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手抄報

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資料

有關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資料

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資料一:快樂的端午節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看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香”我輕輕唱起奶奶教的歌謠。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裡五月初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一樣的。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有一次端午節,媽媽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的豬肉,然後用糯米蓋嚴實。我開始沾沾自喜,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我。可是當我想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使喚,接二連三的跳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把糯米弄掉了一點。我才鬆了一口氣,經歷了這小挫折後,總算到了最後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了媽媽。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看起來簡單,行動起來卻很難。

在端午佳節,人們透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紀念屈原。一代代傳承下來,才逐漸形成了蘊含人們深情感、承載民族文化的傳統風俗。因此,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節日。

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資料二:端午粽飄香

端午節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節日,每年,人們都將在這一天包粽子,插艾草,賽龍舟,懷念愛國詩人屈原。今年,外婆又要包粽子給全家吃,我很好奇,粽子究竟是怎麼包的?我決定向外婆請教,自已也包出幾個好吃的粽子來。

一大早,外婆就忙開了,我也趕緊過去幫忙。外婆先將糯米淘好,放在一個大盆裡,又準備了好多塊醃肉,幾個蛋黃。由於還要包肉粽,因此外婆又拿來醬油,往米盆裡倒了些許,攪拌了幾下,米馬上就變成了醬油色,接下來,就要開始包了。

外婆先拿好一張箬葉,手把手教我。她拿住箬葉的兩端,捲成一個漏斗狀,往這裡面加了三大勺米,又在米的中間放上一塊鹹肉,然後將它撫平,看不出一點兒向上凸的痕跡,再將沒有碰到米的`箬葉向前折,再將多餘的部分向兩邊折,用手將它捏住。這樣,一個粽子就成形了。接下來,就要在粽子外面縛上白紗線,防止粽子裡面的米漏出來。我先在粽子偏上方的地方繞了幾圈,又在下方更緊地繞了幾圈,最後,把繩子的頭和尾打一個死結,一個粽子就完美誕生了!我興奮極了,也按照剛才的步驟去做,可是,剛要將肉放進去,“嘩啦”,一下,我手裡的箬葉鬆了,將米全倒了出來。我並沒有灰心,又繼續包起來,可箬葉就是不給我面子,剛包好,要繫繩子了,“沙沙沙”我的“漏斗”漏了,幸好我眼疾手快,將米還有肉全倒在了邊上的米盆裡,這下,我可真是大冬天吃雪糕――涼透心了。外婆過來安慰我:“每件事都有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慢慢來,會包好的。”我又振作起來,經過了十分鐘的努力,我終於親手包好了第一個粽子!之後,我越包越熟練,看著一個個自已包的粽子,我的心裡樂開了花,在這個端午節,我學會包粽子了!

端午節那天,滿屋子都是一股淡淡的粽香,我吃著自已包的粽子,我想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端午粽飄香,粽子香,學包粽子的過程更香!

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資料三:又是粽葉飄香時

端午節到了,家家都飄出粽子的香味。節日的味道隨著粽子的清香沁入肺腑。試想,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如果沒有了粽子,還真的很難找到其他屬於這個古老傳統節日的特徵。沈從文的《端午日》裡那樣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也一點點消失在時代的步伐中。可那些多姿多彩的節日習俗,總是讓人懷念。我也總會在這個傳統佳節之際不由的夢迴童年,一遍遍在心裡回味兒時過端午的情景。

老家在蘇北一個偏僻的鄉村。每年端午,都已是農村的“大忙”季節。家裡人多勞少,農忙的時候,我都是算是主勞力之一,也就只有在端午這一天,我可以不下田,專門在家裡忙家務。記得那時爸爸會一大清早就到鎮上稱點肉,買點魚放在家裡。平時吃不上這些,也只有過節這天才奢侈一次,打打牙祭。我則早早起床,忙活好其他家務,就提著籃子,去田間地頭採集各種野草回來留著下午燒水洗澡,說用端午這天百草燒水洗澡可以保整個夏天身體健康,不生面板病。那時在農村老家這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百草當中最重要的是艾草和菖蒲,當然還有河邊的金銀花,田頭的薄荷草等,我把各種野草採回來,放在我家那口八張鍋裡,把鍋裡放滿了水,再在鍋裡放些雞蛋和蒜頭(有時蒜頭是放在灶膛裡烤的),這些都是必須得有的,也是端午習俗之一,然後就開始燒,一直把水燒開。燒開的水,是青綠色的,水燒開了,雞蛋也煮熟了,蒜頭也煮爛了。蒜頭我們不稀罕,我們稀罕的是煮雞蛋。我們姐弟幾個最起碼可以一個人分到一個雞蛋,因為平時雞蛋都要省下來賣錢補貼家用的,只有端午這天才能吃到煮雞蛋。那時我們總是把圓滾滾熱乎乎的雞蛋捧在手裡把玩,捨不得吃。雞蛋殼也沾染上了青綠色,看起來更加誘人,聞起來除了蛋香還有清香。那時的我們經常是把雞蛋把玩到晚上,才小心的剖開雞蛋殼,慢慢的把雞蛋吃掉。水燒開以後,撈出裡面的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的木桶裡,待溫了後洗澡。把弟妹們洗好澡以後,還得給他們繫上絲絨線。那時端午的時候,鎮上到處都是賣絲絨線的,五顏六色,煞是好看。因為在老家的端午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洗完澡的孩子,脖子上,手腕上,腳腕上都要繫上這些絨線,一直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簷上,讓喜鵲銜去為牛郎織女晚上的相會搭建七彩橋。