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分享讀書心得體會

分享讀書心得體會

引導語: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亦有很多人都喜歡讀書,那麼有關讀書的心得體會要怎麼寫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分享讀書心得體會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終於讓我讀完了。有些段落讓我反覆閱讀,海倫凱勒的故事深深的影響著我,讓我受益匪淺。

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

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她祈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這個世界,使她熟悉身邊的一切,海倫。凱勤想看到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這卻只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夢。

海倫凱勒原來是位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急病導致失明、失聰和失語,從此小小的海倫凱勒變得暴躁、任性和孤獨。

直到七歲,她在充滿愛心與耐心、曾經接近失明、當時只有20歲的莎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走出了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秘,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分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從此,海倫凱勒求知若渴,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

海倫的三天就如此的充實美好,可我們還小,還有很多的三天可以創造美好的生活。一寸光陰一寸金,時光不再。對我們來說,我們需要的是頑強拼搏、努力前進的意志,不向命運投降的、自強不息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一顆積極、樂觀、敢於創造奇蹟的心!

分享讀書心得體會二

周總理曾經說過,為中華之堀起而讀書。是啊,讀書不僅能教給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還能讓我們向好的'榜樣學習。讀書不是一句空話,就在今年的四月,我校開展了首屆讀書月活動。圖書月開展後,同學們熱情高漲,有的做讀書卡、有的自己寫讀書筆記,還有的同學寫的是讀書的心得體會。其實,在書中,也有許多事例,深深感染著我們,為我們指明方向,這是我們的必修課。正所謂“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養心莫若寡慾,至樂無如讀書。”任何一個人,都要必須養成自學的習慣,即使是今天在學校的學生,也要養成自學的習慣,因為遲早總要離開學校的!自學,就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行路,還是要靠行路人自己。《論語》中也有很多鼓勵學習看書的句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等等。

我也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前陣子在書城看了本書,叫《滴水藏海》,裡邊有300個經典的哲理故事。其中看了一篇小故事,叫《命運》。

《命運》講的是兩個孩子的命運,一個被高僧占卜為"狀元",另一個為"乞丐"。二十年後,當初的"狀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卻成了"狀元"。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之佔他命運的三分之一,其餘的在於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這段話,我很受觸動。把握,把握命運,多簡單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運,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隨時都可以改變它的!只要你願意。

高中時我在《故事會》上讀過一片文章,當時我就很喜歡它,現在又反覆讀了幾遍,印象更深了。它的名字叫《評說玫瑰》。

玫瑰園裡,有一對雙胞胎和她們的母親。雙胞胎對玫瑰園的看法是這樣的:"這是個壞地方!因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這是個好地方!因為每叢刺上都有花。"短短的這兩句話,包含了深深的哲理:兩句話語,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道理很明瞭,不同的角度看事物都會有不同的想法,這個法則可以用到任何方面,只要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一切的話,會有最好的結尾!不信,試試看吧。

眾所周知,《細節決定成敗》是汪中求先生總結多年管理、諮詢工作的實踐經驗,並借鑑國外企業管理的經驗及大量怵目驚心的案例寫成的一部細節管理專著。這本書強調,不論做什麼工作,都要重視小事、關注細節,揭示了“細中見精”、“小中見大”、“偉大與平凡”的真理,也體現了充滿競爭的今天,如何做好各項工作,關鍵在於是否抓住了一個“小”字。

細節決定製度。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國公司員工與日本公司員工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員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員工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箇中國員工去做,那麼他在第一天可能會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會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只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鑑於此,他提出,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偉大來自於平凡,往往一個單位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重複著所謂平凡的小事。一個企業有了宏偉、英明的戰略,沒有嚴格、認真的細節執行,再英明的決策,也是難以成為現實。“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

看完《細節決定成敗》之後,又看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深深地被它吸引了。《成長比成功重要》談的正是一批最優秀的中國人成長的路程。他們並不擁有一個比我們更聰明的大腦,所經歷的教育制度和我們的也沒有什麼不同。那麼,他們憑什麼變得和我們不一樣了?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

《堂吉訶德》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紳,他曾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還按他腦子裡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群當作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傷的騎士,把酒囊當作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為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床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

初讀《堂吉訶德》,我認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讀,又覺得書中蘊含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本質就是為自己的目標而不顧一切地去追求。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了餘華寫的小說《活著》,它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滄桑和磨難的老人。看完以後掩卷沉思,感覺有說不出的悲。似乎人生所能經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他身上,禁不住疑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活著》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一個現實,用他的話來說:活著,好好活著。既然改變不了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度吧,只要活著,總有希望。

在網上讀韓寒的《時光錯落》,感觸很深,離開了熱情沸騰的十六歲,來到現實困難的二十幾歲。引用他的話說:按照世俗的要求來衡量自己的所作所為的時候,我只能感受到略微的存在意識。我們終歸會習慣這種慣有著的方式與生活的狀態,在我們的人生長路上,我們並不會輕易地在那個時候發現我們正在錯失的東西,我們的人生一直在蔓延著,我們也就在這樣的狀態下舉行著漫不經心的早禮……可是,我們最終發現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成為遙遠的記憶。

讀書是為了樂趣,你若用心,便能銘記。不管是什麼樣的書總是能給你不一樣的感受,總能為你揭示什麼,讓你學到什麼。科學文獻,文藝作品,情感小說諸如此類,有些書可供一賞,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咀嚼消化;有的書只要讀讀其中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做學問要花功夫,持之以恆,日積月累。熱愛讀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