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大學生經濟學論文

大學生經濟學論文

衛生經濟學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重要專業課之一,接下來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大學生經濟學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摘要:本專案在設計和運用案例的基礎上對衛生經濟學課程實施小組式教學,分別在實施過程中與課程結束後進行即時評價和課後評價。結果發現,小組式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實踐能力,激發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衛生經濟學;小組式教學法;公共事業管理

衛生經濟學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事業管理方向)的重要專業課之一,其主要是運用經濟學理論與方法來研究醫療衛生領域中投入和產出的經濟關係及經濟規律的一門醫學社會科學。這門課程的交叉學科性質和特點給其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1]。加之傳統的“一言堂”和“灌輸式”教學模式也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及學習主動性與能動性。因此,設計案例並改進教學方法顯得較為迫切和必要。課題組成員從2013級和2014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入手,圍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熱點,在衛生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應用小組式教學法。

1小組式教學法的內涵和優點

小組式教學法或稱小組討論式教學法,是在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教學法

(PBL)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該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通常以設計和運用案例為載體,以互動開放式提問與分組討論為形式,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透過獨立思考或集體討論,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並在此基礎上深刻理解與掌握相關理論知識。

小組式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扮演學生學習的管理者、促進者和參與者等角色,師生之間從原有的權威—服從關係轉變為合作—參與關係,這既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有研究表明,小組式教學法避免了PBL教學法的所需資源多及時間多等缺點,同時又保留了PBL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對知識理解、培養解決較複雜問題能力等優點,近年來已在國內外各教育層次中得到廣泛應用[3],但目前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僅侷限於實驗課程[4]。

2小組式教學法在衛生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1課程案例的設計

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圍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熱點設計案例:課前案例、課中案例和課後案例。

(1)課前案例一般簡短並具有啟發性,旨在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學習興趣,為後面的教學做鋪墊。

(2)課中案例針對性較強,學生透過案例分析、討論,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課後綜合性案例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若過於簡單,則達不到教學要求,且會降低學生參與興趣;一般採取連環設局方式,將幾節課的重要知識點融合在案例中,或圍繞一個主題將數個相關案例串聯起來,以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鍛鍊綜合思維能力。

2.2實施過程

根據案例的設計,選擇以部分課中案例或課後綜合性案例為載體開展小組式教學

(由於課前案例主要是為了將問題提出,吸引學生注意力,因此,一般不將此類案例納入小組式教學中)。

(1)學生分組,根據班級學生規模,將每個班分為3~6個小組,每3~10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每組由學生推薦一名組長和一名記錄員(組長和記錄員由每組成員輪流擔任);

(2)展示案例;

(3)小組討論;

(4)各小組組長髮言;

(5)教師點評。根據課程時間安排和案例特點,教師可嘗試多種形式開展小組式教學:

(1)課上展示案例,課下討論,下次課上組長根據記錄員的記錄發言;

(2)課上展示案例,課下討論,下次課上組長根據大家的分工進行PPT彙報;

(3)課上展示案例並討論,組長根據記錄員的記錄發言。在此過程中,教師透過提問、釋疑解惑、討論等方式,增加與學生間的交流與互動。此外,也可採用互動開放式提問模式,該模式要求問題的設定不侷限於課本,發問也不侷限於教師,而是鼓勵學生相互提問。為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教師根據提問記錄隨機確定發問和提問學生,同時對其發問與應答情況進行評分,並納入平時成績。由於該種提問模式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基於每個人的知識積累和經驗所得答案均是個性化並富有創造性的,這對發問者和應答者而言,有一定挑戰性,既能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也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知識的積極性。

2.3教學效果評價

應用小組式教學法後,需及時採納學生的意見及建議,以便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就學生對小組式教學法的評價進行了調查。評價分兩個階段進行:

(1)即時評價,即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交流,根據交流反饋的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2)課後評價,即在課程結束後,對採用小組式教學法的2013級和2014級3個班共130人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30份,收回105份,有效回收率80.77%。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學生對在衛生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應用小組式教學法滿意此外,80.95%的學生認為應用小組式教學法,有利於調動學習積極性,61.90%的學生認為有利於其成長為實用型人才;對於“你更喜歡哪種教學模式?”,有81.90%的學生選擇“互動式學習”,僅有18.10%的學生選擇“傳統‘灌輸式’教學”;對於“透過該門課程的學習,你覺得自己哪些能力有所提高?”,分別有76.19%、84.76%、60.00%、60.95%的學生認為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關於“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你認為分組討論中每組多少人最合適?”91.43%的學生選擇“4~10人”。

3教學改革成效與經驗

透過在衛生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應用小組式教學法,不僅明顯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能動性和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還為師生交流搭建了平臺,增進了師生關係,實現了學生與教師、學習與教育的雙贏和雙向互動,改革成效明顯,並獲得如下經驗。

(1)精心設計案例,使案例既符合學生專業情況,又貼近生活,接近現實。充分的準備是開展互動式案例教學與小組式教學的前提條件。

(2)應根據班級學生規模決定各小組學生人數。每班分3~6組,一組3~10人較為合適。

(3)小組式教學中,應根據不同情況採用不同教學方式,但為了減輕學生的課下負擔,應儘量採用課上展示案例並討論,組長根據記錄員的記錄發言的形式。

(4)小組式教學中,學生分組應儘量統一,一方面有利於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師課後的統計評分。

4不足與改進措施

4.1進一步篩選和設計案例

案例是開展小組式教學的重要載體。基於衛生經濟學課程特點,選取的案例應圍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熱點和教材重點,緊密結合實際,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目前課題組設計的案例來看,有部分案例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效果不理想,因此,篩選和設計合適的案例是課題組教師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4.2逐步提高小組式教學考核在課程考核中的比重

根據考核評價方法改革要求,衛生經濟學課程考核已經改變了過去一考定成績的方式,而是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其中,期末考試佔50%,平時成績佔50%;平時成績中,出勤佔15%,作業佔15%,課堂提問佔10%,小組討論佔10%。由於該門課程的小組式教學法還處於探索階段,因此,小組式教學考核在課程考核中的比重偏低。隨著小組式教學法的逐漸成熟和完善,課程教學考核中,將適當減少期末考試成績所佔比重,注重過程性評價,提高平時課堂表現和小組式教學考核的分值,促使學生加強平時學習,提高自學能力。

4.3進一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掌控能力在小組式教學中至關重要。比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把握課堂節奏、掌控學生討論的程序和方向、引導學生的思路以及針對性地總結等,都需要教師精心準備,並具備包容的態度和足夠的耐心。同時,教師還要及時對教學效果、存在問題及原因、改進措施等進行總結,以便改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馮毅.論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經濟學教學案例的設計與使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2015(3):260-262.

[2]宗安民,李熾民,康惠生,等.關於醫學生學習模式選擇狀況調查結果淺析[J].醫學教育,1994,132(6):23-27.

[3]張蓉,左曉園.試論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改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3):77-78.

[4]何汶靜,祝元仲.小組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醫學,2011,17(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