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清明節在追思中傳承民俗文化

清明節在追思中傳承民俗文化

陽春三月,天地清明,又到了“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的清明時節。又到了“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的掃墓季節。清明時節的天氣總是陰晴不定,空氣中似乎若隱若現的瀰漫著些令人懷舊的離愁別緒,心緒也好像鎖定在傷感之中。“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清明掃墓作為一種寄託對先人緬懷與哀思的習俗,從晉文公紀念介子推開始,延續至今已經兩千多年了。介子推一生崇尚的是,惟誠惟信,以道德、忠孝、仁義教化天下的儒家經典;也推頌以黃帝為宗,太上為教的道家學說;他割肉侍主,慈悲眾生,又被尊為佛家羅漢。他淡泊名利,注重人格,不求厚祿,忠孝清烈,是唯一一位同時被儒、釋、道三教尊崇的歷史文人。他的人格魅力一直被後人當作為人處事的典範。這就不難想像,山西綿山介公嶺上的`介公祠,為什麼兩千多年來一直香火不絕;不難想像,為什麼晉文公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能逐漸演變成舉國認同,祭奠祖先的統一節日了。現代人似乎更應當從清明節中去發掘我們民族文化的內涵,介子推的品格代表著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屢屢能從屈辱中崛起的精神脊樑,也是中華民族人格魅力之所在。這種精神,這種品格,隨著國外孔子學院的蓬勃興起,逐漸為老外認可,而在我們自己的國度裡反到淡化了。難道我們不應該從清明節的祭祀活動中,去追溯一下延綿久遠的民族精神實質,去追尋一下我們的民族道德文化之根。所以,瞭解清明節,瞭解介子推,瞭解“春秋人格”的道德情操,應該有其現實意義。

清明節的祭祀不僅是寄託對親人的懷念與哀思,更要求我們能夠繼承與發揚先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睹物思親常入夢,訓言入耳猶記心。”不要讓先人的遺訓,也似那紙錢的一縷輕煙,隨風飄散,不留一點印記。不要讓清明節的祭祀,流於一種攀比豪華的表面形式。如果紙糊的,配有保安的豪宅,在那個世界也能居住;如果一捆一捆面值上萬的美金在那個世界也能流通,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這個世界上掙扎呢。孝道和愛心,大可不必要等到親人離去以後才體現。一撮塵土,一束鮮花同樣也是一種緬懷。

如今的清明節已經列為法定假日了,“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的清明哀傷情懷似乎也該有所放鬆。千萬不要辜負了這“相逢馬上紛桃雨,喜見樹前鬧杏花。”的大好春光。走出高樓,走進自然,一定能帶給你一種別樣心境。遊園踏青其實也是清明節的主題。“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清明賞春的習俗,古已有之。可惜這賞春的時間似乎短了一點,過去曾經有過一種叫作“春假”的假日,時間是三天。人們可以乘此春光,在怡情於自然中稍微放鬆一下疲憊的身心。其實只有真正走進自然,才能更加愛護自然,才能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也才能真正領悟保護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我想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相信總會有這麼一天,我們的國家也會將清明節和春假放在一起,使它真正成為既緬懷先人,又踏青賞春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