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健康

媽媽育兒心得體會

媽媽育兒心得體會

媽媽育兒心得體會

很多朋友都說我家易寒看上去比一般小孩懂事,遇到問題也能輕鬆處理,哭鬧的現象很少出現,活潑開朗,基本屬於討人喜歡的型別。其實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也沒有花什麼特別的心思,只是走對了路吧。

巧虎,爸爸媽媽的好幫手

大概三歲不到的時候易寒第一次接觸了《巧虎》,從此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每天看《巧虎》基本成了必修課。從吃飯上廁所,到學漢字說英文,再到交往禮儀,易寒從中學到了很多。慢慢地,巧虎成了易寒的榜樣,更成了她效仿的物件。每一次寶寶不乖的時候,我們都會提醒她“巧虎是怎麼做的?”她立馬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立即改正。有時候還能像模像樣地去教育別人。有一次去玩滑滑梯,一個大一點的孩子插隊,她立馬挺身而出,一臉嚴肅地對著那個大哥哥說:“要輪流玩!”

當然有時候也會讓爸爸媽媽很抓狂。寶寶偷懶的`時候會向爸爸媽媽求助:“請幫忙!巧虎說了有事要說請幫忙!”爸爸媽媽有時也會學她偷一下懶:“妹妹,請幫忙!”她怎麼回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巧虎說的!”昏特!

參與孩子的活動,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如果孩子讓你跳舞,你會陪她跳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一些我們看起來很無聊的行為,只要孩子要求,我也會參與。易寒剛上幼托的時候,老師教了歌舞《找朋友》。放學回家,她要求我們陪她跳。當時我們住在奶奶開的店裡,人來人往,確實有點不好意思。但是我們真的站起來,她唱我們跳。來買東西的人禁不住誇她唱的好。受到陌生人的誇獎後,她本性中的“人來瘋”從此開始暴露無遺。

參與孩子的活動,我個人覺得家長首先要有“娛樂精神”,不要怕出醜,孩子開心了,家長還能不開心嗎?其次我覺得家長要有“敬業精神”,一定要投入,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是在敷衍自己。對於孩子的可笑行為,家長可不能去打擊,孩子嘛!

轉移注意力,讓孩子忘記疼痛

孩子在平時的活動中,難免會磕磕碰碰,撞痛撞傷。而哭鬧也屬正常現象。但每天都撞每天都哭,煩哪!於是我就這樣處理:

“哇!”易寒捂著小腦袋大哭起來。

“撞哪了?”小傢伙也算配合,沒說撞腦袋,而是指著房門。

我沒去管她,而是走到門邊,盯著門誇張地看著。嘴裡也開始大叫:“妹妹,你別哭,門好像在哭呀!你來聽聽!”易寒一下子停止了哭泣,跑過來和我一起傾聽門的哭泣。

“咦?我怎麼聽不見門在哭呀!”易寒瞪著雙眼問我。

“門好乖啊,哭了兩聲就停了。獎它一朵小紅花吧。”說著,我拿大拇指在門上按了一下。

“媽媽,我也不哭了,你也給我一朵小紅花吧。”

現在如果易寒再有個什麼傷痛,她肯定拉我過去聽聽被她撞上的桌椅,一起聆聽它們是否哭了。而易寒的眼淚也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