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求職

陽明思想對教育的影響

陽明思想對教育的影響

陽明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陽明思想對教育的影響,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摘要:

明朝自武宗以來,國民貧困,奸臣當道,憂時之士對於靡靡之音頗為不解,找不到世風下滑的根源,便歸之為人心之不正,而人心不正又歸於聖學不明。思想界的巨匠之一守仁先生便應勢而生,一面在學業中獲得突圍,另一面積極梳理朱學的脈絡,意欲重新評估他的價值。這位大儒扛起聖學振興的旗幟,把儒學內聖之道發揮到極致,對後世的教育以及教師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

關鍵詞:

陽明;心學思想;知行合一;教師教育;影響

一、陽明的生平

陽明,名守仁,字伯安,生於1472年(明憲宗成化八年),卒於1529年(明世宗嘉靖七年),諡文成,祖籍浙江餘姚。因年輕時曾在宛委山陽明洞天結廬居住,自號陽明山人,後人遂稱其陽明先生。

陽明二十八歲入仕,歷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驛丞、知縣、吏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南京太僕少卿、鴻臚世卿等等。可以說他是文官掌管兵符,他出兵時度力、拘神捕將,他征戰借風使船、伏虎降龍。可惜遭人羅織陷害,唯有將講學授業作為自己心中真正的志業。從貴州龍場驛的開門授徒到紹興、餘姚書院的重建,他的一生始終與學問相隨,與講學相伴;後在領軍受命的歸程中病逝。

二、陽明先生的心學教育思想

陽明與程朱理學一樣,都認為“理”是存在的,它是宇宙的本體,並視理為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教育的依據。而他又不同意朱熹的理在心外,“性即理”說,認為理在心中,“心即理”。從“心即理”出發,他進一步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啟發教育者從他自己的內心去尋找,體認天理。換言之,心是認識的主體,也是認識的客體,這種認識過程的完成並不需要外界的中間橋樑。

他把人心中的天理稱為“良知”。良知是心的本質,即是非之心。它是不學而能,心中固有的“靈明法寶”。有了良知便能先驗的判明是非善惡,知道天地一切事物的道理,覺得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即“一切人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都可能成為聖人。”他認為,人的良知在人的整個生命中始終存在著,既不會減少,也不會丟失,但可能受到習俗和私慾的影響而矇蔽,為此,人就有受教育的必要。

陽明從唯道德主義價值觀出發,推衍出他對教材價值的認識。他雖然同前人一樣把儒家經典視為最有價值的教材,但不同的是,他認為六經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它是聖人而作,而是因為六經都是關於“心學”和“致良知”之學的標準典籍。而且在對經書解釋方面,還極力鼓勵人們打破權威意識,主張按“吾心”、“良知”的要求來理解和運用經典,學問不能成為孔子、朱熹的私學。

三、對陽明先生教育論的理解及對教育的影響

(一)對陽明的心學教育思想的理解

根據心即理與致良知的學說,人人心中都有良知,故修養主要是向內“反求諸心”,做“內省”的工夫,這其實與儒家傳統的內省、自訟的主張是一致的。在他的學說裡,審查就是要完全掃除意識之中的利慾之心,使良知得以恢復。

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的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實踐中磨鍊,要言行一致,要表裡一致。應該看到,陽明的“知行合一”主張,比他的前賢們有所進步。他將“吾心之良知”作為“知”,將“致吾心良知於事事物物”作為“行”,而以“心即理”為前提,以“知行合一”為旨歸,從而達到體認良知的目的。這種認識論,就其解剖自身以推求萬事萬物之理的認識方法來看,內中蘊含有“一般存在於個別之中”的辯證因素。由此,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因發展了主觀能動的方面而達到前所未有的唯心主義認識論的高度,為宋明理學增添了一個新的範疇,為認識論的發展開拓了一個新的境界,對後世的唯物論知行觀的建立,有啟發作用。

(二)對現代教育及教師教育的影響

1、陽明教育思想中的人與自然和諧成分對教育的意義。

“和諧”自古以來是中國社會的認知理念與實踐追求。在人與自然和諧問題上,陽明將其“心學”理論,尤其是“良知說”推及到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他的“心物一體”的思想與我們正在實踐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戰略有著極為相似的內涵,其無疑有助於現代生態建設、生態教育、乃至生態倫理觀的現代構建。

2、陽明教育思想對教育文化建設與發展的積極啟示。

教育文化是社會行業文化的一部分,是教育過程中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結合體。其主要特徵就是強調教育要賦有文化,要賦有理念的精神,而優秀的.、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文化應是教育的必要內涵,應與教育教學的過程相伴隨,與培養人才相始終。教育文化的目標則是透過教育文化化、文化教育化的有機結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提升人性美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文化育人的本質在於提升人性,文化育人又重在情感與精神的培養,文化育人重視技能到人格的提升,文化育人有利於恢復教育的品德和榮譽。之於以上認識,反思陽明教育思想中的學必立志、德育為先、“修德”以“致良知”、“人皆可以為堯舜”、“勤學”、“改過”、“責善”、“知行合一”、“鼎革創新”、“教書”與“育人”重以及獨立思考、自求自得、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等觀點和主張無疑給我們以厚重的啟示,教育必須以“樹人”為本,教師應率先垂範,為人師表,培養的人才應是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識、有技能的人。德、智、體、美、勞都是“做人”不可或缺的,不可偏廢。

總而言之,當下教育文化呈現出現象上的短視與浮躁、方法上的機械盲目、內容上的同質單一、創新意識上的萎縮和思想上的急功近利現象,都令人們憂思反徹。具體例如現在通行的應試教育,就使教育的功能被大為縮小,因而使得很多弊端百出,矛盾叢生。如何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實現教育與文化上的有機結合,改變教育與文化的脫軌,需要我們有警醒意義的深思、把脈和引導,而在其過程中,陽明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有益成分應不為人們所忽視。正確的態度是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前提下總結過去、反思實踐、放眼未來,不斷予教育文化以時代的聲音而體現其內在的理念、精神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