的生活,而旅遊的六要素首當其衝的就是“吃”,可見飲食文化對當今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

全書共分8各章節,用不同的形式、例項系統的總結介紹了中外飲食文化的代表,是我對中外飲食文化有了一個大致框架的瞭解。尤其是其中的“飲食文化的交流”一章,更是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飲食文化交流對社會發展和社會融合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飲食文化讀後感3

梁先生的《雅舍談吃》用清新流暢的文字不但把一道道算不上大菜的食物描繪得異常誘人,更深刻體現了中國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

中國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善吃的民族。普通人家,客人一到,主人即匆忙準備大餐。飯後還要苦留:“吃點點心去”,“吃了夜飯在走”。

遇到婚喪,慶弔多是虛文,果腹倒是實在。排場大的吃五七日,排場小的吃兩三天。早飯、午飯、夜飯、夜點,吃了一頓又一頓,吃得不亦樂乎。真是酒可為池,肉可成林。這現象不管事在富裕的城市,還是在貧窮的山村,家家戶戶幾乎如此。由此可見飲食在中國的重要性。

過年了,要輪流請吃,送食物,拜來拜去,講吃局。端午要吃,中秋要吃,生日要吃,朋友相會要吃,想別要吃。只要取得出名詞就非吃不可。

中國家庭中自古往往是女子掌勺,所以飲食佔著她們教育的主要部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餃子煮得味道不好,賢人就可以逐妻。家裡的老婆如果能弄出好菜就可以驕人。已知古來許多名士費勁苦心,別出心裁考察出好幾部特別的食譜。

不但活著要吃,死了仍要吃。他民族的鬼只要花香就可以滿足了,而中國的鬼仍依舊非吃不可。就是死後的飯碗也和活著時同樣重要,或者還更重要。不但人要吃,鬼要吃,神也要吃,甚至連沒有嘴巴的山川也要吃。

至於吃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烤、燉、蒸、滷、炸、燴、醉、炙、熘、炒、拌,真是一言難盡。無論是多好或多次的原料,用巧妙的手法這麼一做,那美味可是“連升三級”。怪不得古來有許多做菜的名廚,其名字都和宰相一樣顯赫地留在青史上。

人不能不吃,但吃字的意義如此複雜,吃的要求如此嚴格,吃的方法如此麻煩,吃的範圍如此廣泛,求之於世恐怕只有中國如此了。

中國永遠有一件事可以在世界上自豪的,這並不是歷史之悠久,土地之廣大,人口之眾多,軍隊之善戰,而是善吃一事。中國的菜餚早已征服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